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课本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课本内容涵盖了数学基础知识,课本上的例题是很多题型的缩影.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只要讲透课本内容就足够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多教师不重视课本教学的现象.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重视引言教学、阅读课本概念、剖析课本例题、挖掘隐含知识等四个方面探讨高中数学教学要紧扣课本,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本教学;培养;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要发扬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能力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传统.高中数学课本内容涵盖了数学基础知识,课本上的例题是很多题型的缩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立足课本,狠下功夫,不搞题海战术,这样不仅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但是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多教师不重视课本教学的问题,课本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要准备比课本上的内容多得多的内容,由于准备的内容多,课堂上讲不完,就利用课后给学生讲,占用了学生的自习时间,同时还给学生下发了大量的复习资料,而且复习资料题偏难,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勉强做出来,这样学生就浪费了很多时间,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预习第二天要讲的课本内容,以至于学生跟不上进度.还有一些教师一般不讲课本上的例题,直接用下载的课件给学生讲授新课,致使课本上的很多内容没有提及,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完全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重视引言教学、阅读课本概念、剖析课本例题、挖掘隐含知识等四个方面探讨高中数学教学要紧扣课本,培养学生能力.
  一、重视引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教材每章都设有引言部分,所用的例子一般是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实例或者其他实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引言来创设适当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应用等活动来感悟数学知识与方法.比如在三角函数教学内容方面,课本用学生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日出日落,寒来暑往”作为引言,从而引出本章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周期,提高学习兴趣.
  二、注重阅读课本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中生基本上没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这主要是因为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喜欢滔滔不绝地讲,板书满满的,长久下来使学生产生依赖性.高中数学课本内容都是基础知识,让学生阅读课本,能掌握基础知识,又能从中体会出更丰富的内容.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尤其是概念的阅读.对概念的教学,教师要按照课本原文逐字逐句地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真思考概念、定义、定理中的关键词句,深刻理解其意义,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者让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总之要引导学生读出概念的要点、疑点,准确地把握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重视剖析课本例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例题教学的地位非常重要,搞好课本例题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例题是联系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纽带.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要学以致用,例题担负着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使命.课本中的例题都是精选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例题的讲解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法则等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剖析课本例题可以从纵向剖析、横向剖析、变题剖析等方面来进行.纵向剖析是引导学生分析例题从题设到结论都涉及哪些知识、例题中的重难点、所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等,让学生学完例题后能有所启发.横向剖析是说分析例题的多解性,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重要途径.一般课本上的例题只给出一种解法,经过深入剖析,获取其他解法,这样能涉及更多的知识点,使知识系统化,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变题剖析是说改变原例题中的一些条件或者结论,形成一个新例题.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容易变化的例题,让学生体验变题带来的快乐.变题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讲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有一个例题:在等差数列中,已知第1项到第10项的和为310,第11项到第20项的和为910,求第21项到第30项的和.学生根据所学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很容易能解得a1=4,d=6,进而得出a21=4+20×6=124,a21+a22+…+a30=10×124+10×92×6=1510.这个例题能让学生所学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这个知识点转化为能力.然后可以根据例题特点提出以下问题:从此例题中可以看出,S10,S20-S10,S30-S20也是一组等差数列,你能得出更一般的结论吗?这样能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四、挖掘课本隐含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数学课本中知识点的隐含性比较突出,要揭示知识点必须经过想象思维和逻辑推理,因为学生的思维和推理能力的限制,一些学生看不懂数学课本.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要深入研读课本,挖掘出隐含在课本中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比如学习等比数列的概念时,要注意概念中隐含的知识点:公比不能为0,等比数列中的各项均不能为0.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等式是f(-x)=f(x),f(-x)=-f(x),其中就隐含着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这个前提.再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勾股定理等,其知识点都隐含在题目中,学生很容易忽视这些问题从而导致失误.通过教师挖掘课本中的隐含知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教程,要学好数学就要紧扣课本.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课本的作用,要立足课本,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深入研读课本,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走出课本缺失的怪圈.
  【参考文献】
  [1]“高考数学难”暴露课本教学缺失,高三生忙借教材.中国新闻网,2009-06-24.
  [2]孙中莲.重视数学课本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切入点.考试周刊,2010(28).
  [3]倪秀丽.重视挖掘数学课本教学资源.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6).
其他文献
【摘要】概念是数学知识主体的脊梁,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搞好概念教学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概念教学首先要将概念问题化,形成具体的任务,接着,在互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最后,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完成对概念的内化.  【关键词】数学;概念;教学;自主    《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重视学生对概念理性认识的提升,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帕累托最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要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充分条件是减少负外部效应,避免生产集的非凸性.而中国现在关于物权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是所有权方面明晰了产权,客观地
在高等数学中,我们会遇到大量求多元函数的最值问题,多元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与极大值、极小值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求多元函数的极值时,还会遇到对自变量有附加条件的极值问题,即条件极值.对自变量无附加条件约束的极值称为无条件极值.教学中,当讲到拉格朗日乘数法时,学生往往会对条件极值提出很多质疑,本文就条件极值的若干问题加以探讨.  一、极值是什么,怎样求极值  条件极值与极值有密切的关系,它们都刻画的
一个国家技术自主创新的非技术因素往往对技术创新的数量和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近些年制约我国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有:长期的极“左”思想的禁锢;计划体制的影响;轻视教育以及
教师是学习中的实施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习过程的受益者,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但是过去在教学中教师都是重视课堂设计怎样教,极少考虑学生如何主动去学习,以致不少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积极主动地学习.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也是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动手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就应该在数学的教学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