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本合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b2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工具性作为语文的本质属性,体现在学生语文学习的“文本”层面;人文性则体现在对“人本”的落实上。因此,关注“人本”和“文本”之间的相互统一,积极开发文本中的情感資源,促进“双本”之间的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尊重学生   情感冲突   “双本合一”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其中,工具性作为语文的本质属性,体现在学生语文学习的“文本”层面;“人文性”则体现在对“人本”的落实上。因此,关注“人本”和“文本”之间的相互统一,积极开发文本中的情感资源,促进“双本”之间的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一、在契合认知中构建情感场
  阅读教学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就需要教师学会尊重学生的原始经验和认知规律,同时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从教材文本中捕捉丰富的情感素材,在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构建积极的情感磁场,让学生的身心浸润其中,激起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涟漪,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的世界。
  以统编版教材中的《草原》一文为例,作者老舍以精练的文笔描写了自己第一次来到草原的真实经历,展现了自己兴奋、激动与快乐的情感。老舍先生并没有将自己的情感和盘托出,而是将它们蕴藏在语言文字中。如何引领学生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呢?对此,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内在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在课堂中营造浓郁的情感场。例如,在教学“表演节目”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参与聚会的经历,说一说自己当时的情感体验,并通过语言交流,积极尝试与作者形成情感的共鸣。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再朗读文章,就能够将蕴含其中的情感呈现出来。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把握文本情感,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更好地构建教学情感场,积极推动学生内在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人本”与“文本”之间的融合,让学生体验更加丰富的阅读情感。
  二、在认知冲突中构建情感场
  统编版教材中的课文选材广泛,文本的时代、地域背景都不相同,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为了让学生形成全新的认知,教材中的选文通常会高于学生目前的认知能力,学生需要在“跳一跳”的基础上,才能“够到果实”。因此,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原始知识储备,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真正推动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生长。
  例如,安徒生的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描写了一位以卖火柴为生的小女孩在大年夜被活活冻死在繁华街道上的故事。这个故事之所以具有摄人心魄的感染力,主要就在于小女孩每次擦亮火柴之后想象的画面,不禁让人感慨如此简单而朴实的愿望却成了泡影。如果教师仅仅抓住小女孩擦亮火柴之后的想象,学生的情感体验就会有所偏差,他们或许能够感受到童话的神奇之处,想象画面的温馨,却不能体会背后的悲凉,而这才是这篇童话的本质。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双本合一”的理念,紧扣学生的理解偏差,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作者要将这个故事放在‘大年夜’和‘繁华的街道’这样的背景下呢?”正所谓“一语点醒梦中人”,大年夜时温馨幸福的街景,与小女孩的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学生再重新回归文本,就会发现小女孩想象的画面所体现出来的愿望是多么简单、淳朴,然而这样的愿望却无法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实现。此时,学生内在的情感被文本设置的背景激活,再次阅读时,很多学生流下了伤心的泪水,真正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实现了对文本主题的感知。此时,学生内在的情感被文本设置的背景激活,情感激荡之时,再次阅读文本,很多学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并积极将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小女孩,表达了对奶奶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真正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最终达成了“感知文本主题”这一学习目标。
  三、在自由想象中构建情感场
  阅读教学的课堂应该是有生命力的,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挖掘文本内容,体验字里行间洋溢的情感。然而,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非常传统,他们为了凸显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会将阅读教学异化为枯燥、生硬的语言文字训练课,这就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的心理,导致“人本教学”成为一句空话。对此,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积极的态度、强烈的情感为依托,释放学生的天性,从而实现“人本”和“文本”的合一。
  以教学统编版教材中的《一块奶酪》一文为例,这篇课文描写了蚂蚁队长面对搬运粮食时掉下来的一块奶酪渣时的矛盾心理。作为一篇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蕴含的深层意义不应该由教师直接告知学生,而应该由学生自己探索。例如,教师可以追问学生:“你觉得课文中的蚂蚁队长怎么样?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在这里,教师并没有将自己的解读和盘托出,而是在尊重学生认知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有的学生认为蚂蚁队长能够克制自己,面对自己颁布的命令,做到了以身作则;有的学生认为蚂蚁队长关心弱小,为了不浪费粮食及时进行变通,让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渣;有的学生认为,蚂蚁队长在指挥过程中态度显得过于严肃,不够和善。这样的认知看似与课文的核心价值取向不同,但这是学生对文本内容最真实的感受,教师可以以包容的心态呵护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解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四、在自我叩问中构建情感场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落实“人本”理念,常常全盘接纳学生的理解偏差,这不应该是“双本合一”理念所秉持的立场。面对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不要武断做出评判,而要鼓励学生自我叩问和反思,真正推动学生情感体验的升华。
  例如,《牛郎织女》讲述的是一个著名的民间故事,阅读课文之后,很多学生对王母娘娘这个角色恨之入骨,认为她心狠手辣,拆散了牛郎织女的家庭。然而,有一位学生语出惊人:“我不认为王母娘娘心狠手辣,相反我认为她秉公执法。”这位学生还解释道,既然天庭有规定,就意味着织女应该遵守,明明知道天庭的制度还知法犯法是不对的。很显然,这样的认知偏离了大家的理解,此时教师如果直接否定,则无法构建情感场域,甚至破坏课堂的和谐氛围。因此,教师可以点拨学生:“那你觉得天庭制度合理吗?”这样的问题其实为学生的反思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在后来的反思中,这位学生逐步认识到天庭制度并不合理,而王母娘娘也不是为了追求秉公执法,只是因为织女触犯天规,使得自己颜面扫地才最终恼羞成怒,导致这一悲剧的发生,充分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认知展现出来,并尝试对王母娘娘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具体、鲜活的文本,也不能忽视阅读主体的感受。只有落实“双本合一”教学理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建构浓郁的情感场,服务于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生长。
  参考文献:
  [1]刘军.指向单元“语文要素”的“阅读链接”教学策略[J].学苑教育,2021(26):19-20.
  [2]张霞.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苑教育,2021(26):43-44.
  [3]鲍秋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意识的培养方法[J].小学生(中旬刊),2021(9):30.
  [4]蔡天禾.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方式[J].小学生(中旬刊),2021(9):3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基于‘双本合一’的小语阅读教学情感场构建研究”(课题编号:GH2020154)的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急诊预检分诊现状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 CQI )后对分诊准确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6月我院急诊科未实施CQI前的预检分诊漏诊、误诊及准确率状况,并与2013年1~6月实施CQI后的状况进行比较,评价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效果。结果2013实施CQI后,急诊预检分诊率(100%)、准确率(95%)、分诊过程质量考核评分(92.37±3.65)均显著高于2012年未实施CQI前(
摘 要:思维品质体现了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深化学生英语实践的前提和保障,笔者将从语篇的研读与教学出发,就如何巧设课堂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语篇解读 思维品质 阅读策略  思维品质体现了学
摘 要:将“战贫故事”与思政课融合有利于强化高职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坚定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战贫故事”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德育性和科学性原则,结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战贫 高职院校 思政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20
介绍PICC置管期间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如PDCA循环模式、护理路径模式、三日知晓法模式、系统化模式、个性化模式、家庭模式、Orem自护模式、五位一体模式等,以及相关的健康教育方法,如卡片,画册,电话等。为提高临床PICC置管成功率以及患者身心舒适度提供参考。
摘 要:课堂是教学发生的第一现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课堂,在这“小小天地”之间,引领学生遨游在阅读的海洋中,带领他们品味字里行间的深意,带领他们感受波澜起伏的韵味,扎实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能力,让阅读教学扎根课堂,并能萌发新芽,拔节生长。本文从课堂出发,就如何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阅读实践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阅读教学 阅读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HIV阳性手术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IV阳性手术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6 w后对两组患者进行HAMA、HAMD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 HAMD迟滞和性症状两组患者减分程
摘 要:在高中历史学科考查中,基础性历史知识是必考项,而学科素养也是考查要点。在历史学科素养中,质疑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审辨思维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强调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辩证、批判地分析历史事件,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审辨思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解析问题,从而不断获得进步。  关键词:高中历史 审辨思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压疮、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社会功
摘 要: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脑科学相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质最基本的活动是信号活动,词语信号也包括在信号活动的范围内,并且词语信号只有与它所代表的事物建立联系的时候才有意义。借助儿童喜闻乐见又符合他们心理发展特点的童话故事阅读,让儿童在有滋有味的故事情境中体验词语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思维力、审美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表
目的 探讨强化性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强化性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等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