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寄宿制学校是指学生的学习、饮食和住宿等都在学校进行的一种办学形式,我国农村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等经常采取寄宿制办学,并提供给寄宿生助学金补助,以优化他们的学习环境。对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与家长的沟通较少,亲情上有缺失,因此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现本文就从美化班级活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和借助网络平台等三个方面入手,就提高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出了自身浅薄的看法,以为教学贡献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阅读教学;兴趣培养;培养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家长、教师等比较依赖,尤其是对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来说,衣食住行全部在学校解决,这就使得他们很容易与父母产生隔阂,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而通过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面扩大的同时,对于亲情的感悟也会更加深刻,会更容易理解父母为什么把自己送到寄宿制学校,也对友情、师生情等有了更多的感触。在阅读兴趣培养的过程中,也符合了新课改下培养学生语言文字情感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搭起知识与情感的桥梁等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和审美能力,使他们的人格更加健全。
一、 美化班级环境,营造阅读氛围
小学生较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且从众心理比较明显,如果其他同学都在看书,小学生自身也会融入阅读中;而如果身边的同学都在嬉戏打闹,整个教室内自然很少会有学生选择学习。因此,为了培养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该注重班级环境的美化,给予小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暗示,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首先教师要用好班级的每一块墙壁,划分出部分墙壁张贴名人名言,例如,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等,使小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还可划出部分墙壁张贴一些优美的语句、时事政治等,使小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当然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文,也可张贴在墙壁上,供其他学生阅读,以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真正使每块墙壁都说话。
此外学校的食堂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地方,尤其是学生在排队打饭的时候,会感觉很无聊,这样就可将学校食堂的墙壁布置成宣传栏,并规定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学生轮流更换宣传栏上的内容,从而丰富学生打饭排队的时间。而餐桌也是不容忽视的地方,除了张贴珍惜粮食的内容外,还可多一些有趣的课外阅读内容,以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二、 开展多种课外阅读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首先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喜欢听故事,这样教师就可组织讲故事大赛,选出最精彩的故事,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小学生的胜负欲比较强烈,通过参加讲故事大赛,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较高。
其次是开展“我是读书小明星”的评比活动,这样教师就可根据寄宿制学校的放假安排,例如有的学校是一周一放,而有的学校是两周放一次假,在放假之前,教师可把家长请到课堂上来,一起参与评比活动。由于小学生与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很少,通过共同参与评比活动,家长更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对于选出的读书小明星,教师可将学生与家长的合照贴在墙壁上,这样家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也会更高。而教师还可给学生发放奖状,尤其是进步较快的学生,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肯定,来换取他们更加浓厚的阅读兴趣。
最后是激发出每个学生的表演欲,使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故事自主编排成剧本,并在课堂上以宿舍为单位进行表演。在语文教材和一些课外阅读书上学生会接触到很多有趣的故事,教师就可布置他们在这些故事中选出自己最想表演的内容,并以宿舍为单位,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排练,当学生在排练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以引导为主,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排练,从而使他们的表演更精彩、更到位。
三、 借助网络平台,拓宽阅读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报纸、杂志、期刊等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设备不断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内容和速度都大幅度提升。因此,在培养寄宿制学校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借助网络平台,拓宽小学生的阅读渠道,使他们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对于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家长来说,他们觉得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愧疚心理比较严重,大部分家长会选择在物质上补偿学生,会给学生买手机、平板等各种电子设备。而目前小学生玩手机游戏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如何更好地利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进行教学,就成了教师关注的重点。为此,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手机获取课外阅读内容。例如很多阅读网站都有打卡的功能,小学生每天阅读了多少内容,阅读了多长时间,网站上都有记录,能较好地监督小学生。当然,教师还可在阅读课上借助多媒体展示阅读内容的视频形式,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寄宿制学校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学生的为人处世、情感表达能力等。相比于非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更多,不仅是在课堂上,在课下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较多,为此教师应该把握适当的时机,有意识地渗透阅读知识,并鼓励小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事物、所感悟到的情感,自主创作等,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中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兴趣爱好。
参考文献:
[1]郭晓艳.農村寄宿制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与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05):22-24.
[2]汤日华.寄宿制学校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229.
作者简介:
卓雪丽,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三实验小学。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阅读教学;兴趣培养;培养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家长、教师等比较依赖,尤其是对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来说,衣食住行全部在学校解决,这就使得他们很容易与父母产生隔阂,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而通过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面扩大的同时,对于亲情的感悟也会更加深刻,会更容易理解父母为什么把自己送到寄宿制学校,也对友情、师生情等有了更多的感触。在阅读兴趣培养的过程中,也符合了新课改下培养学生语言文字情感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搭起知识与情感的桥梁等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和审美能力,使他们的人格更加健全。
一、 美化班级环境,营造阅读氛围
小学生较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且从众心理比较明显,如果其他同学都在看书,小学生自身也会融入阅读中;而如果身边的同学都在嬉戏打闹,整个教室内自然很少会有学生选择学习。因此,为了培养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该注重班级环境的美化,给予小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暗示,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首先教师要用好班级的每一块墙壁,划分出部分墙壁张贴名人名言,例如,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等,使小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还可划出部分墙壁张贴一些优美的语句、时事政治等,使小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当然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文,也可张贴在墙壁上,供其他学生阅读,以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真正使每块墙壁都说话。
此外学校的食堂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地方,尤其是学生在排队打饭的时候,会感觉很无聊,这样就可将学校食堂的墙壁布置成宣传栏,并规定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学生轮流更换宣传栏上的内容,从而丰富学生打饭排队的时间。而餐桌也是不容忽视的地方,除了张贴珍惜粮食的内容外,还可多一些有趣的课外阅读内容,以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二、 开展多种课外阅读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首先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喜欢听故事,这样教师就可组织讲故事大赛,选出最精彩的故事,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小学生的胜负欲比较强烈,通过参加讲故事大赛,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较高。
其次是开展“我是读书小明星”的评比活动,这样教师就可根据寄宿制学校的放假安排,例如有的学校是一周一放,而有的学校是两周放一次假,在放假之前,教师可把家长请到课堂上来,一起参与评比活动。由于小学生与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很少,通过共同参与评比活动,家长更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对于选出的读书小明星,教师可将学生与家长的合照贴在墙壁上,这样家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也会更高。而教师还可给学生发放奖状,尤其是进步较快的学生,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肯定,来换取他们更加浓厚的阅读兴趣。
最后是激发出每个学生的表演欲,使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故事自主编排成剧本,并在课堂上以宿舍为单位进行表演。在语文教材和一些课外阅读书上学生会接触到很多有趣的故事,教师就可布置他们在这些故事中选出自己最想表演的内容,并以宿舍为单位,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排练,当学生在排练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以引导为主,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排练,从而使他们的表演更精彩、更到位。
三、 借助网络平台,拓宽阅读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报纸、杂志、期刊等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设备不断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内容和速度都大幅度提升。因此,在培养寄宿制学校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借助网络平台,拓宽小学生的阅读渠道,使他们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对于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家长来说,他们觉得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愧疚心理比较严重,大部分家长会选择在物质上补偿学生,会给学生买手机、平板等各种电子设备。而目前小学生玩手机游戏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如何更好地利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进行教学,就成了教师关注的重点。为此,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手机获取课外阅读内容。例如很多阅读网站都有打卡的功能,小学生每天阅读了多少内容,阅读了多长时间,网站上都有记录,能较好地监督小学生。当然,教师还可在阅读课上借助多媒体展示阅读内容的视频形式,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寄宿制学校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学生的为人处世、情感表达能力等。相比于非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更多,不仅是在课堂上,在课下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较多,为此教师应该把握适当的时机,有意识地渗透阅读知识,并鼓励小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事物、所感悟到的情感,自主创作等,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中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兴趣爱好。
参考文献:
[1]郭晓艳.農村寄宿制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与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05):22-24.
[2]汤日华.寄宿制学校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229.
作者简介:
卓雪丽,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