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末:只想赢得一个独立的名字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wk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爷爷陪伴的童年
  陈月末出生于1982年7月29日,月末的名字也由此而来。陈月末出生的时候,正是父母事业的上升期,尤其是父亲陈宝国,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知名演员。
  名气向来和忙碌成正比,父母并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和照顾年幼的陈月末,一家人向来聚少离多,陈宝国和妻子赵奎娥也常常因为忙于各自的拍摄工作很久不见面。所以在陈月末童年的记忆里,最疼爱他、陪伴他最多的,是爷爷。
  爷爷是个开朗、健谈的老人,常常很有耐心地和小小的月末聊天,给他讲故事、讲历史、讲人生,也满足小月末对生活的种种好奇心,回答他各种奇怪的问题。陈月末印象最深的,是每天傍晚,爷爷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旁边的茶几上,一杯清茶发出淡淡幽香。小月末就在旁边安静地等着,等着爷爷看完报纸,牵着小月末的手出去散步,然后把报纸上看到的新闻、故事讲给小月末听。爷爷很多次对陈月末说“男人一定要懂历史、知时事”。这句话在后来的很多年给了陈月末很深的影响,“至少,让我懂得了一个男人应该担当的起码的责任”。
  毫无疑问,父亲陈宝国和母亲赵奎娥都是出色的演员,他们非常热爱那个行业,正因为热爱、因为投入才更懂得其间的辛苦。于是在陈月末很小的时候,陈宝国就跟妻子商量好了,以后,绝不让儿子陈月末做演员。
  陈月末14岁的时候,为了让他能够彻底脱离开父母生活的圈子,陈宝国把儿子送去了英国,对他说以后学什么都行,除了表演。
  遇见一只过路的狐狸
  那是很孤单、很无助的一段光阴,没有熟悉的语言,没有人帮着洗衣服,没有人告诉他哪里可以买到吃的用的,生病了去哪里……一切只能靠自己。而父母甚至丝毫不在经济上宽纵他,每周只给他5英镑的零花钱——比起其他被送到国外的孩子,陈月末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太穷了。
  他知道父亲陈宝国是倔强的,向来说一不二,所以从来没有试图要求增加零花钱。而陈月末后来也慢慢意识到,他的不服软,也正是遗传了父亲的倔强。
  无助和怨怼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陈月末很快决定自己想办法。他看到好多英国的同学都在送报纸,于是在去到英国两个月的时候,他也开始跟着同学一起每天早上去街区送报纸。
  陈月末领了一辆脚踏车,买了3个闹铃,为了每天凌晨4点钟能准时起床。爬起来后洗把脸,就骑着脚踏车赶去报纸发行点领当天的报纸,然后按照地址挨家挨户地送给订户。
  报纸送完,陈月末每天可以得到2英镑的报酬,每周就是14英镑,对于陈月末,已经是一笔很大的收入了,这让他很自豪也很得意。可是这份工作真的很辛苦,尤其是在睡梦正酣时起床。那样的时候,忍不住在心里一次次埋怨父母的“狠心”,直到那天早上,陈月末碰见了一只“过路的狐狸”。
  那天早上一如往常,陈月末和两个小伙伴一起骑着脚踏车穿行在清晨空旷的街道中时,忽然看到前面不远的路灯下,一只大狐狸正叼着一只小狐狸在小心翼翼地过路。担心撞到狐狸,陈月末和伙伴们几乎不约而同地一个急刹车停在那里。
  刹车的声音惊动了正在过路的狐狸,大狐狸警觉地看向他们,然后忽然叼着它的孩子迅速转身退回到原地,但并没有逃跑。陈月末意识到,狐狸不是害怕他们,而是要站在那里等他们过去,等它确定安全了,再把它的孩子叼过去。
  他和小伙伴对看了一下,蹬着脚踏车飞快穿过了狐狸的位置,然后他回过头来,看到那只大狐狸重新轻轻地叼着它的孩子,安全地过了马路。那一刻,陈月末忽然想起母亲赵奎娥说过的话:所有的动物在把孩子养大后,都会逼着孩子离开自己去学习独立生活的本领,因为总有一天,它们的父母会离开它们……
  14岁的少年在刹那间,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又想起父亲陈宝国每天雷打不动的电话,陈月末哭了。那是这个倔强的少年在离开家后第一次落泪,也是最后一次。
  之后,陈月末一边读书一边学会用各种方式独立生活,为了对抗想家的孤单,他喜欢上了音乐,学着自己谱曲写歌,一遍一遍唱给自己听,因为“自己要是跟自己说话,别人会觉得你神经病。但自己跟自己唱歌,人家觉得还有点意思”,于是音乐成了陈月末在国外最好的陪伴。
  如父亲陈宝国所愿,陈月末大学读了理工专业——机械工程,和表演完全不搭边。之后,陈月末又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业。
  毕业后,陈月末打算留在英国,于是在一家车行找了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工作相对稳定,收入也较好,可是那种每天两点一线没有任何挑战的生活,却让陈月末觉得厌烦。日子好像一眼可以看到头,没有任何激情,可是自己却还那么年轻。并且,在国外那么多年,却并没有真正习惯国外的生活,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想家。
  终于,陈月末还是决定辞去工作回家。
  2010年夏天,离开14年后,28岁的陈月末回国了。
  人生轨迹被改变
  对音乐始终热爱的陈月末,原本打算回国后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却遭到了父亲陈宝国的反对,陈宝国对陈月末说:“你可以把音乐保留在一个很单纯的爱好上,如果当工作,就不单纯了,因为工作是要有收入的。以后你发现你这个爱好都没了,会很痛苦。”
  陈月末很快就明白了父亲话里的含意,对他来说,音乐始终是单纯的,一种单纯的热爱和美好,可是如果真的用音乐来换钱,那么,那种美好也就真的不存在了——父亲是对的,多年的生活阅历,已经让父亲更加懂得人生。
  音乐做不成,陈月末想干脆做导演吧,日后在自己的作品里还能用上自己的音乐。可是做导演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陈月末却连景深、景别是什么都不知道,他索性去了电影学院进修导演课程。
  好在陈月末聪明、领悟力强,拍摄《智者无敌》的时候,可以给导演做一些助理工作了。只是那次的助理工作没有做完,陈月末的人生轨迹就被改变了。
  当时完全是无意,陈月末看到演员表中有一个叫猫爪的角色下面是空着的,于是半开玩笑对导演说:“要不我来试试,反正角色也是个男孩,还省钱。”
  导演看了看陈月末,点头应允了,陈月末就此有了第一次荧屏经历。也是那次无意的参与,让陈月末一发不可收地喜欢上了表演,他发现这个行业特别新鲜、充满挑战,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受。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绎不同的人生。表演带来的人生激情,是其他任何事务都无法比拟的——终究,陈月末还是因为骨子里的表演天分,无可避免地走上了表演之路——演完《智者无敌》后,公司决定签陈月末当演员,陈月末想了3天,答应了。   这一次,父亲陈宝国没有提任何反对意见,儿子的表演他看到了,未接受过任何专业培训,一上镜便有模有样,除了天赋,还能说什么呢?那么,就让陈月末发挥他的天赋吧。
  现在有两个名字
  和很多早早进入演艺圈的“星二代”相比,陈月末的入行算是晚的了,也完全不同于父亲陈宝国那种硬朗的长相,陈月末俊秀的面容里更多了几分柔和和书卷气。但对自己清秀的相貌,陈月末却向来很谦虚地称有点“自然灾害”。
  做演员,陈月末延续了父母多年的低调,他知道这么多年,除了艺术名气,父母还是圈内知名的“模范夫妻”,被称为“演技好,零绯闻,很低调”。这也是最让他佩服的。
  因为不是科班出身,陈月末知道,他只能靠着加倍的努力和勤奋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接拍《正者无敌》的男二号郑冲时,为了演好军人,陈月末主动去军营体验生活,像一个真正的士兵那样艰苦训练、按时作息,连手机和钱包都上交了,每天吃食堂的饭菜,严格遵守纪律,不搞任何特殊,直到言谈举止都如真正的军人。
  拍摄中,陈月末还不懂得专业演员的“取巧”,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都竭尽全力。甚至他还不完全懂得各种机位的安排,往往一场戏要拍好几遍,镜头不拍他时,他也投入了全部的情绪,等到拍到他自己了,情绪却已经用光了。这常常让陈月末的精力很透支,只得重新酝酿、重新开始,比其他演员,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正者无敌》中,陈宝国和陈月末这对父子,扮演的亦是一对父子,只是之前儿子郑冲不知实情,一直和父亲冯天魁针锋相对,对峙的戏份特别多。但不拍戏的时候,父子俩却从不交流对角色的理解和演绎,陈宝国也从不给予陈月末任何自己的建议。陈宝国觉得,“既然尊重了陈月末的选择,就给他充分自由,以后的路,要他自己去走”。这也是让陈月末最感动的,对于他的人生,父亲给予了最好的引导。这些引导,也正如父亲说过的三句话:第一句,人要学会面对孤独;第二句,人要学会选择;第三句,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三句话,陈月末一直牢记在心。
  但不管如何努力,对于陈月末,“星二代”的帽子他还是不可避免地被扣上了,而陈宝国越成功,这顶帽子也就越大。陈月末自嘲现在有两个名字,一个是陈月末,还有一个小名,6个字:陈宝国的儿子。
  但眼下,陈月末顾及不了这些,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戏演好,做一个真正有本事的好演员,到那时候,陈月末的名字就独立了。
  我爱的人我自己知道就好
  还没有真正出名的陈月末,绯闻却已经来了,绯闻的女主角正是在《正者无敌》中和陈月末从对手到恋人的张檬。其实之前在电视剧《天涯明月刀》中,两个人已经扮演过情侣。当然,恋爱算不得绯闻,但以恋爱的名义制造出来的种种事端,就是绯闻了。先说陈宝国不允许陈月末和女演员谈恋爱,因为“这个圈子太乱”,又说张檬是以陈月末女友之名排挤其他女演员借此上位。两个人正在“热恋中”和“完全是谣传”甚至“已经分手”的传闻,因为《正者无敌》的热播而满天飞……
  对此,陈月末一笑了之。感情的事,他有太好的榜样,父母从来没有在外面晒过幸福,但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很恩爱,父母的感情方式让陈月末早早懂得,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幸福与否,自己知道就好。所以“我爱的人我自己知道就好”。
  目前陈月末最希望的,是可以尝试一些新角色,比如都市剧,希望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宣传:陈月末下面有档期。
  说完这句话,这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编辑 / 张秀阳
其他文献
美国人喜欢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培养方式千奇百怪,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写的请假条也充满想象力,当然,这些请假条的内容看上去不够真实,有撒谎的嫌疑,但对于小孩子来讲,能想出如此丰富多彩的借口也实在难得,也许看到请假条的老师也会会心一笑吧。  ◇亲爱的老师: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倒霉的人吗?我家的炉子着火了,很不幸,我就住在炉子着火的隔壁房间。于是,我被烟呛着了。可是,我还是很勇敢地帮妈妈叫了火警。值得
【教材分析】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一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问老师,最终得到解答的故事。其编排目的是通过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精神。作为统编教材中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它和精读课文的不同,掌握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是这堂课的首要任务。另外,教师还可以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以此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感受孙中山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既是民族之魂,又是照亮當今时代的精神火炬。  就算身处不同时代,我们也能听见爱国志士的呐喊:钱三强辞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职位,回国任教;朱光亚拒绝美国邀请,坚持回国;钱学森拒绝美国优厚待遇,历经种种磨难,毅然携家眷踏上归国之路……(围绕主题展开,结合作文材料,简明扼要,概述精辟。)你是否被他们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热切报国的赤子
立春  乡村的月夜很美,美得清静又朦胧。清静时像是一幅木刻的画,线条简练而宁静;朦胧时像是一幅中国画,水墨交融问迷茫又悠远。清静与朦胧只是一种意象,内在却是蕴含着静谧与和谐。这种清静,是清清的静,静静的清。  我们家的四合院就坐落在这片平坦开阔的原野水乡里,坐东朝西,屋后是一片百草园。院子左边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悠悠的河水缓缓地流向东海。四合院前是石板路。过石板路,左边是一座娘娘宫,再走个五十来
1.  楼下的猫在叫。叶子躺在床上,一口接一口地灌酒。跟周辰在一起后,叶子开始失眠,每夜需要把自己灌醉才能扔上床。  家中的酒瓶都空了,她却依然可以清楚地背诵圆周率前十四位。无奈,只好下楼去便利店买酒。  青莲居的夜,玉兰悄然开放,莲池的水摇碎了月光,野猫的叫声在春风里荡漾。拎着两瓶酒上楼的时候,叶子撞了一个人。大厦的电梯十二点就停运,平常叶子上下楼连鬼都不会碰上一个,可是今夜,这人突然出现,似月
1.  那段,索如的心一直在何宣和子昊之间徘徊。渐渐地,就偏向了子昊。  其实何宣更好看一些,帅气,温文尔雅,去吃饭,晓得为索如拉凳子。家境好,装扮自是更胜一筹。去环境幽雅的餐厅,会穿整齐的衬衣、西裤、黑皮鞋。  子昊不是,春秋两季永远是套头毛衣和牛仔裤,神情里有索如过于熟悉的、那种在胡同里长大的孩子自由、散漫,又略带一点不屑和叛逆的气息。  其实索如一直说服自己应该选择何宣,可就是那么莫名其妙,
普通而伟大之光   在我心里一直如同生身父母的舅舅和妗子,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相继去世,这让一颗原本已因痛失父亲和姐姐而被悲伤深深击杀的心,更加破碎不堪,泪血模糊……我不明白万能的上帝为什么如此残忍,是上帝真的也死了吗?为什么就在刚刚过去的两年多的短暂时光中,我竟接连失去父亲、舅舅、妗子、姐姐四位亲人?为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   悲泣的心,如西山巅上那枚坠落的夕阳,整个人由血红一下子沉入黑暗
从我记事时始,母亲的眼睛,严格来说是母亲的眼眶一直是红着的。虽不是通红,但总不同于她的同龄同代人,准确地说与她自己当下的心情心境不相称、不配套,无论是高兴之时,还是悲伤之际,她总让我误读出一种刚刚揉擦过的感觉。  母亲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算是“地主子弟”嫁到我家——那时还没我,称我家似乎不十分准确,应该是我父亲的家或说祖父的家——是下嫁。虽说是下嫁,却又不完全准确,因为我家虽属“贫下中农”,但
2018年8月23日,我随“从延安到北安”全国作家采风团,来到北安市的通北林业局。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走在深山里,这首东北抗联的《露营之歌》一直在我脑海中回旋。每次我到抗联老战士李敏阿姨家里,她都要带着我们唱这首歌,李敏阿姨把这首歌的歌谱挂在她家里最显眼的位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数学试卷的批改,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不能全面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