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探讨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k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相适应,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本文在分析我国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内外结合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关键词: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当前我国石油企业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在人力资源管理在资源配置、管理职能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管理误区,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石油企业发展的瓶颈。石油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实施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力,必须彻底打破原有的用人制度,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这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关键,如何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消极人力资源管理的被动状态,进一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科学使用人才,是石油企业快速构筑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面临的挑战性课题。
  一、石油企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新进员工不成熟,人才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近年来,石油企业加大了从高校引进人才的力度,意在提高企业整体文化素质层次,但这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问题。新进职员,尤其是新进大学生,其理论基础强、观念新、有朝气、可塑性强,对新知识新技术有较强的学习和吸收能力,但部分新进大学生尚不成熟,主要存在着以下缺点:适应能力较差、耐性不足、专业知识面窄、经验不够、思维模式狭隘、遇到实际困难欠缺应变能力,不能将已吸纳或掌握的技术知识转换为现实生产力,运用到生产或工作中去。
  另一方面,人才缺口与富余的现象并存,“一线紧、二线松、三线臃”是石油企业普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通用性人才过剩,专业技术性人才紧缺,尤其反映在一线人才队伍颇为紧缺。在生产过程中,若紧缺性人才不能得到及时的填补,单位生产量压力过大,就容易导致生产的断层,无疑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存在人力资源损耗
  一方面,石油企业岗位调换相对缺乏灵活性,员工多是长时间在单一的岗位上进行重复劳动,当熟悉工作流程和方法后,开始逐渐丧失工作热情,逐渐对工作产生疲乏感和单调感。这种重复性作业会加速对员工体能和精力的耗费,造成劳动效率低下,甚至员工可能以工作没有激情和挑战性为缘由而离职,从而产生了人力资源的有形损耗。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企业员工知识技能的更新速度若赶不上该行业的科技更新速度,将造成企业生产能力相对滞后,即产生了人力资源的无形损耗。人力资源有形与无形损耗主要是企业生产环境及人才配置不当、人才培训力度或方式不当造成的。
  (三)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科学性有待提升
  大部分石油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现有的考核系统过多地继承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考核方法,考核导向和目的不明、考核内容和标准不准确、考核方法和手段不科学、考核指标定性判断多、定量判断少。企业往往把对员工态度和能力的考核与工作结果、工作过程的考核混在一起,这样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容易受考核者价值观、态度和被考核者人际关系状况的影响,导致员工对考核公正性和有效性的质疑,影响后续绩效管理工作的进行。同时,缺乏考核反馈制度,不能很好地分析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实现组织期望的工作绩效所要求的行为之间的差距,这就使绩效考核失去了改善员工工作绩效这个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作用。另外,内部激励手段极端缺乏和单一,政治手段运用比较频繁,无法满足员工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的情感和精神需求。
  二、提升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为了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在企业中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尤为必要。通过采用内外整合的人力资源管理,并使之与石油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相配合,才能够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一)以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为导向,进行有效的内部人力资源规划
  开发内部人力资源,重新定位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塑造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要重新评估和改进石油企业的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优化岗位配置,规划人力资源使用。首先,要对业务流程的每个重要节点进行研究,将同部门中相似工作归并,不相容的工作分离,以提高效率为导向,设置业务流程关键岗位,与业务流程关联度不高的岗位设置为辅助岗位。同时,要重新设定各个岗位的具体要求,明确各岗位的相应职责及所需要的人才素质能力水平,这样,就可以将落实到具体流程的企业战略需要与人员素质密切结合起来。根据这些岗位的职责要求选取的人才,才是能够符合企业需要的。其次,在優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关键岗位的人员数量、质量规划和企业员工总数的规划。进行数量规划,要寻找出业务流程上的关键岗位的驱动因素,找出与这些岗位所需人员数量有着最直接联系的因素,确定关键岗位人员和人员总量需求。
  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和高效、多层次的石油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石油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知识资本的拥有者和知识资源的使用者,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以及发挥程度如何,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最终决定着企业能否获取并保持竞争力。可以大力推行负激励,比如引入末位淘汰制等,给员工以适当的压力,促使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激励制度,石油企业员工不仅关注的是衣食住行以及工资、福利待遇,而且,相对其他行业的员工而言,他们也有对荣誉的渴望。因此,也要附之以赞许、参与和沟通的配合,对于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要各有侧重。激励形式要灵活多变,保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建立灵活、高效、覆盖面大的外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外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策略和方式,对于不同的企业说来,由于其自身情况、所处环境、开发利用的目的以及被开发利用对象的状况等的不同而必然有所区别。外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在于它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具体有效性。所以,石油企业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和采用富有特色的有效的策略和方式。当然,这并不排斥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例如,借船出海、结盟合作、业务外包、资源共享、吸收引进等都是可资借鉴的策略和方式。这些方式都要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要能够始终掌握足够的外部人力资源总量,并保持与企业需要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结构,以备企业不时之需。这就要求企业管理部门与外部人力资源保持良好的沟通,一方面宣传自己的企业,一方面扩大外部人力资源的覆盖面。
  灵活性是指外部人力资源的管理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技术与管理的要求,不断进行更新,对企业所掌握的专家库、智力库都要求及时更新,淘汰落后的、不适用的人力资源,而不断纳入最新、最先进的智力和劳动力因素。
  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目前,石油企业在人力资源损耗、人才队伍结构配置及人才激励机制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因此,需要优化内部人才队伍结构,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并整合外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提高石油企业的竞争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廖三余. 人力资源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
  [2]徐少华. 把握好激励机制的几个关系[J].中国石油企业,2005(7).
  [3]王寅.对国有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 (5).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薪酬是既是企业员工从事劳动的物质利益前提,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又是作为企业的劳动成本,关系到产品(服务)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不仅能激发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极大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所以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关键词:企业管理;薪酬管理;公平公正  一、企业薪酬的内涵及构成  薪酬是员工从事劳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白色食物一般无色或者颜色偏浅,包括大蒜、洋葱、葱白、菜花、白萝卜、白菜心、白蘑菇、白梨、芋头、山药、马铃薯、莲藕等等.rn葱蒜类的食物食用价值是非常高的,我们都知道
2005年3月30日,圣象集团和康树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圣象”是中国地板著名品牌,也是中国林产工业的大型企业,而瑞典康树公司
摘要:在进行材料成型过程中,需要进行金属结构的焊接,此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焊接的质量,影响产品结构及性能。因此,在进行材料成型焊接过程中,要对产品材料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对焊接控制工艺要点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避免焊接时诱发材料变形等问题。本文将会对材料成型及焊接控制技术等给予介绍,以更好的提高材料成型质量。  关键词:材料成型;焊接控制;存在问题;工艺要点  一、材料成型及控制的现状
目的探讨受体耐受性树突状细胞(DC)在诱导供体特异性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以B7反义肽封闭的负载供体抗原的受体DC对受体小鼠进行预处理,3d或2个月取脾脏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怀孕,是件让女人既喜且忧的事。随着月份的增加,当肚子内部变化慢慢延伸到肚子外面时,那些你从未经历甚至从未想象过的身体变化,会让你不安、焦虑,甚至尖叫“为什么从来没有
不论大人或小孩,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中为逃避困难而寻找各种各样借口来反驳上级、搪塞父母、宽慰自己的现象比比皆是.殊不知由于这种恶习的养成,使无数本有可能成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