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学实际深化课程改革研讨应对方略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ri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和解决现阶段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有效提升中小学学生身心健康水平,2017年4月13-14日,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安徽省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山市歙县教育体育局承办的“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研工作会议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歙县新安小学举行。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吴桥、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沛明、黄山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科科长张朝阳、黄山市歙县教育局副局长王秋冬,以及来自全省16个地市的体育教研员、300余名体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体育、美术教研室主任苏菲亚主持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新安小学的体育大课间展示、8节体育常态课,来自合肥、淮南、蚌埠、淮北、阜阳等市经过市、省层层选拨的6节观摩课及“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沙龙研讨会”等四个部分。
  打实底子为打“硬仗”奠定基础
  歙县新安小学的教育手册上有这样一句话:学生身体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的天职。在基础教育阶段,应为学生打好三个底子,即身体的底子、知识能力的底子、道德精神的底子。建校以来,新安小学始终将体育置于学校教育的核心位置,坚持把体育工作作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只有将身体的底子打实,才能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打“硬仗”的基础。新安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和8节体育常态课展示对这一点给予了很好的印证,操场上700余名学生伴随着动听的旋律、踏着欢快的节奏以热身操的形式拉开了活动的序幕,近10个趣味体育项目,如“跨栏”、“超过障碍掷准”、“跑垒”、“撑杆跳”、“九宫格掷准”、“投掷软式标枪”、“抛掷彩带软球”等内容提高了学生跑、跳、投及平衡等能力,为学生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也练就了学生健康的体格。
  课课有特色 节节有亮点
  6节观摩课,无论是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方法和组织方式,每节课都特色鲜明,处处有亮点。
  合肥市卫岗小学王彦杰老师在执教的《小篮球原地运球》课中,采用观察、讨论及模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坐姿、跪姿、蹲姿的方式练习,进而促使学生达成本节课的目标。
  淮南师范附小赵静老师在执教的《韵律呼啦圈》课中,采用设疑、分组练习、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團队意识。蚌埠市凤阳路第二小学赵静老师在执教的《跪跳起》课中,从上肢的摆臂、小腿压垫起过渡到完整动作,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学生的安全与合作问题,在教师的层层突破下,激励学生完成了完整技术动作。
  淮北市实验小学邹静老师在执教的《肩肘倒立》课中,根据每名学生的基础和能力,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不仅调动了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学习态度。
  阜阳市颍上县建颍乡王海小学张诗琦老师在执教的《跆拳道》课中,运用双语进行教学,将礼仪贯穿课的始終,在脚靶换执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蚌埠铁路第三小学葛炎军老师在执教的《双脚交替踩踏运球练习》课中,从左右脚踩球前拉、两脚交替等动作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双脚交替踩踏运球的动作;当学生有动作不协调的情况时,执教教师双手抓住学生的双手,辅助学生练习的同时,也给予学生鼓励,使每名学生都掌握了双脚交替踩踏运球技术动作。
  群策群力 集思广益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沙龙研讨”中,6位执教教师分别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解说,部分与会人员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不仅指出了执教教师在教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阜阳师范学院余卫东教授从教学设计、执教教师的授课情况等对6节观摩课进行了总结和点评,给观摩和授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在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研工作会议中,针对快速培养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常规的有效手段;教学碎片化、随意化,导致学生运动技能缺乏;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中的游戏化、技能化、实用化的关系;大班额小场地教学情况下,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合理使用场地和器材等;小学体育教师教研创新模式等6个问题进行了研讨。各位教师根据学校及自身的现实情况阐述了个人的观点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议。最后,以吴教研员对每一位教师的希望中结束了本次活动:希望每一位教师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都应做到“用心看、仔细听、认真想”,深刻领悟会议精神并将所看所听及所思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不断为推进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其他文献
体育备课是引领业务学习与教学创新的阵地,是教师资源之间共享、互补的桥梁和纽带;是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充分发挥“帮、扶”功能,助推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是年轻教师“借智补智,借力使力”,精心雕琢、精益求精提高教学设计与教学能力的舞台。体育备课组应对集体备课进行小革新,优化集体备课形式,夯实集体备课的过程,强化集体备课互补功能,把课备深、备透、备活,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一、革新制度  备课组应
乡村体育教师的职后专业培训方式具有多样性,主要形式有聆听专家学术报告、参加运动技能培训、进行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等。实践证明,立足课堂教学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能力,是乡村体育教师最喜欢同时也是最有效的培训方式之一。笔者在连云港市惠志东乡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育站的2年实践工作中,亲历并组织了培训站的运行,收获了思考,与广大同仁分享。  一、准确“诊断”,有针对性的培训  30名连云港市的乡村中小
体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实践者,这一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课程体系做支撑才能得以实现。近几年来,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中心小学立足学生的生命成长需求,在充分发掘已有体育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强化两项球类运动技能培养,三路并进推行中华武术项目,多措并举开设体育拓展课程、家校联动课程和校园体育节,积极探索体育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隔离不隔爱”。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效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树立积极心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武汉市体育教育工作者自疫情暴发以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开设形式多样的网络课程,制作丰富有趣的居家体育锻炼内容,分享视力防护的科普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在线公益讲座的运动课堂,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让疫情下的学校体育工作持续向前,成效显著。  一、优化策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一节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氛围融洽、充满学习乐趣的体育课。  一、以生为本,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本案例中,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练兴趣,真正做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教学理念。  其一,教师非常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心理需求,知道学生由于长时间练习实心球已经产生倦怠心理,在这节课中多次利用多种游戏和竞赛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练兴趣,
11月3-5日,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体育局主办,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三门球协会协办,连云港市连云区教育局、连云港市海滨中学承办的“江苏省第十八届中小学生三门球比赛”在连云港市海滨中学顺利举行。江苏省教育厅学生体协普通中学工作委员会主任江俊浩,连云区教育局局长殷振利,连云港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武强刚,连云区教育局副局长相入通,江苏省学生体协中小学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黄一兵,江苏省学生体协三门球中小学协
一、投掷动作整体发展的特征  投掷是体育活动中常用的基本动作技能之一,如果从“技能”的角度解读,投掷的远度、初速度及准确性就成了教学中需要研讨的话题。体育教学应该向数学这门学科借鉴,数学具有层层递进的教学逻辑思路。如,在小学数学中通过等式1 1=2的不断变化理解单元和内容的排列。在小学的高年级阶段则通过a b=c的代数形式,使得1 1=2具有了抽象意义,在初中通过y=kx b这一函数式或者是直线式
据统计,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的一个学期中,笔者所在地区共计约90天的上课日中,雾霾、雨雪等天气占了20多天。因此,加强室内体育技能课的教学势在必行。当前室内课教学还是以知识教授为主,涉及技能教学的比较少,即使有,也存在片面教学、简单教学、单一教学等问题。为此,笔者以一节五年级《足球:原地正面头顶球》为例探讨室内课技能教学。  一、解决不利因素,合理调整器材  考虑到教学安全、活动空间、“
日本学者中内敏夫认为,学校设置的各类课程按照认知性质,可以理解为“概念性认知”“形象性认知”和“身体性认知”。[1]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讲解向学生传授动作要领属于“概念性认知”;教师示范、挂图或观看视频等形式属于“形象性认知”;而最常用的各种身体练习则属于“身体性认知”。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这3种认知方式,值得每一位体育教师关注和探讨。  一、技术动作学习前应先明确动作的目的  技术动作学
肺活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以及呼吸技能水平的重要身体机能指标,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的项目之一。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设计出多样的肺活量呼吸練习方法,可以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肺活量指数。当然,提高身体机能的锻炼方法有很多,应多管齐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根本上提升心肺功能。  一、吹纸巾,看谁久  游戏目的:锻炼学生最大吸氧量,提高学生“缓吸缓呼”的能力。  游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