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得基础。”语音知识是英语语音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根据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针对英语语音教学、小学英语教师自身素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英语语音 教学英语学习现状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投入使用,英语已成为中小学的重点课程之一。虽然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没有专门的语音课,然而英语语音学习无疑是小学英语首要的学习任务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小学生英语字母、词汇及句型、课文的学习;同时也是英语听力能力培养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从前人的研究和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目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状况并不尽人意,是阻碍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笔者对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和小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小学生听说读写、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及多元化评价教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一、现状及问题
作为语言存在和发展基础的语音,是各种综合应用能力长远发展的首要保证。然而,在英语的启蒙教育阶段,语音教学却备受冷落,表现如下:
教学和教师方面
1、教师自身语音素质偏低
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语音的黄金时期,小学生变音能力强,善于模仿,这是他们学好英语语音的优势所在。但是,由于教师的语音和语调不正确,学生一开始就接受了错误的读音,以至于在以后的教学中花大力气也难以纠正错误发音。
教师自身语音素质偏低直接表现语音和语调不正确。尽管不少教师毕业于英语专业,但是他们对英语语音基本概念不甚清楚,缺乏语流音变,没有重音、连读和节奏的概念。另外,教师的职责不够明确。自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恰恰相反,现在教师的任务是从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能力形成的促进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
2、教师、教材都未给语音应有的重视
从小学教师来看,因受到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加之新课标课程容量大,教师只注重如词汇、句型等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语音教学。这是导致小学生语音基础薄弱的直接原因,而这种“先天不足”又会导致中学生乃至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偏差。
从教材编排来看,由程晓堂、王蔷和Ken Methold教授主编的北师大版(2007年6月第2版)小学英语教材对语音基本只字未提。在单词表中,音标难登“大雅之堂”。小学是否学音标,《英语课程标准》里也未作明确的目标描述。教学内容统一要求的缺失可能会使一些教师在教学起始阶段就忽略了语音教学,没有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音基础,影响学生的后继学习。
3、教学方法不合理
在开设了语音教学的学校或培训班,教师依然沿袭传统教法:强调学生机械模仿单音,而用很短时间讲解语流、语调、节奏、重音等真正最重要的技巧,忽视语感的培养。学生没有处理音变的能力,读起单词来很生硬,缺乏流畅和音韵之美。同时,教师没有意识到情感过滤因素对语音教学效果的影响,只会向学生灌输语音理论,或展示许多令人费解的舌位图,让学生感觉不知所云。
学生的体现
二、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
(1)降低难度,梯度教授48音素。
第一步,用一学期时间向学生呈现了26个字母及例词,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第二步,用一学期时间向学生进一步呈现了5个元音字母在单词中长短不同的发音;第三步,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向学生教授43个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并用绕口令的形式将含有这些字母组合的单词整合成趣味句子。第四步,教授国际音标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朗读例词和完成单词、音标、图连线的活动初步建立单词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的语音学习大好较好的基础。
同时,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音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这些字母组合的发音,而是要启发他们通过仔细听录音和观察单词结构来发现读音规律。教师鼓励他们找出更多学过的单词印证发音规律。在学生掌握了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后鼓励他们尝试认读一些未曾学过但符合发音规律的新词,从而增加学生学习语音的成就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利用图片进行音素教学。
48个音素,既要读准,又要熟记,对于小学生来说,实是难事。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了一些比较有效且深受学生喜爱的图文并茂的音素教学形式。利用图片显示某些因素的发音要领。例如:在教学中/∫/的发音时,用了一幅一个小孩将手指放在嘴前发“sh??”的漫画。这幅漫画马上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
2.把语音教学与听力、朗读教学相结合。
心理学家认为:只有正确理解说话人所发出的语音,辨别相似音素,才能确切理解这个语音形式的内在含义。在语音起始阶段,要进行分类强化语音训练,对提高语音特别重要,在教者先示范的基础上,再帮助学生发音,辨别相似音素,最后选用英美人士对话录音,进行大量听音、模仿和实践,特别要注意连读、同化、完全爆破、弱读、重读、升调、降调等一些语音语调变化,从而使学生在朗读或说话时更富有韵律节奏,获得较强的语感。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基本掌握一种口音的基础上,适当接触不同的口音,为他们发展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3、 提高语音教学的趣味
采用英语歌曲表演和语音教学的结合。儿歌是孩子们最快乐的音符,欢快的旋律,能让孩子们充满欢欣。通过学唱英文歌曲,体会歌里单词的发音、音节的轻重、句子的语调,集艺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能全面培养孩子们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操,再潜移默化的学习英语。 鼓励孩子们自己录制朗读音带。学生内心都有一种自我欣赏、自我肯定的需要。通过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口音录制下来,既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有直接地促进了他们对自己的自我纠正,既是一个欣赏的过程,又是一个不知不觉提高的过程。但是,始终注意对录音作业进行评价与展示,教师的评语中要应该反映出肯定好,也指出不足。
采用口语水平测试与笔试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英语是朗读出来的”。只有改变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学生才会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起来,笔试只是听音和笔头方面的考察,真正能否说出来还得靠口语测试。鉴于口语考试难以实施,可以采用现场口语抽测等形式。现场口语抽测容易操作,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形成一种教学常规,这对促进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是大有好处的。
4、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
多媒体提供的原版、地道的电影等语音、语调的规范性,及其语境的逼真性,使得它具有磁带等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形象生动和感染力强等特点,更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如果能将其恰当使用在语音教学中,则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同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语音技能的欠缺;再者,它还能跨越时空限制,弥补当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师资有限、课时不足等现象,缓解欠发达地区小学英语教学条件和课程目标之间的矛盾。
5、开辟第二课堂,创造相对真实的交际情景
由于班级人数偏多,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而且学生在课堂上的语音实践机会又很少,这样不仅无法保持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理论知识的实际操练,所以,开辟第二课堂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开展音形配对游戏,设立英语角等,号召师生、生生间尽量用英语对话,从而使学生沉浸在英语环境中,享受语音带来的音韵和节奏的美感,以顺利进行教学。
6、切实提高英语教师队伍的素质
语音教学是最典型的示范性教学,正确的示范对学生的习得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合格的英语语音教学师资是英语语音教学实效性的保障。针对广大英语专业学生和小学教师语音不过关的现象,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真实的语音测评系统。试想:如果语音方面能够实行类似普通话等级考试那样的认证制度,如果教育部门也将英语教师的语音水平达到某一等级作为英语教师上岗的条件,那么,经过一两代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英语语音教学的效果将会大大改善。
总之,英语语音教学是入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关键,我们一直希望在小学阶段学语言的同时,扎扎实实地进行英语语音教学,让孩子们逐步掌握一些英语语音发音技巧,懂得一些科学的语音发音规律,培养学生见词读音、听音辩词的基本能力。孩子在小学阶段是语音最敏感时期,语言模仿能力强,最容易养成一种语言表达习惯。所以,在小学阶段着手培养孩子们的英语语音能力是关键时刻。
参考文献
[1] 唐锡玲,黄秀萍.英语语音基础[M].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谭伟民,林红.英语歌曲与表演[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袁新萍.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英语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刘道义,魏国栋.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 黄永红.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J].南京:基础教育出版社,2009(8),第11卷第4期.
【关键词】英语语音 教学英语学习现状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投入使用,英语已成为中小学的重点课程之一。虽然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没有专门的语音课,然而英语语音学习无疑是小学英语首要的学习任务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小学生英语字母、词汇及句型、课文的学习;同时也是英语听力能力培养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从前人的研究和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目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状况并不尽人意,是阻碍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笔者对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和小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小学生听说读写、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及多元化评价教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一、现状及问题
作为语言存在和发展基础的语音,是各种综合应用能力长远发展的首要保证。然而,在英语的启蒙教育阶段,语音教学却备受冷落,表现如下:
教学和教师方面
1、教师自身语音素质偏低
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语音的黄金时期,小学生变音能力强,善于模仿,这是他们学好英语语音的优势所在。但是,由于教师的语音和语调不正确,学生一开始就接受了错误的读音,以至于在以后的教学中花大力气也难以纠正错误发音。
教师自身语音素质偏低直接表现语音和语调不正确。尽管不少教师毕业于英语专业,但是他们对英语语音基本概念不甚清楚,缺乏语流音变,没有重音、连读和节奏的概念。另外,教师的职责不够明确。自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恰恰相反,现在教师的任务是从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能力形成的促进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
2、教师、教材都未给语音应有的重视
从小学教师来看,因受到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加之新课标课程容量大,教师只注重如词汇、句型等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语音教学。这是导致小学生语音基础薄弱的直接原因,而这种“先天不足”又会导致中学生乃至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偏差。
从教材编排来看,由程晓堂、王蔷和Ken Methold教授主编的北师大版(2007年6月第2版)小学英语教材对语音基本只字未提。在单词表中,音标难登“大雅之堂”。小学是否学音标,《英语课程标准》里也未作明确的目标描述。教学内容统一要求的缺失可能会使一些教师在教学起始阶段就忽略了语音教学,没有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音基础,影响学生的后继学习。
3、教学方法不合理
在开设了语音教学的学校或培训班,教师依然沿袭传统教法:强调学生机械模仿单音,而用很短时间讲解语流、语调、节奏、重音等真正最重要的技巧,忽视语感的培养。学生没有处理音变的能力,读起单词来很生硬,缺乏流畅和音韵之美。同时,教师没有意识到情感过滤因素对语音教学效果的影响,只会向学生灌输语音理论,或展示许多令人费解的舌位图,让学生感觉不知所云。
学生的体现
二、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
(1)降低难度,梯度教授48音素。
第一步,用一学期时间向学生呈现了26个字母及例词,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第二步,用一学期时间向学生进一步呈现了5个元音字母在单词中长短不同的发音;第三步,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向学生教授43个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并用绕口令的形式将含有这些字母组合的单词整合成趣味句子。第四步,教授国际音标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朗读例词和完成单词、音标、图连线的活动初步建立单词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的语音学习大好较好的基础。
同时,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音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这些字母组合的发音,而是要启发他们通过仔细听录音和观察单词结构来发现读音规律。教师鼓励他们找出更多学过的单词印证发音规律。在学生掌握了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后鼓励他们尝试认读一些未曾学过但符合发音规律的新词,从而增加学生学习语音的成就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利用图片进行音素教学。
48个音素,既要读准,又要熟记,对于小学生来说,实是难事。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了一些比较有效且深受学生喜爱的图文并茂的音素教学形式。利用图片显示某些因素的发音要领。例如:在教学中/∫/的发音时,用了一幅一个小孩将手指放在嘴前发“sh??”的漫画。这幅漫画马上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
2.把语音教学与听力、朗读教学相结合。
心理学家认为:只有正确理解说话人所发出的语音,辨别相似音素,才能确切理解这个语音形式的内在含义。在语音起始阶段,要进行分类强化语音训练,对提高语音特别重要,在教者先示范的基础上,再帮助学生发音,辨别相似音素,最后选用英美人士对话录音,进行大量听音、模仿和实践,特别要注意连读、同化、完全爆破、弱读、重读、升调、降调等一些语音语调变化,从而使学生在朗读或说话时更富有韵律节奏,获得较强的语感。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基本掌握一种口音的基础上,适当接触不同的口音,为他们发展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3、 提高语音教学的趣味
采用英语歌曲表演和语音教学的结合。儿歌是孩子们最快乐的音符,欢快的旋律,能让孩子们充满欢欣。通过学唱英文歌曲,体会歌里单词的发音、音节的轻重、句子的语调,集艺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能全面培养孩子们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操,再潜移默化的学习英语。 鼓励孩子们自己录制朗读音带。学生内心都有一种自我欣赏、自我肯定的需要。通过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口音录制下来,既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有直接地促进了他们对自己的自我纠正,既是一个欣赏的过程,又是一个不知不觉提高的过程。但是,始终注意对录音作业进行评价与展示,教师的评语中要应该反映出肯定好,也指出不足。
采用口语水平测试与笔试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英语是朗读出来的”。只有改变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学生才会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起来,笔试只是听音和笔头方面的考察,真正能否说出来还得靠口语测试。鉴于口语考试难以实施,可以采用现场口语抽测等形式。现场口语抽测容易操作,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形成一种教学常规,这对促进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是大有好处的。
4、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
多媒体提供的原版、地道的电影等语音、语调的规范性,及其语境的逼真性,使得它具有磁带等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形象生动和感染力强等特点,更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如果能将其恰当使用在语音教学中,则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同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语音技能的欠缺;再者,它还能跨越时空限制,弥补当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师资有限、课时不足等现象,缓解欠发达地区小学英语教学条件和课程目标之间的矛盾。
5、开辟第二课堂,创造相对真实的交际情景
由于班级人数偏多,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而且学生在课堂上的语音实践机会又很少,这样不仅无法保持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理论知识的实际操练,所以,开辟第二课堂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开展音形配对游戏,设立英语角等,号召师生、生生间尽量用英语对话,从而使学生沉浸在英语环境中,享受语音带来的音韵和节奏的美感,以顺利进行教学。
6、切实提高英语教师队伍的素质
语音教学是最典型的示范性教学,正确的示范对学生的习得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合格的英语语音教学师资是英语语音教学实效性的保障。针对广大英语专业学生和小学教师语音不过关的现象,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真实的语音测评系统。试想:如果语音方面能够实行类似普通话等级考试那样的认证制度,如果教育部门也将英语教师的语音水平达到某一等级作为英语教师上岗的条件,那么,经过一两代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英语语音教学的效果将会大大改善。
总之,英语语音教学是入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关键,我们一直希望在小学阶段学语言的同时,扎扎实实地进行英语语音教学,让孩子们逐步掌握一些英语语音发音技巧,懂得一些科学的语音发音规律,培养学生见词读音、听音辩词的基本能力。孩子在小学阶段是语音最敏感时期,语言模仿能力强,最容易养成一种语言表达习惯。所以,在小学阶段着手培养孩子们的英语语音能力是关键时刻。
参考文献
[1] 唐锡玲,黄秀萍.英语语音基础[M].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谭伟民,林红.英语歌曲与表演[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袁新萍.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英语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刘道义,魏国栋.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 黄永红.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J].南京:基础教育出版社,2009(8),第11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