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率等是新形势下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是目前大多数教师都应该不断积累经验实现的目标,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践思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新形势下的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能够实现新课标教学标准,并根据学生的成长的环境等方面相结合进行有效教学,实现教学方式的合理化,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平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总结,不断创新,制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
1、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理念
在新课改的形势要确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要能够给予学生关怀,耐心与小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那么付出的再多教学质量也不会得到明显的提高。有效教学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在课堂上发言,提问题,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要努力创新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量化,小学语文教学要尽可能将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明确化。
2、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缺失原因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过于追求形式化,而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与教师在课堂上形成较好的互动。但是形式化的教学就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综合和灵活的教学方式也得不到有效的实现。教师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较少,在课堂上只是对旧问题的解答,新问题的提出,整洁课都比较紧张,这样就会在无形中给学生造成学习压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的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缺乏针对性,这种大量的作业在完成过程中都比较机械化,没有思考的余地,学生只想着尽快完成。教师有时只赶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效果。造成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越积越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成绩和学生能力也形成了较大的差距。虽然目前大多数学校都配有多媒体,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发挥其作用。有时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成为主宰,有时教师只是一味的教课,然而最终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3、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面对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教师首先要根据新课程内容认真备课,提高备课有效性。同时教师在备课期间还应该注意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在制定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时要以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和学生的整体情况等方面还出发,实现课程教学的总体性特点。并且压要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多媒体资源等有效的教学资源,并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有趣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助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对每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的解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做好完整的备课之后更主要的是要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只有不断的提高教学课堂效率,才能让教师创新新的教学方式,才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带着兴趣,好奇自然而然的进入课本学习中,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中内容。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设置情境,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拉近学生与老师距离的有效方式,在教师营造的和谐,清新的环境下学习,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而且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传授和灌溉式的教学方式,逐渐使教学方式变得有积极性,能够正确,有效引导学生的主动接受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知识探索,参与活动等比较有意义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所以教师面对新教学背景和新课改内容首先自己要学习,认真探究,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同时还应该注意在布置作业时,实现有效的作业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慢慢引导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方式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解决一些作业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让大家共同探讨,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效率。同时教师还应该很据学生学习的能力,布置作业时要实现作业难易程度适中,并从学生需要的方面出发,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在平时还应该实现有效辅导,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学习能力好还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让这种差异变成一种资源合理利用。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收益。学生在完成主要的课本内容学习之后要,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课外知识,扩大学习的知识面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潜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辅导。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现代化学习手段,如电脑,幻灯片放映,录像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所要学习的内容逐渐变的形象生动化,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飞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方面也在进一步提高,新课改的提出,新课程的编制,并逐渐渗透到实际应用中。在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在课堂上经常与学生互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秀敏.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与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衔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
[2]沈鸣.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个案探究——青年教师PK名师我和祖父的园子同课异构比较述评[J].新课程.小学.2011(10).
[3]孙秀兰.课堂学会学语策略,是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关键[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
[4]郭绍青,张绒.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践研究——以.莲叶青青.公开示范课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2(3).
[5]徐清霞.净化心灵寻找绿洲——探寻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3(15).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践思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新形势下的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能够实现新课标教学标准,并根据学生的成长的环境等方面相结合进行有效教学,实现教学方式的合理化,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平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总结,不断创新,制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
1、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理念
在新课改的形势要确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要能够给予学生关怀,耐心与小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那么付出的再多教学质量也不会得到明显的提高。有效教学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在课堂上发言,提问题,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要努力创新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量化,小学语文教学要尽可能将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明确化。
2、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缺失原因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过于追求形式化,而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与教师在课堂上形成较好的互动。但是形式化的教学就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综合和灵活的教学方式也得不到有效的实现。教师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较少,在课堂上只是对旧问题的解答,新问题的提出,整洁课都比较紧张,这样就会在无形中给学生造成学习压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的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缺乏针对性,这种大量的作业在完成过程中都比较机械化,没有思考的余地,学生只想着尽快完成。教师有时只赶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效果。造成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越积越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成绩和学生能力也形成了较大的差距。虽然目前大多数学校都配有多媒体,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发挥其作用。有时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成为主宰,有时教师只是一味的教课,然而最终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3、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面对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教师首先要根据新课程内容认真备课,提高备课有效性。同时教师在备课期间还应该注意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在制定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时要以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和学生的整体情况等方面还出发,实现课程教学的总体性特点。并且压要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多媒体资源等有效的教学资源,并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有趣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助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对每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的解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做好完整的备课之后更主要的是要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只有不断的提高教学课堂效率,才能让教师创新新的教学方式,才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带着兴趣,好奇自然而然的进入课本学习中,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中内容。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设置情境,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拉近学生与老师距离的有效方式,在教师营造的和谐,清新的环境下学习,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而且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传授和灌溉式的教学方式,逐渐使教学方式变得有积极性,能够正确,有效引导学生的主动接受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知识探索,参与活动等比较有意义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所以教师面对新教学背景和新课改内容首先自己要学习,认真探究,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同时还应该注意在布置作业时,实现有效的作业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慢慢引导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方式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解决一些作业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让大家共同探讨,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效率。同时教师还应该很据学生学习的能力,布置作业时要实现作业难易程度适中,并从学生需要的方面出发,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在平时还应该实现有效辅导,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学习能力好还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让这种差异变成一种资源合理利用。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收益。学生在完成主要的课本内容学习之后要,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课外知识,扩大学习的知识面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潜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辅导。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现代化学习手段,如电脑,幻灯片放映,录像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所要学习的内容逐渐变的形象生动化,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飞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方面也在进一步提高,新课改的提出,新课程的编制,并逐渐渗透到实际应用中。在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在课堂上经常与学生互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秀敏.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与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衔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
[2]沈鸣.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个案探究——青年教师PK名师我和祖父的园子同课异构比较述评[J].新课程.小学.2011(10).
[3]孙秀兰.课堂学会学语策略,是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关键[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
[4]郭绍青,张绒.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践研究——以.莲叶青青.公开示范课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2(3).
[5]徐清霞.净化心灵寻找绿洲——探寻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