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wenfe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人们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精神世界也日益丰富。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生命价值,特别是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由此,如何将生命教育与初中生物教学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文章对为何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做出解释,及结合实际提出在初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命教育;渗透;实践
  如何让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对生命有着更深的体悟,是每一位生物教学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教师的一个选择,这能让学生更易吸收生物知识、体悟生命价值。
  一、 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一)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目的
  初中是一个学生思想形成、体悟生命价值的重要阶段。因此,如何使学生在这个阶段得到正确的生命教育是教师生物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初中学生都需要学习生物,因为这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物知识,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自然界的种种生命,最终提高学生方方面面的素质。但教师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以单一的方式去传授学生知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加以生命教育,那教师的教学内容将是多元的,也更具吸引力。初中教育渗透生命教育,能让学生更加深入更加正确的认识生命,也能让学生理解到生命背后存在的价值。除此以外,学生也将明白如何正确的去对待不同生命之间的关系,即尊重每一条鲜活的生命。生命教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需要接受的教育,因为学生只有理解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后,才能知道生活和学习是为了什么,才能形成自己的格局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二)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的使初中生物教学和生命教学有机融合,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者需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需要考虑到学生对生命的现有定义的正确与否以及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接受生物教育和生命教育,才能让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价值,这也就要求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能一成不变,而应与时俱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让学生充分明白生命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责任感的目的。当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还需要教师生物教学工作者充分了解与把握教材知识和课外延伸知识,以便教师更好地去做好生命教育工作。
  除此以外,作为教学者的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只有这样,初中生物教学与生命教育的结合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初中生物教学和生命教育都讲究学生的体验和认知程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感情,生命教育更是如此。当然,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应对此充满感情,而教师只有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明白生命的价值才能激发他们最纯真的感情,才能使得初中生物教學渗透生命教育是有意义的。另外,教师还应考虑到学科知识能否应用到现实中的问题,知识的积累往往是通过选择再保留下来的,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有人文中的感性。初中生物教学与生命教育的结合也必须考虑到这个问题。生命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把握人生命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价值和在社会中存在的形式。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生命存在的意义都是不同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只有让生物科学更具人文价值,让学生对生命的体悟更加深刻,初中生物教学才能更好地与生命教育结合。
  二、 使生命教育更好的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做法
  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不应该是从单一的角度切入,教师初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历,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切实有效的方法:
  (一)提前制订课程安排,更好的进行生命教育
  只有在教学方案上精心准备,适时地进行生命教育或者以生命教育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才能使生命教育更好地渗透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需要人文与科学结合,也就是说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者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悟生命,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这就需要初中生物老师自己要清楚教学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接受生命教育能力的不同制定合适的课程安排。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内容的单一重复和结构上的不清晰,否则学生不仅不能在课堂上得到相应的收获,还会导致学生对生命背后的价值理解不到位,也就是说生物教学工作者没能达到让生命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切身感悟生命,理解生命的含义和背后的价值,就需要教学工作者在课程安排上精心准备,结合实际情况,让生命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当中。
  例如,在学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结合相关的模型进行知识的讲解。在学习的过程中,穿插与“生命起源”有关的图片或者适时的播放一些与“生命起源”有关的纪录片。以这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能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对生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当学生对知识掌握熟悉以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在体悟生命的过程中理解生命的含义和生命背后存在的价值。
  (二)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科学探究,感悟生命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开放式的探究性课题,这也就意味着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避免这些生物科学探究。生物科学探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对周围环境中生物的观察能力,这与生命教育在本质上有很大的相同点。因此,在生物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思考生命的内涵是初中生物教师的一个必然选择,这也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物知识,培养其自主思考能力,让教师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无法避免生物科学探究与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在这些探究活动上狠下功夫,以帮助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生命教育。
  例如,学生周围的环境中有大量的生命,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让学生对周边生物的观察,思考这些生物存在的意义和这些生物背后的价值,便能让学生对生命的感悟更上一个台阶。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树木的树皮就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对象,外表皮是树木最外层部的死组织,由角质化的细胞组成,树皮除了能防寒防暑防止病虫害之外,主要是为了运送养料,这是树木能茁壮成长的重要原因。对校园内类似的生物进行观察和思考,学生就更能明白生命的强大和生命的含义。初中生物教材中类似的科学探究活动还有很多,教师合理的利用这些探究活动,结合生命教育,学生在获得相应的生物知识以外还能对生命有更深的认识,教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态度
  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和珍爱生命的态度,初中生物教师便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讨论相应课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学习能避免学生对知识感到疲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命教育就能更好地渗透初中生物教学中。当然,在讨论学习之前,初中生物教师应当提前确定讨论话题,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避免讨论时出现不可控的状况。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应让学生结合对生命的理解和相关知识发表评论,进而加强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比如,在学习“健康地生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发布研讨话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健康生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让学生在课堂下准备相应的资料和知识点。在讨论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发表感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明白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如此一来,学生便能懂得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和关爱他人生命的必要性。以这样的方式教学,生命教育也就有了实际意义和价值,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更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让生命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中切实有效。
  (四)定期举办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初中生物教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加深他们对生命内涵的理解,让他们懂得生命并热爱生命,初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来吸引学生主动的学习。精彩的演讲能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主动地去理解相关知识,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感悟生命教育的意义。当然,初中生物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及时地理解并获得相应的知识。为了让学生的注意力时刻集中,演讲的内容和形式不能是单一的。为了丰富演讲内容,让结构更清晰,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生命体验和相关生物知识,并熟悉这些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并主动的去理解生命背后的价值。
  比如,在讲解“保护生命多样性”的课题时,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演讲开始前播放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視频或者图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后结合自身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和感悟进行讲解,在学习的同时穿插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生命价值观,让学生明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所在。最终让学生坚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信念,以达到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目的。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是当今初中生物教师的一个选择,这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生物知识,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让学生健康阳光的成长。当然,只有当一个学生热爱生命时,他才能对生命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才知道如何保护生命。一个学生人格的健全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还应对生命有自己的感悟,需要有属于自己的正确生命价值观,还要懂得生命存在的意义,也只有做到了这些,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所以,作为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师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让生命教育更好地渗透初中生物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张忱.初中生物课堂对学生生命意识培养的思考与实践[C]∥2019年教育与教师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9.
  [2]王健芳,江陈盈.生命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1):143.
  [3]田玉川.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J].科普童话,2017.
  作者简介:胡锶齐,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知识中也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元素,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之中,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认识,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历史和人文知识,树立学生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这一学科从古至今的发展和进化历程,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之心,让学生以更加科学、理性的思维来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文化;融合  一、 前言  曾經的数学教学,教师普遍侧重于教授学生
摘 要:问题式教学法以讓学生解决问题为中心,带动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并分析所学过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促进学生深入有效地掌握所学过的知识,提升知识内化的能力。高中英语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所教授的教材内容,合理应用问题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式教学法;作用;应用例谈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方式中,强调知识的灌输与学生的
摘 要:中小学校体育课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不但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还对家校关系造成了影响,预防中小学校体育课伤害事故成为学校安全工作不可忽视的环节。为了确保体育课安全,实现“零事故”,建立健全学校保障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保障机制  健康至上、安全第一。这是中小学校体育课教学所要秉持的基本宗旨,也是对体育课提出的严格要求。因为体育课教学中的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