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作文辅导是一种发展性辅导。发展性辅导以“辅导学生实现最佳发展,努力排除正常发展障碍”为辅导方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小学生在发展性辅导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冲突。为帮助学生成功地解决这些阻碍正常发展的冲突,辅导者必须帮助他们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经验、技巧去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一、作文心理障碍的表现
  
  我们发现小学生作文辅导过程中,学生的作文心理障碍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怕写作文。②不敢说真话。③不敢写“短篇”。
  
  二、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
  
  产生这些心理障碍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 缺少鼓励。对小学生来说,写出一篇作文,最大的期望就是得到老师的肯定。老师过高的评价要求,千篇一律的优秀作文标准,当然会把不少学生的作文推向“失败作文”之列。期望值与实际得到的成绩的差距会使这些学生产生无限的失望,对自己产生一种“无能感”。经历失败的次数多了,每次打击的影响都会导致他们对写作文产生畏惧心理,失去写作文的兴趣和信心,形成怕写作文的心理障碍。
  
  2 迫于压力。一是学生心理上认为作文不是内心表达的需要,而是为了完成任务,但一时又觉得没什么可写,只好或胡编乱造,或照搬照抄,或把人家的优秀作文改头换面,应付了事。二是社会道德教条化的结果,认为写作文就是为颂扬美好思想品德的,甚至是有些老师的评价标准,对学生作文心理产生很大负面影响,使学生形成不懂说真话,害怕说真话,只好“造假”的心理障碍。
  
  3 为了分数而写作文。
  
  三、克服作文心理障碍的对策
  
  小学生作文辅导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学写作文的潜能,并学会写作文,发展写作文的能力,让他们和谐、愉快地写作文。因此,要克服小学生作文的心理障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1)让学生的兴趣以老师的态度为转移。作文辅导老师首先要让学生觉得老师关心自己、喜欢自己,那么,学生就会对写作文这一学习活动感兴趣。
  (2)让学生的兴趣以学习的结果为转移。作文辅导老师要常写下水文,正确把握不同年级小学生作文的辅导要求,不要过高地要求学生。辅导老师要把作文的要求把握准,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成功的地方,一句话、一个词语的运用等,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感到他的劳动是有成绩的。经常受到辅导老师的好评,学生就会对写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3)让学生的兴趣由对学写作文活动本身转移到对所写内容感兴趣。由要让学生从外部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对作文内容感兴趣,需要辅导老师帮助学生积极积累,如写日记就是一种帮助学生在毫无压力的心理状态下进行习作练习的好办法。因为小学生每天的生活内容很丰富,学习、看书、看电视和别人交往等,如果能把这些事写下来,真是太有得写的了,可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留心观察,选择感兴趣的事记下来,学生会觉得很轻松。天长日久,学生就会对作文的内容感兴趣,逐渐觉得有内容写。
  
  2 注意辅导写作文的方法。作文辅导老师首先要正确认识小学生作文辅导的重要意义和方法,正确把握小学生作文的心理机制,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此,作文辅导时,必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作文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
  (1)辅导选写内容。写的内容应包罗万象,不能局限于“崇高”的形象。因此,在作文内容的选择上,作文辅导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成功之处,实实在在的例子,形象地告诉学生:高尚的感情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要敢于表达这些真实的事情,选择真实的内容写。
  (2)辅导先说后写。辅导小学生作文,先说后写是基本的方法。从生活积累中搜索到写作文的素材,要转换成书面语言,难度较大。如写一些活动,可以在亲身经历之后,让学生说说活动的内容、场面、过程等,该详写的地方细细问,重点谈,一篇作文的脉络也就差不多了。
  
  3 注意评价的艺术。就是著名作家。其作品也可能有不当之处,何况是小学生呢?评价一篇小学生作文,不能一棍子打死,更不能以篇幅长短定其质量。作文辅导老师要讲究评作文的艺术。批语形式,要尽量多褒少贬。过多的批评,会使学生的作文心理受到挫折和打击,很容易形成怕写的心理,对优点要进行“夸张”式的表扬,鼓励大胆发扬。即使发现不当之处,也要注意委婉指出。而面批时,更要注意及时表扬,鼓励改进不当之处,让学生对写好作文满怀信心地充满美好的愿望。
  小学生作文心理因素对写作文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心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辅导老师需及时调整辅导方式,用自己的爱心,持之以恒地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34例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渗湿止血方加耳穴贴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1%,高于对照组的7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为了达到作文教学的要求,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强调以下四个要点。    1,审题德育化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因此说在作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非常重要。审题是作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长此以往必将扼制学生的思维。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设计富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切身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的实际问题,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的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索兴趣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个渔夫,是远近闻名的捕鱼高手,他有非常丰富的捕鱼经验。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也成为捕鱼高手,他每次捕鱼回家都要告诉儿子:怎样才能捕到更多的鱼,怎样防止触礁,怎样避开鲨鱼……后来渔夫老了,就让自己的儿子去捕鱼,可是他的儿子每次捕鱼回来不是没有鱼,就是很少的几条小鱼。老渔夫悲哀地想:我已经把所有成功的经验都告诉了自己的儿子,怎么我的儿子还这么没用呢?由此联想到我们的教育。学生在教师
新课标将数学实践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以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与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合理重组教材,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