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成新兴“高危职业”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xfl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从国内现实状况还是国际同行经验来看,研究生导师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高责高压高危职业”——要承受各种压力,比如生活和家庭的压力,科研经费申请与竞争,科研成果考核与评价,科研岗位及待遇,人事关系及平衡,科研、教学、开发、管理等多重角色扮演。但最大的禁忌和危险,还是在于学术不端。
  毕业季又到了,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穿起学士服、硕士服拍照留念,也有一些人,在宿舍里紧盯电脑,等待毕业论文发表的结果。
  这当然很重要,如果论文没能发表,很可能领不到毕业证。多年以来,因为一条“在核心期刊发文章才能毕业”的规定,不少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他们的导师绞尽脑汁,东奔西跑。这其中不乏一些“花钱买版面”“雇枪手代写”的行为,被媒体频频曝光,由此催生的学术不端现象,也受到学术界诟病。
  如今,这种现象开始为国际上知名期刊注意到,就在前不久的中国科协年会科学道德建设论坛上,《Cancer Cell》高级编辑、细胞出版社中国及亚太地区发展负责人杨晓红提到,她曾收到一位中国研究生导师的来信,大意是请求期刊不要再让其学生修改论文或是等待通讯评审,因为这篇论文如没能及时发表,这名学生就无法毕业。
  “这真的是爱护自己的学生吗?”杨晓红感慨,这是对科学精神的伤害,如果发表的都是这样“带着不端代价”的论文,那不如不发。
  论文发表才能毕业,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发,还是不发?”这个问题逐渐演变成当天科学道德建设论坛的聚焦点。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论文发表才能毕业,既有利,也有弊。利是一篇真正有创新性的论文,能够在国际同行的评审过程中脱颖而出,相应的,水平一般的,自然也被淘汰掉。一些学校规定论文必须在知名期刊甚至是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目的也是通过引入国际同行的意见对学生的成果作出评价。
  弊端也很明显,即对“这种引入国际同行意见”的异化。很多时候这会被异化成了纯粹追求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具体来说,不少学校通过要求硕士、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来增加学校优质论文发表的数量,以此在国家学科排名或其他科研指标的较量中,获得更多筹码。
  一份来自教育部的数据可以证明:2011~2012年我国在校研究生对国际高水平论文贡献率达36.8%,对国内高水平论文贡献率达32.3%。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中,近80%是国内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当天论坛上,中国科协副主席张勤在观众席上问道:“论文发表才能毕业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围绕这个问题不同的声音出现了,一位大学老师说:“如果我的研究生到毕业的时候,还没能够在一份不错的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我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位学生的水平还达不到博士毕业的要求。”
  但有老师则直言,“学生论文的水平,可以通过论文答辩的形式来‘检测’,而通过引入所谓国际期刊的同行评价,只是给国内答辩老师‘偷懒’找借口罢了”。这位老师会后告诉记者,“如果一位博士的论文在《自然》或《科学》上已经发表,你认为答辩老师还会认真地审阅吗?”
  正如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所说,这种现象折射的深层次问题是,国内不少高校的论文答辩流于形式,“博士生、硕士生的毕业论文,答辩的不通过率极低,大家想想,这又说明什么呢?”
  张勤说,根据现实情况来看,一名博士生学习的时间,通常是3到4年,第一年读书,第二年开始进入课题,做出成果至少要一年时间,接下来要开始写论文,找工作。在他看来,“在这种情况下要等到论文发表了才能答辩,我觉得根本不现实。”
  “这逼着学生一读研究生就在想怎么写论文,这种论文就是杜撰的,不是研究成果的自然表达,纯粹是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张勤说。
  相比之下,美国一些大学没有这样的规定。美国物理学会秘书长听到张勤的说法后,表示很惊讶,“我们从来不会要求自己的博士生,论文在SCI期刊上发表了才能去答辩。”
  不少与会者反问,我们的学生,何时不再为写论文而写论文?
  7种“导师”:
  一边喊打老鼠,一边自己也做老鼠
  这样的声音,高教界并不陌生。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当天在接受与会者提问时说,尽管南开大学仍然要求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但目前正在逐步淡化对研究生发表论文数量的要求。
  在不少人看来,要遏制研究生论文“放水”“造假”,一方面要靠制度的约束,另一方面要靠“育人”,毕竟,这也是大学的职责所在。
  然而,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严纯华看来,另一个需要警惕的现象是,当前的大学师生关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沦为“雇佣”和“被雇佣”关系,一些导师也习惯了“老板”的称谓。
  他认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的境界、眼界和品行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就北大而言,也依然存在这样的现象:有些导师责任心不强,不关心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思想状况,论文指导不够,博士学位论文抽查中还存在不合格的情况;有些导师没有担负起育人职责,把学生当劳力的情况时有发生;学术自律不够,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
  在严纯华看来,一旦导师身上出现学术不端行为,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因为研究生导师自己必须首先铭记,才能让学生学会,相应的如果台上说一套,台下做一套,那就成了韩启德主席所说的‘一边喊打老鼠,一边还做老鼠’”。
  根据严纯华的统计,被发现具有学术不端行为导师的普遍特征:
  一是位高言重,属“官员型”学者,或是“学者型”官员; 二是兼职过多,无暇细顾研究过程和实验细节;
  三是学生过多,无力考量每个学生的原始数据;
  四是方向过杂,无法把握每个方向的最新进展;   五是师生失和,“一白遮百丑”,重“技”轻“德”;
  六是规矩不明,导师责任缺失、科技伦理教育匮乏;
  七是急功近利,将研究当成进阶、谋利手段。
  研究生导师:
  新兴“高责高压高危职业”
  一份最新的数据显示,全国在校研究生有近180万人,其中博士生近30万人。如果每一位学生至少发表一篇论文,那就是180万篇,这其中有多少是货真价实的科学前沿研究?又有多少是水分十足的假论文?
  在严纯华看来,导师这道关务必要把好。而无论是从国内现实状况还是国际同行经验来看,研究生导师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高责高压高危职业”一一要承受各种压力,比如生活和家庭的压力,科研经费申请与竞争,科研成果考核与评价,科研岗位及待遇,人事关系及平衡,科研、教学、开发、管理等多重角色扮演。
  但最大的禁忌和危险,还是在于学术不端。
  严纯华以小保方晴子学术不端事件为例,说明学生的论文出了问题,导师也很难脱得了干系。
  2014年2月以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生与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的小保方晴子陷入学术造假漩涡,美国UC Davis的PaulKnoepfler教授等公开质疑她在《自然》上的文章造假。当年7月2日,《自然》杂志宣布撤销此论文。
  一个月后,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占据了日本所有大报的头版一一世界再生医学领域的大师级学者、日本发生生物学的领军人物、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生与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井芳树于8月5日在位于兵库县神户市的该中心研究大楼内的楼梯扶手处自缢身亡,终年52岁。
  相应的,美国科学家Charles A.Vacanti辞去在哈佛大学附属Brigham妇女医院的职务,并宣称“休假一年”。Vacanti是小保方晴子在美国求学时的导师,是该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在另一篇造假论文上也署了名。
  在日本本土,悲剧也在继续发酵。早稻田大学认为,小保方晴子在201 1年递交的博士论文被发现存在盗用他人成果的问题。因此,对于指导教授常田聪给予停职一个月的处分,同时,大学总长镰田薰也被减去职务补贴20%。
  严纯华说,研究生导师肩负的使命和职责,应体现在研究生的招生、入学、选课、选题、研究、写作、毕业、推荐、就业的各个环节,甚至贯穿于研究生离校后的生活、工作整个过程。“要营造‘家’的心态,至少也应该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守营人’的责任”。
  比如,告诉学生:为什么要上研究生?以及,怎么做一个优秀的研究生?
其他文献
什么都不是    在一些爱情小说或电影里,都出现过以下这句话: “没有你,我什么都不是。” 你在人海中遇上某个人,彼此相爱,他改变了你,发掘了你的优点,帮助你了解自己,你甚至比以前更成功和出色。一天,你不禁认为,没有他,你只是一个平凡的你。你的一切,都是因为认识了他。  然而,他却告诉你:“没有你,我也不会变得比以前好。”  当你衷心感激另一个人把你改变的时候,你曾否也用心去欣赏自己?如果你本
今年是“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诞辰120周年,回首过去,梁思成的一生,一半是建筑,一半是风月。但无论是其学术成就还是情感沉浮,他的传奇经历总是被历史反复洗刷。如果用梁思成挚爱的建筑来形容他,那么他应该是让人景仰的宏伟殿堂。在风雨飘摇的动荡时代,传统与现代剧烈冲突,战争与革命接踵而至,梁思成也从未放弃对建筑的信仰,山河破碎时,他誓与中国古建筑共存亡。  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在《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中
1995年,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飞行安全主管保罗拉塞尔曾经预言说,虽然今天航空安全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但是到2005年前后,可能会出现一段飞行事故高发期去年夏天出现的一系列空难事件,证明了他的“乌鸦嘴”到底有多准    一架飞机的履历    我们先来看一架飞机的履历  这是一架麦道-82型双引擎飞机,1986年10月4日从美国麦道公司的飞机生产线下来,被美国大陆航空公司购买同年9月11日,这架民航注
1970年的电影《爱情故事》有一句名言:“爱是永远不必说抱歉。”但是,2006年的美国却流行:“道歉是永远不必说对不起。”  2006年难得有这么多美国公众人物这么密集地公开道歉,这些人包括娱乐界、政治界、媒体人士及宗教领袖。他们拼命宣称:“那不是真正的我、那是酒精害的、我内心隐藏着怒气、我本性有黑暗的一面、我在接受戒护治疗!”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对他们实际犯的过错诚心悔过。  在过去一年里发生的道
吴瑞兴 42岁 台北深坑 从事现职10年    案上是鲜花素果,超渡的法师念着经文,“家属”则静默地折着纸莲花,若不是桌上的小狗照片,还真会错以为这是人的告别式。经营这家宠物灵骨塔的吴瑞兴本来也从事葬仪业,10年前参考国外经验投入这行。  “人也是动物,所以仪式没有太多的差别。”念经的法师,是从一般葬仪社仲介来的,超渡亡者不分人畜。而宠物还是主人“精神的延续”,信基督的会办基督教的仪式,信密宗的,
身为Toy League Taiwan(台湾设计师玩具创作核心,简称TLT)的一员,本身经营Taipei Monster玩具店、自己也设计公仔,Taipei Monster设计师黄仁寿是让台湾公仔的魅力发光的重要角色。  踏入南京东路上黄仁寿刚装潢完毕的新居,可以看到他打通两户150多平方米的空间设计巧思。怎么样处理工作与居家空间,曾经成为他最大的课题。    摆脱旧居公私不分    黄仁寿利用第
一个曾经肆意发动血腥侵略战争、杀人如麻、罪行累累、遗臭万年的民族,不但从未为其侵略罪行真正认罪或赔偿,而且至今还在蓄意歪曲史实、美化侵略战争。  一个军费高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而且正不断扩张军力、扩充军备的国家,不但违背和平宪法精神,通过“有事法制”允许自卫队在受到攻击前可以使用武器先发制人,而且还要反咬一口,对着曾经被它侵略过的邻国,渲染“中国威胁论”、“朝鲜威胁论”、“韩国威胁论”。  还有
2020年12月1日上午,忻州市公安局忻府分局举行2020年下半年打击违法犯罪战果通报会。分局副局长白建斌同志通报了2020年下半年以来分局打击盗抢骗犯罪、毒品犯罪、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和秋冬平安利剑九号行动等相关工作情况。  会议通报,2020年下半年,忻府分局在市公安局党委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的重要训词精神,按照“对党忠诚、服务人民、
“终身雇用制”的神话早已破灭,大公司、大企业不再是可供我们吃喝一辈子的铁饭碗,小企业正在流行。到小公司上班不再是屈就的代名词,相反,小而美且能掌握趋势、获利丰厚的公司,往往是高薪分红的同义词;在小公司一人可分饰多角,十八般武艺样样能学,不论是和公司一起成长,还是将之当成职场跳板,都进可攻、退可守。    小而美照样令人景仰    美国《Inc.》企管杂志总编辑鲍·柏林罕(BoBurlingham
编译/彭丹青  对于丈夫的去世特拉斯早有心理准备。戴夫是在春天走的,他带去了满世界的鸟语花香,也给特拉斯留下了一笔可观的款子,足以让她无忧无虑地生活。戴夫生前仿佛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然而生活终究是与原来不同,一种可怕的、渗入骨髓的孤独正让她的生活变得苍白。  现在,特拉斯在惶恐中等待第一个没有丈夫陪伴的圣诞的来临,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形单影只地过完这个节日而不崩溃。她将收音机的音量放低,让圣诞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