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th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在现代化建筑中,融入了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通信、计算机控制以及电子设备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建筑的整体应用性能,为人们创造一个智能化的居住环境。智能建筑的运行,需要电气工程的支持,只有完善的电气设计,才能够保证各项智能设施的运行。文章对于智能建筑中电气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电气工程以及智能建筑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技术;自动化;应用
  智能建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建筑功能,并且更加依赖于电气工程。数字通信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以及电控技术等的应用,都需要电气工程的有利支持。现代化智能技术的应用,需要非常强大的技术支持,所以在进行电气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保证电气系统的高效运行,为智能建筑的正常运行创造有利的条件。电气设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抓住要点,合理控制每个环节,构建完美的智能建筑。
  1.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现状
  在传统的建筑中,电气设计技术比较简单,只需要单一的弱电系统就可以支撑整个建筑的运转。但是在智能建筑出现之后,先进的电气设备的应用对电气技术的要求更高,需要将各项智能化设备和技术融合到一起,然后电气技术对其进行控制。这就需要电气设计在复杂的设备之间进行协调,防止各设备之间出现冲突。这是对电气设计的一次改革,逐渐向多层次结构转变,对于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来讲是一次挑战。所以在进行电气设计时,会存在很多的困难,要想将电气设计合理的应用于智能建筑中,需要不懈的努力。
  虽然弱电技术在传统的建筑中应用的很广泛,并且可以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功能,但是在智能化建筑中,其简单的设计与现代节能理念无法匹配。在现代智能化建筑中,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以及对环境的要求都有很大的提升,所以需要重新设计电气系统的运行方式,以能够保证各项智能化设备的正常运行。任何新鲜事物都需要面临一个完善的过程,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同样如此,因为是处于发展时期,所以在技术和经验方面还不够成熟,需要根据不断的运行实践,逐渐完善。
  2.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
  2.1经济适用性
  智能建筑不仅注重电气设备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而且在设计理念方面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所以在进行电气设计时还应该充分的考虑到节能理念。节能设计不仅要满足各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功能,同时还要降低能耗,提高运行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达到真正的节能设计。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能,各项电气设备的运转状况,设计合理的方案。对于产品的质量要严格把关,尽量控制所投入的造价,实行动态控制原则,节约成本,在控制造价的基础上,保证设计方案的经济性。
  2.2保证质量原则
  质量是电气工程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质量管理应该贯穿于项目设计的始末,质量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所以在控制施工进度和造价的基础上,要保证质量。在设计阶段,要对智能建筑的使用性质、用电强度以及各个电气设备的最大能耗有详细的了解,然后进行科学的计算,对于施工材料的型号、规格、标准参数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及时了解市场发展行情,避免由于物价上涨而导致对材料的预算不足,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购买低价劣质的材料,影响到施工质量。在施工之前应该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对于施工的各个环节加强质量管理,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加强施工监理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2.3协调性原则
  智能建筑有着全面的功能、复杂的设施,而且对管理和设计的要求比较高。每一种设备,都有着特殊的局限性和缺点,而且性能和功能方面也有着差异。如果盲目的追求最全和最新的电气技术,会使得设计方案出现难题,而且会增加实施项目的难度。除此之外,投资和运行的成本也会有所增加,浪费了资源,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智能建筑的电气技术设计,需要从项目各方面出发,选择适合的系统和设备,利用合适的技术,充分发挥系统和设备的功能。这样,运行管理降低了难度,智能建筑满足了设计的要求。
  3.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3.1综合布线系统
  智能建筑主要的命脉系统便是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主要负责传输数据和连接其他的各式终端。而在电气设计中如何将这些复杂错节的线路都安排整齐,并且达到高效化和经济性,需要认真研究每条线路的具体走向。线路的走向主要分为两种,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水平方向的走线比较容易,布置的空间也比较大。而垂直方向走线布置于各个层间的设备小间内。智能建筑内部的设备小间主要布置网络设备和跳线架,因此需要在设计时注意在层面上留一些剩余空间,为垂直方向走线做准备。
  3.2层高设计
  如今,智能建筑的层数逐步的增加。而为了让高层用户使用到优良的电气设施,在电气设计时需要格外注重布置管线的情况。由于智能建筑的生活功能较多,因此布置的管线也比传统建筑多。除了有一些普通的空间风管、强弱电电缆、电视天线、消防线路之外,还有一些布线的桥架和数据线。这些线路都需占据一些空间,因此,智能建筑的楼层也高于一般的建筑。在布置高层线路时,要注意线路的连接性和互扰性。
  3.3安设接线插座
  目前,在智能建筑中,安设接线插座有安放表面插座、暖气罩和线路结合、配电系统墙三种方式。其中,安放表面插座适合不变更墙体位置的住宅。办公类的建筑需要重新布置好内墙,因此并不适合。暖气罩和线路结合,线路需直接通过外墙的窗下。这时,插座会在暖气罩的附近安装。该方法适合大空间,并需重新的划分好空间的范围。因此,适合办公类的智能建筑。配电系统墙是一种固定的墙体,能够为设定配电设备而设置的局部墙体。它能够解决配电设备的主要安置状况。
  3.4墙面和天花板
  智能建筑内的墙面和天花板,除了具有舒适性和平整性之外,还应具有水平布线的能力。目前,我国智能建筑的地面电气设计中,主要有三种方式,即预埋线、架空以及特制地毯配线。需根据地面的特点来决定地面水平布线的特点。在智能建筑的天花板部位,电气设计需除了布置空调送风和照明灯具之外,还应具备其他的布线任务。所有的设计都要做到整齐有序。
  4.结束语
  智能建筑的出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化建筑完全满足了人们工作与生活的需求。为保证智能化建筑使用性能能够充分的发挥,需要有力的电氣技术做保障。电气技术在设计阶段,应该充分的考虑到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的不同,并且要根据建筑的实际使用需求,科学合理的制定出设计方案。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工程外表的美观性,同时还要具有经济实用性以及安全性,实现电气技术的可靠应用,在智能建筑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继铿.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及施工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2,(16).
  [2]卢彬.论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J].中国勘察设计,2008,(4).
  [3]牛一超,吴卫东.浅谈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5).
其他文献
作文审题是众多学子写作文时所面临的第一道难关,许多基础较好的学生也难免时不时在这一关前折戟沉沙。我在此介绍一下作文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作文审题类比法,希望对广大学子能
《福布斯》近日公布了2015年全球富豪榜,日本优衣库的创始人柳井正再度成为日本首富.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柳井正曾在自传《一胜九败》中写到:“如果说取得了一些成功,那也
朗读的过程就是书面语言向口头语言的还原。通过朗读,使语言中蕴涵着的感情出于口,入于耳,坚持长期的朗读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真切而敏锐的感受,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
随着新课改制度的实行,我国传统的重灌轻导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逐渐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培养,而小学属于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良好的教学方法对
【摘 要】软科学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发展而成的一门学科体系,是一系列相互关联学科类型的统称。软科学与社会、自然科学一样,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新形势下,加强对软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方向及路径研究,具有划时代指导意义。本文先分析了软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然后讲解了现阶段软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软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方向及路径,希望对今后软科学的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中学物理教材阐述的内容主要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理论是建立在牛顿时空观的基础上,以力学、电磁学为重点.本文就电磁学部分的教学谈点看法.
大汗的大陆在《马可·波罗游记》诞生之后的两个世纪里,它是一部广为流行的传奇。在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人喜欢波罗的故事。忽必烈汗拥有广大的领土和众多的妻子,那里宫殿金
高中新课程编写在内容和体例上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内容上不再是对全部历史过程的完整系统的阐述,体例上不再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编排,而是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大门类划
新课改中语文教学创新能力的提高。新课改下的教学是全面创新的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语文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