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ha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下,教育部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培养与优化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改革建议,而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展开能力辅导与优化,便于小学生积极展开有效学习。本文将从优化备课预设,鼓励学生自主预习;完善课堂生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丰富教学评价,鼓励学生自主反思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能力;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125-01
  常规的小学数学教学一直都比较看重的是课堂知识容量,小学数学教师也因此选择了以自身讲解为中心的讲授法。客观来讲,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虽然相辅相成,但是却也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小学数学教师过于看重自己的讲解作用,那么小学生的主体探究活动便势必会受到影响。实践证明,如果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以被动接受为主,那么则无法真正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难以实现长足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否则很难跟上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一、优化备课预设,鼓励学生自主预习
  备课预设一般由小学数学教师展开,而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前备课则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分析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此设计数学问题、探究计划,以便全面发挥小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积极完善课前预设,为突出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准备。同时,小学生也要积极利用课前准备进行数学预习,初步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内化新知,丰富自主学习经验,逐步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就如在“买电器”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备课时分析了学情,认为本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知识,而且也识读了基本数字与大数,而这一学习经验就便于学生积极探究“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做好了准备。因此,笔者就设计了明确的预习任务,即通读课文,认真分析例题题目、解题思路,利用加减法算理来探究新知,由此总结整十整百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预习时,学生可设计预习计划,写下明确的预习时间、地点、步骤与方式方法,根据自己的预习成效去判断自己是否达到了理想效果。为了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判断,笔者还专门设计了预习检测题,由学生自主应用整十整百加减法知识来解决相应问题,由此判断预习成效。
  二、完善课堂生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课堂生成是指由小学生自主生成数学知识意义的新课型,以小学生的自主发现、主动探究为基础,便于小学生积极训练自己的学习能力,对小学生的一生发展都有积极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积极完善课堂生成,鼓励小学生自主展开数学探究,由此优化小学生的学习经验,改善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原有认知水平上实现学习进步。
  就如在“小数有多少棵”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这一问题情境:“为了绿化校园,本校准备购入200棵树苗,每棵树苗的单价为9元,请问本校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去购买树苗?”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算理,所以他们可以积极列出“200×9”这一算式,但是并不能及时得出计算结果。对此,笔者将4名异质学生分为一组,鼓励学生积极探究“200×9”的算法。比如,有的学生根据乘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将“200×9”转化为9个200相加,得出“1800”这一结果之后,对比了“2×9”与“200×9”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了探究结论。还有的学生直接以竖式计算分析了“200×9”这一算式的乘积,推测出了整十整百乘以一个一位数的客观规律。
  三、丰富教学评价,鼓励学生自主反思
  教学评价始终与教学活动同时发生,但是常规的纸笔考试评价却限制了教学评价的导向与鼓励作用。而且,单一的教师评价也无法获得客观、全面的评价信息。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丰富教学评价,尤其是要鼓励小学生自主评价,由此优化小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促使小学生在评价反馈中进一步把握自己的学习水平与学习方法,使其形成反思、反省意识,从而进一步优化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就如在“小数有多少棵”一课教学结束之后,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及时展开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完善了学习反思。比如,有的学生客观承认了自己不敢发言、不敢表达等性格问题,表示自己并不自信,没有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机会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有的小学生则十分欣喜,指出自己主动发现了整十整百乘以一个一位数的乘法算理与算法,由此变得十分自信、活泼。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优化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僅可以在短期内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还可以为小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准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分析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智能优势,改善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丰富生生探究、合作交流,以便进一步完善小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参考文献:
  [1]于长明.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52-53.
  [2]陈虎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氛围[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9):104.
其他文献
摘 要 将微课这一资源有效的应用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无疑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一丝崭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有效教学也有着较强的推动性作用。微课教学可以将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及价值等充分的体现出来,具有指向性、精简性、生动性等诸多特点,是教师顺应改革趋势、创建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因此,教师应通过科学地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有效的降低小学数学教学的难度,提升学生的题解题能力,让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
摘 要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本文结合自己进行九年级几何教学片段为例来表述自己通过对课标阅读的理解结合教材来处理教学内容来谈不成熟谈自己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逻辑推理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逻辑推理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164-02  一、关于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
摘 要 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我们在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离不开我们的思维能力。因此,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什么特点呢?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067-01  小学阶段我们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其中的思维能力。苏霍
摘 要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审美品位的现代公民。而服装设计课程在小学中的开展则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品位,加上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中的审美需求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从小教育学生感受美并且可以学以致用,能更好地让学生走进美术,走进生活。  关键词 服装设计;小学;美术课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就要从贯彻核心素养理念入手,通过掌握教学重点,以此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深化教学的基础上来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贯彻核心素养理念进行了简要阐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147-
摘 要 德育教育是小學教育中的关键内容,有效的德育教育可以培育学生正确思想观念,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提供价值指引。在小学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是由班主任来承担的,班主任对小学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德育工作中,不仅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有效作用,还要积极探寻做好德育工作的策略与方法,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摘 要 教研组作为一个学校必不可少的组成单位,它肩负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身为数学教研组长的我本着“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挖掘教师潜力,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中考更上一层楼。”这一目标,营造“工作作风严谨、科学、务实;工作氛围团结、合作、竞争。”的有朝气,有创新精神的教研组而不断努力。  关键词 实效;互动;质量;高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使大量新型的教学方式涌现在了初中数学课堂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是应用先进的教学技术,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引导他们在问题的思考中掌握更多解题技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教师有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积极投入于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中去,在优质完成探究任务的同时不断提升认知水平,最终实现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目标。这样的翻转课堂教
摘 要 在新时代教学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很好的对我们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推动教学的改革和多元化。信息技术在体育立定跳远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清晰地展现每一个分解动作,这对于提升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在低年级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培
摘 要每个班上几乎都有这样爱打小报告的学生:小小的事情也非得告诉老师,什么张三骂人了,李四拿他东西了,王五不守纪律了……老师为此很是头疼。因此,教师在应对学生打小报告的行为时,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要以灵活的方式指导学生,给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打小报告;小学生;应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187-01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