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害死了贾瑞?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红楼梦》;解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8-0067-02

《红楼梦》里,最不堪入目的一个情节,应该就是贾瑞之死了。

贾瑞,贾府远房玉字辈子弟,父母早亡,由祖父贾代儒养大, 在贾家的义学私塾里担任祖父的“助教”。小贾垂涎嫂子王熙凤的美色,却被其借机设计捉弄,中间又因为此事被侄子辈的贾蓉、贾蔷勒索。但他仍执迷不悟, 深陷情欲, 遂得了重病, 性命垂危。

在病中, 一跛足道人登门, 赠之以“ 风月宝鉴”,并再三嘱咐,看镜子背面,三天即可痊愈,但万万不能看正面。 贾瑞依言看反面, 见到一幅骷髅,惊恐不已。又转过来看反面,却见王熙凤在其中向自己招手,遂走了进去,与她行云雨之事。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如此三番,直至死亡。

读这一段, 想必人人都会觉得, 贾瑞这人下流无耻,肮脏龌龊。他的死,是罪有应得,咎由自取。 可静下心来, 仔细品读这一回, 我们也会觉得, 这个人其实挺可怜的。 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因为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缺乏自控力,一时沉迷于情欲的漩涡而不能自拔,是可以被理解的。可是,因为这份沉迷,贾瑞死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寻常的故事。

那么,究竟谁才是害死贾瑞的凶手?是王熙凤吗?这一回的回目就是“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虽是贾瑞对王熙凤动邪念在先, 但没有王熙凤的勾引和设局,贾瑞也不会一次次心存幻想,飞蛾扑火。

且看面对贾瑞的调戏,王熙凤说了什么话:“果然你是个明白人,比蓉儿兄弟两个强远了。我看他那样清秀,只当他们心里明白,谁知竟是两个糊涂虫,一点不知人心。”

贾瑞了听这话,“ 越发撞在心坎上, 由不得又往前凑一凑……”然后,王熙凤才假意约贾瑞晚上见面。贾瑞心花怒放, 满怀期待而去。谁知, 竟被凤姐放了鸽子, 关在过道里, 受了一夜冻:“ 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

可他仍不死心,又来找凤姐。这时,作者写了一句:“ 凤姐因他自投罗网, 少不得再寻别计令他知改。” “令他知改”,就是说,王熙凤此时并没有一心想害死他,还是想严惩他一下算了。后来贾瑞发病,医生说要吃独参汤,贾代儒买不起人参,只好去荣国府借,但王熙凤坚决不给。

在王夫人的劝说下, 王熙凤才勉强凑了二两参须渣末给了他。此后,王熙凤也并没有再追着不放,对贾瑞赶尽杀绝。而病入膏肓的贾瑞,即便吃了独参汤,也不一定就见得痊愈。所以,王熙凤不是害死贾瑞的元凶。

凶手是贾蓉和贾蔷吗?这两个人敲诈贾瑞,逼他写下借据,淋了他一身屎尿,后来还不断地来找他讨债,确实对他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这两个人在整个过程中, 也不过是当了王熙凤的帮手而已, 最多不过想借机捞点银子。他们没有把贾瑞往死里整。所以,他们也不是凶手。
  凶手是跛足道人吗?书中写道,那道人来到贾瑞病床前,说:“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 此命可保矣。” 于是从褡裢中掏出了那面叫“风月宝鉴”的镜子,交给贾瑞,并嘱咐他: “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背面,要紧,要紧 ! 三日后我来收取,管叫你病好。”说完扬长而去。

贾瑞依言而行,只看了背面,见到里面是一个骷髅, 吓得不轻。然后又转了过来, 去看正面, 这才看到王熙凤在镜子里向自己招手……于是,深陷其中,纵欲而死。

屎尿后,贾瑞怕祖父发现后又要挨打受罚,精神几近崩溃,这促使了贾瑞身体状况的变坏。

贾瑞之死, 死在对情欲的执迷。 在祖父一味

这么说,跛足道人是凶手了?可是人家已经说 “严苛”和“迂腐”的教育下,这年轻人对情欲这回

了,只能看背面,不能看正面。

所以,也怨不得跛足道人。而且,他本就是来救人的,怎会害人性命?那凶手究竟是谁呢?

有人说,说来说去,害死贾瑞的,还是他自己。这样一个年轻人,为什么会陷入情欲漩涡里执迷不悟,直到丧失了性命呢?跟他的成长环境、所受的教育有没有关系?

賈瑞是跟着祖父贾代儒长大的。尽管作者对此人着墨不多,但通过书里的描述不难看出,这老贾

事,可以说是既执迷,又恐惧,更不知该如何去控制它,所以才会被它所困,为其所害。

蒋勋老师说, 如果这个社会里只有道德跟法律,其实管束不住人性。人性最好的管束方法不是管束,而是了解。贾瑞的悲剧,根源就是从没有一种教育让他了解青春的欲望, 更没有一个人通过任何一种方式去告诉他如何正确对待这个欲望。唯一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就是父母。 可贾瑞父母早亡。严苛、迂腐的祖父养他长大,却没有教会他

是个十分古板的老学究。且看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成人”。

“ 原来贾瑞父母早亡, 只有他祖父代儒教养。那代儒素日教训最严,不许贾瑞多走一步,生怕他在外吃酒赌钱,有误学业。”

“不许贾瑞多走一步”,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来说,这是很恐怖的。在第一次贾瑞赴凤姐之约而被冻饿一夜之后,贾代儒的表现是什么? “发狠到底打了三四十扳,不许吃饭,令他跪在院内读文章,定要补出十天的工课来方罢。”

第二次,在被贾蓉、贾蔷勒索,又被泼了满身所以说,王熙凤的美色勾引,贾蓉、贾蔷的勒索敲诈, 跛足道人的“ 风月宝鉴”, 都不是贾瑞之死的决定性因素。

严苛而迂腐的隔辈教育,才是让这个年轻人深陷情欲而死的最大凶手。

( 作者单位: 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 潍坊, 261000)

编辑 / 刘 芳 终校 / 刘永胜

其他文献
〔摘要〕在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学生在转介就诊后都会回归校园继续学习生活,但仍需要心理教师继续跟进关注其后续的心理动态,并通过心理干预防止心理危机进一步恶化。本文以一名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的学生为例,通过借助CBT技术帮助其改变不良认知,朝积极合理的认知方向发展。  〔关键词〕心理危机;抑郁;认知行为疗法  一、 案例背景  小朵(化名),女,九年级学生,15岁,成绩优异,性格较为内向。父母是普通工人,家
〔摘要〕一名高一男生因为爷爷的死亡倒计时预期而激活了死亡的恐惧,并且泛化到对任何关于死亡的话题都过度恐惧,并伴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症状,其问题属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基于正确的咨询态度和丰富的咨询理论,综合运用各种咨询技术,最终让来访者摆脱了对死亡的恐惧。  〔关键词〕死亡恐惧;高中生;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2
〔摘要〕心理援助热线可以跨越时空,在学生与老师之间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对于学校个别预警学生,其可以较好地化解求助者的情绪和即刻危机,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通过对一例抑郁情绪发作的心理高危个案进行微信干预,对如何在线上为学生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化解应激反应展开分析;同时就学校如何启动“心理医生 — 学生家长 — 班主任 — 辅导老师”的心理高危学生综合管理模式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抑郁发作;
进入21世纪对高校图书馆馆员来说,强化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形象,已不再是呼吁和引导的问题,而是必须身体力行、重点实施的问题了。    一、高校馆员的素质培养    1.思想素质。思想素质是图书馆员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基本要求。当代图书馆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真正树立献身于图书馆事业的思想。过硬的思想素质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基本保证。一个图书馆员如果没有崇尚科学、爱岗敬业、实事求是和勇于开拓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新《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在识字方面有所加强。从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来看,仅一年上册课本就要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100个字。如何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让他们自觉、自主地识字呢?为此,我们对执教新课程低段
〔关键词〕违纪学生;谈话;艺术性  谈话对教师而言并非难事。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经常要与学生谈话,特别是与违纪的学生。当我们自以为对谈话驾轻就熟时,是否考虑过谈话的艺术性与有效性?是否注重与学生谈话的教育效果?  在这里,笔者用亲身经历,来谈谈违纪学生教育中的谈话艺术。  小明在六年级是一位“出名”的男生,爱搞小动作,课堂乱发言。特别是乱发言这个毛病让很多教师都觉得头疼。因为他经常会在课堂上蹦出
摘要:高职院校系(部)党总支书记,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即正人与正己、党务与行政、务虚与务实的关系,才能牢固树立“三种”意识即自律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从而在本职岗位上有为有位。  关键词:系(部)党总支书记;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三个关系;三种意识    按照高职院校管理体制,系(部)党总支书记名排在系(部)主任后。这样一来,不少系(部)党总支书记认为自己是“二把手”,是配角,是副手,工作无从下
〔关键词〕职业中专;校园心理剧;实践探索  教育是塑造健全人格的精神活动,是培育心灵的崇高职业。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发展、和谐成长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的心理教育和咨询辅导,还需要通过创设各种生动的教育情境与多样化的自主活动,促进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我校采用校园心理剧的独特形式,对全校教师、学生和部分家长进行特殊形式的大型团体
【编者按】太行山畔、洹水岸边,坐落着一座美丽的校园,百年的办学历史为她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合欢树下、傍读亭边,活跃着一群快乐的师生,在学校特色文化的引领下,他们幸福地成长……河南省安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始建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近年来,学校确立了理念引领、文化管理的治校方略,以“为孩子的发展服务,让学校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乐园”为办学指导思想,追求并传播“让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的核心理念,
编者按: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副司长在回顾十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程时语重心长地说,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