初中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思想的实施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894784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思想方法不仅对数学思维活动、数学审美活动起着指导作用,而且对个人的世界观、方法论也产生着深刻影响,形成数学学习效果的广泛迁移,甚至包括从数学领域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实现思维能力和思想素质的飞跃。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滲透“层次”教学。把握基本要求中的数学思想。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了解”的方法有:分类法、类比法、反证法等。要求“理解”的或“会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图象法等。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这些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
  数学学科的精髓,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重视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数学教育教学本身的需要。数学思想方法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纵观数学的发展史,我们看到数学总是伴随着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而发展的。正是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这种辩证统一性,决定了我们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确立后,超越了具体的数学概念和内容,控制及调整具体结论的建立、联系和组织,并以其为指引将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一切适合的范畴中去解决问题。
  四、在定理和公式的探求中,挖掘数学思想方法。
  探索结论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学习,其重要性超过于结论本身。数学定理、公式、法则等结论,都是具体的判断,其形成大致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经过观察、分析用不完全归纳法或类比等方法得出猜想,再寻求逻辑证明;二是从理论推导出发得出结论。总之,这些结论的取得都是数学思想方法运用的成功范例。因此,在定理公式的教学中不要过早给出结论,而应引导学生参与结论的探索、发现、推导过程。数学知识应由学生自己在数学活动中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
  五、重视操作,及时总结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一系列转化的过程,中学数学处处都体现出转化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常用的很多数学方法,实质就是转化的方法,从而确信转化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这一具有重大价值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对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
  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机结合,要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启发,把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方法。
  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强化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构造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数学思想方法不仅会对数学思维活动、数学审美活动起着指导作用,而且还会对个体的世界观、方法论产生深刻影响,形成数学学习效果的广泛迁移,甚至包括从数学领域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实现思维能力和思想素质的飞跃。
  在数学问题的探索教学中,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领悟隐含于数学问题探索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知识,并使这种“知识”消化吸收成具有“个性”的数学思想,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从而加强了对数学思想的认识,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力量,寓数学思想方法于生活实践中,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必然会日趋成熟,数学思想方法和创新能力也一定能得到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 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是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管理活动,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即在施工过程中将人工、材料、机械发生的实际值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有无偏离,若有偏离找出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实质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经济与法律法规手段,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将多个难以预见的不确定因素优化为特定的确定因素,尽可能规避风险、降低造价。建设项目实
【摘要】探索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才能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过渡。本文结合生物教学实验,在教学上大胆改革:通过探究实验,创设实验问题境界,设计实验方案这三方面阐述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探究实验 创新意识 问题境界  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能力。新的课程理
【摘 要】 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质量实现的保证,也是建筑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在其管理中,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各个要素进行管理,以全面化的管理来实现建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建筑质量  建筑施工管理是实现建筑质量的关键性保证,建筑施工管理通过对施工进度、成本、质量等因素控制,促使建筑整体性质量的实现,而管理本身和建筑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实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提出了新的教育发展目标,希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老师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与时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幼儿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发展主动性,克服内疚感。发展幼儿的主动性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现在的幼儿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许多成人几乎包办幼儿的一切事务,导致幼儿主动性发展水平低。如果我们不关注幼儿主动性的发展,不承认幼儿的主体地位,不爱护幼儿的独立人格,不尊重幼儿的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