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当前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转型跨越整体战略部署,根据山西省农业厅、晋中市农业局的安排和省农业厅文件精神,我们开展了我县农村能源项目建设管理和后续服务调查工作,结合我们平常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以沼气为主能源项目建设和发展现状
1、户用沼气项目
我县从2003年开始发展户用沼气,特别是2007年实施沼气国债项目以来,我县的沼气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户用沼气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零星试验到规模发展,截止2011年我县户用沼气累计发展近万户,涉及九个乡镇百个行政村,实际利用中央、省财政资金1100余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建设,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农村环境,减少了污染,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2、大型沼气工程
大中型沼气中央国债项目2007年我县批复二个,小王堡300立方米和郝村5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小王堡的沼气工程已于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供气180户,该工程总投资210万元;郝村5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因多种原因不能开工建设,2011年经省农业厅同意已调整到太谷县的山西万荣昌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工程总投资220万元。
还有一个大中型沼气项目是杜家庄大型沼气新农村项目:该项目是2008年被农业厅晋农财发[2008]136号文件确定批复的养殖小区大型沼气集中供气项目,总投资118万元。2008年8月开工,2008年10月完工,总投资118万元,完成全部建设内容,现供气180户。
3、村级服务网点建设情况
我县2008年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项目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总投资54万元。
2010年全部完成建设,共建设18个村级服务网点,项目实施中,按照农业部的“六个一”标准进行建设,即一处服务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做到了服务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配件、有原料。并通过了省农业厅的验收。
4、完成节能吊炕项目800户
从2008年开始试验试范高效节能吊炕到2011年底,我县完成了上级安排的800户吊炕建设任务目前已完成。建设一户吊炕,每年为一个项目户节约秸秆1656kg,相当于830kg标准煤,每户节约开支1000元。该项目800实施后,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近千吨,减少开支80万元。
5、推广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400户
从2008年生物质炉在我县的试验推广到2011年,我县共发展生物质炉400户,该项目是利用果树枝、玉米芯等废弃生物质作为燃料,用于农户采暖和做饭使用,不仅缓解当前农村生活燃料短缺严重的现象、减少家庭开支、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改善了家居生活条件,是利国利民、为子孙后代造福好项目,很受老百姓的欢送。
二、当前农村能源项目建设管理和后续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整改意见
1、户用沼气项目
根据上级要求,我们从全县项目村中抽查了任村乡段村和水秀乡武家堡村进行调查,从武家堡120户和段村112户中随机各抽查20户。调查情况是,这两个村有户用沼气池232户,抽查的40户中其中正常使用户有30户,正常使用率达到75%;弃用9户,弃用率达到22.5%;报废1户,报废率达到2.5%。
(1)正常使用原因
从本次抽样调查基本反映了我县户用沼气状况,平均沼气池使用率达到75%,沼肥全部被利用,主要原因首先是村干部重视,带头学习示范;其次是技术力量强,本村有沼气技工;三是养殖业发达,有充足的发酵原料。
(2)弃用原因
1)农户男劳力常年在外打工,家里仅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造成管理沼气池困难。
2)冬季气温低,农民生炉取暖,厨房与卧室合二为一,而按户用沼气安全使用须知卧室内不能安装使用沼气,造成沼气池冬季使用率低。
3)沼气池粪源紧缺。由于沼气池数量多,同时近两年养殖业由于效益低,规模锐减,造成沼气池粪源紧缺,价格太贵。
4)后续服务跟不上,抽渣车少,与沼气池不配套。
5)国家和地方缺乏资金补助。
(3)以后采取解决对策
1)加大对沼气培训力度,提高沼气户农民的科技素质。
2)加大沼气综合利用,让沼气综合效益发挥出最大效益。
3)建立健全沼气服务体系,完善村级服务网点,创新探索服务机制。
4)拓宽沼气发酵原料,开展秸秆发酵示范推广应用。
5)建立政策性补助,如沼气池正常使用,就给予该农户每天补助1~2元。
2、大型沼气工程
我县小王堡3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于2011年完工,供气180户,该项目虽然现正常运行,但要想长期正常运行有一定的困难。
(1)主要原因
1)运行成本大,企业无效益甚至亏损
该站正常运行每月大致需费用11000元(包括购买粪便费3600元、工人工资3450元、烧暖费2500元、电费600元、抽渣车油费600元等),而收入大致有7000元(每月收入6000立方米沼气*1.2元/立方米),每月亏损4000元。
2)国家及地方无补贴
现阶段我国仅有建设大型沼气的补贴政策,很多大型沼气虽然能建起,但运行一段时期后就会关停,主要原因就是搞大型沼气运行成本大,企业无效益甚至亏损,国家没有这方面补贴。
(2)以后采取解决对策
1)科学管理、降低成本。
2)国家及地方建立大型沼气站正常运行补贴政策。按供气户数给予大型沼气站一定的补助,如小王堡大型沼气站,供气180户,每年亏损5万元,可按每户补助300元左右给予补贴。 3)加大沼气综合利用,让沼气综合效益发挥出最大效益。
3、村级服务网点
根据要求,我们从全县18个村级服务网点中抽查了任村乡段村、内贾村和阳邑乡南杏林村、里美庄村4个网点进行调查。调查情况是,4个网点全部运行,年均入户维修81次,年均进料61次(收入35元/次)、年均出料67.5次(收入27.5元/次),年均进出料收入仅有3990元,虽然入户维修次数多,但由于本乡本土不好意思收或即使收也收不上;因此造成服务人员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去服务而愿意出去打工(每天收入100元左右),虽然网点运行,但离农业部的要求、沼气户的服务需求相差很远。
(1)主要原因
1)维修户用沼气池费时、费工,收费少且难收。
2)有些技工素质低、水平差。
3)国家及地方无补贴。
(2)以后采取解决对策
1)建立村级服务网点人员补助政策。按服务户数200户补贴,只要服务范围内沼气户经县环保站每年抽查2~3次正常使用率达到60%以上.就给予服务人员按服务户数200户每户50元~100元分三次给予补贴。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工素质、服务水平。
3)加大沼气综合利用,增加服务人员收入。
4、节能吊炕和生物质炉
根据上级要求,我们从全县项目村中抽查了北汪乡三台村和阳邑乡南杏林村进行调查,从项目户中随机各抽查20户。调查情况是,这两个村有节能吊炕80户和生物质炉50户,抽查的40户中无论是节能吊炕还是生物质炉户,用户都表示满意,正常使用率达到100%,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
(1)主要原因
1)投资少、见效快、项目容量实施,后遗症少。
2)原料广。项目实施村不是果园区就是玉米种植区,因此满足节能吊炕、生物质炉的原料非常容易。
(2)以后采取解决对策
1)加大投资,增大项目规模。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工素质、服务水平。
三、完善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国家扶持政策意见建议
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人员管理水平和农民的科技素质。
2、加大财政扶持投入,减少县级配套和企业自筹资金。
3、加强农村村级服务网络建设,提高服务人员待遇。
4、有计划发展大型沼气集中供气项目。
5、加大受老百姓欢迎项目如节能吊炕、生物炉项目的规模,让更多人享受到国家发展的成果。
一、我县农村以沼气为主能源项目建设和发展现状
1、户用沼气项目
我县从2003年开始发展户用沼气,特别是2007年实施沼气国债项目以来,我县的沼气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户用沼气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零星试验到规模发展,截止2011年我县户用沼气累计发展近万户,涉及九个乡镇百个行政村,实际利用中央、省财政资金1100余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建设,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农村环境,减少了污染,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2、大型沼气工程
大中型沼气中央国债项目2007年我县批复二个,小王堡300立方米和郝村5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小王堡的沼气工程已于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供气180户,该工程总投资210万元;郝村5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因多种原因不能开工建设,2011年经省农业厅同意已调整到太谷县的山西万荣昌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工程总投资220万元。
还有一个大中型沼气项目是杜家庄大型沼气新农村项目:该项目是2008年被农业厅晋农财发[2008]136号文件确定批复的养殖小区大型沼气集中供气项目,总投资118万元。2008年8月开工,2008年10月完工,总投资118万元,完成全部建设内容,现供气180户。
3、村级服务网点建设情况
我县2008年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项目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总投资54万元。
2010年全部完成建设,共建设18个村级服务网点,项目实施中,按照农业部的“六个一”标准进行建设,即一处服务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做到了服务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配件、有原料。并通过了省农业厅的验收。
4、完成节能吊炕项目800户
从2008年开始试验试范高效节能吊炕到2011年底,我县完成了上级安排的800户吊炕建设任务目前已完成。建设一户吊炕,每年为一个项目户节约秸秆1656kg,相当于830kg标准煤,每户节约开支1000元。该项目800实施后,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近千吨,减少开支80万元。
5、推广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400户
从2008年生物质炉在我县的试验推广到2011年,我县共发展生物质炉400户,该项目是利用果树枝、玉米芯等废弃生物质作为燃料,用于农户采暖和做饭使用,不仅缓解当前农村生活燃料短缺严重的现象、减少家庭开支、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改善了家居生活条件,是利国利民、为子孙后代造福好项目,很受老百姓的欢送。
二、当前农村能源项目建设管理和后续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整改意见
1、户用沼气项目
根据上级要求,我们从全县项目村中抽查了任村乡段村和水秀乡武家堡村进行调查,从武家堡120户和段村112户中随机各抽查20户。调查情况是,这两个村有户用沼气池232户,抽查的40户中其中正常使用户有30户,正常使用率达到75%;弃用9户,弃用率达到22.5%;报废1户,报废率达到2.5%。
(1)正常使用原因
从本次抽样调查基本反映了我县户用沼气状况,平均沼气池使用率达到75%,沼肥全部被利用,主要原因首先是村干部重视,带头学习示范;其次是技术力量强,本村有沼气技工;三是养殖业发达,有充足的发酵原料。
(2)弃用原因
1)农户男劳力常年在外打工,家里仅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造成管理沼气池困难。
2)冬季气温低,农民生炉取暖,厨房与卧室合二为一,而按户用沼气安全使用须知卧室内不能安装使用沼气,造成沼气池冬季使用率低。
3)沼气池粪源紧缺。由于沼气池数量多,同时近两年养殖业由于效益低,规模锐减,造成沼气池粪源紧缺,价格太贵。
4)后续服务跟不上,抽渣车少,与沼气池不配套。
5)国家和地方缺乏资金补助。
(3)以后采取解决对策
1)加大对沼气培训力度,提高沼气户农民的科技素质。
2)加大沼气综合利用,让沼气综合效益发挥出最大效益。
3)建立健全沼气服务体系,完善村级服务网点,创新探索服务机制。
4)拓宽沼气发酵原料,开展秸秆发酵示范推广应用。
5)建立政策性补助,如沼气池正常使用,就给予该农户每天补助1~2元。
2、大型沼气工程
我县小王堡3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于2011年完工,供气180户,该项目虽然现正常运行,但要想长期正常运行有一定的困难。
(1)主要原因
1)运行成本大,企业无效益甚至亏损
该站正常运行每月大致需费用11000元(包括购买粪便费3600元、工人工资3450元、烧暖费2500元、电费600元、抽渣车油费600元等),而收入大致有7000元(每月收入6000立方米沼气*1.2元/立方米),每月亏损4000元。
2)国家及地方无补贴
现阶段我国仅有建设大型沼气的补贴政策,很多大型沼气虽然能建起,但运行一段时期后就会关停,主要原因就是搞大型沼气运行成本大,企业无效益甚至亏损,国家没有这方面补贴。
(2)以后采取解决对策
1)科学管理、降低成本。
2)国家及地方建立大型沼气站正常运行补贴政策。按供气户数给予大型沼气站一定的补助,如小王堡大型沼气站,供气180户,每年亏损5万元,可按每户补助300元左右给予补贴。 3)加大沼气综合利用,让沼气综合效益发挥出最大效益。
3、村级服务网点
根据要求,我们从全县18个村级服务网点中抽查了任村乡段村、内贾村和阳邑乡南杏林村、里美庄村4个网点进行调查。调查情况是,4个网点全部运行,年均入户维修81次,年均进料61次(收入35元/次)、年均出料67.5次(收入27.5元/次),年均进出料收入仅有3990元,虽然入户维修次数多,但由于本乡本土不好意思收或即使收也收不上;因此造成服务人员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去服务而愿意出去打工(每天收入100元左右),虽然网点运行,但离农业部的要求、沼气户的服务需求相差很远。
(1)主要原因
1)维修户用沼气池费时、费工,收费少且难收。
2)有些技工素质低、水平差。
3)国家及地方无补贴。
(2)以后采取解决对策
1)建立村级服务网点人员补助政策。按服务户数200户补贴,只要服务范围内沼气户经县环保站每年抽查2~3次正常使用率达到60%以上.就给予服务人员按服务户数200户每户50元~100元分三次给予补贴。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工素质、服务水平。
3)加大沼气综合利用,增加服务人员收入。
4、节能吊炕和生物质炉
根据上级要求,我们从全县项目村中抽查了北汪乡三台村和阳邑乡南杏林村进行调查,从项目户中随机各抽查20户。调查情况是,这两个村有节能吊炕80户和生物质炉50户,抽查的40户中无论是节能吊炕还是生物质炉户,用户都表示满意,正常使用率达到100%,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
(1)主要原因
1)投资少、见效快、项目容量实施,后遗症少。
2)原料广。项目实施村不是果园区就是玉米种植区,因此满足节能吊炕、生物质炉的原料非常容易。
(2)以后采取解决对策
1)加大投资,增大项目规模。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工素质、服务水平。
三、完善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国家扶持政策意见建议
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人员管理水平和农民的科技素质。
2、加大财政扶持投入,减少县级配套和企业自筹资金。
3、加强农村村级服务网络建设,提高服务人员待遇。
4、有计划发展大型沼气集中供气项目。
5、加大受老百姓欢迎项目如节能吊炕、生物炉项目的规模,让更多人享受到国家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