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的发展理念”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高屋建瓴、纵览全局的高度,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历程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伟大实践,针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战阶段出现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而语言凝练提出来的战略思想。他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在科学把握和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实现的一次思想新升华。“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丰富的理论支撑。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传播、引领、示范、辐射和带动新理论成果的重要作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有效、创造性的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内容。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融入 民族地区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作者简介:依里合木·牙生,新疆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副主任,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8.115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最好平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升华,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指南” 。“新发展理念”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丰富的理论支持。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新发展理念”的新要求和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新特点,深刻领会”新发展理念”的精神实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深化思想认识,探索”新发展理念”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学,做好新发展理念进教材、进课堂、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头脑工作,对民族地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实现“四个全面”战略栋梁之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认识向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新发展理念”教育的重大意义
  “新发展理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战略发展思想,是物质和精神相交融、富强与美丽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渗透,功利与伦理相统一的发展理念,是时代发展理念的精华。“新的发展理念包含着大量的新知识、新经验、新信息、新要求。把握新发展理念,不仅是政治性要求,而且是知识性、专业性要求” 。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发展理念”当先锋,打头阵,走在前是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系统的学习和把握“新发展理念”当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落实,把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内容当作自觉追求思想认识升华过程、履职尽责的责任和提高自我修养的需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在高举旗帜,提高理论自信和理论武装上走在前列,先进理论的学习上造势、大行氛围上走在前列,深学精学上走在前列,学深悟透上走在前列和学以致用、实践对接上走在前列,充分认识向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新发展理念”教育的重要性,以崇高的责任感,在教书育人实践中努力践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以创新这一发展的第一动力来引领少数民大学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做到以理服人的讲准、讲深、讲明白课程内容是科学,以审美创造的方式来吸引大学生是教学艺术。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科学高潮的教学艺术,吃准、吃透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内容,把规范的教材语言变成为教学语言的基础上,将“新发展理念”阐述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内容,层次分明的进行分析和讲解,钻研讲课艺术,理论联系实际的选择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案例和事例,用少数民族大学生熟悉的语言传授教材书面语言表述的内涵和实质,以科学高超的教学艺术来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努力实现抽象概念具体化、理论阐述形象化、问题分析深刻化来吸引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染少数民族大学生,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争取少数民族大学生愿意听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思想深处相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讲授的理论道理。
  二、在认真领会“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来说具有较大的影响,在确立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然而,受民族地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自身建设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不高。因此,民族地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要将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校园内的时尚元素引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和创新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期待和兴趣。由于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全校少数民族本专科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任务,接触的学生数量最多,层次最广,所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牢记使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时代特征、实现路径、根本保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率先认真学习好,深刻领会好、吃透好、研究好、内化好“新发展理念”的内容,纵览全貌,明确重点,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新发展理念”解释正确、解答清晰,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始终;率先把“新发展理念”体现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做到深度挖掘、广泛探索,多出成果,注重把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联系 “新发展理念”的内容,联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联系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联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要体现“新发展理念”,推进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新发展理念”的融合,不断丰富课堂讲授内容,从而“新发展理念”包含的重大理论观点,重要方针政策进入教材、进入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把“新发展理念”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一致起来,力求达到 “新发展理念”武装少数民族大学生头脑的目的,积极做好“新发展理念”、“三进”工作。   思政课教师要以情感感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思想的升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于实现“新发展理念”实践中,与大学生最为紧密。我们应该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把少数民族大学生带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让他们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全面领悟、体会和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内容,使“新发展理念”新的理论,丰富的内容,鲜活的观点,激活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吸引少数民族大学生,从而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把“新发展理念”内化为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和实践实现“四个全面” 发展战略的极大热情,充分挖掘” 新发展理念“中包含的情感资源,使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威力,充满活力。
  三、根据“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
  创新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基础和第一动力,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和内在要求,绿色是我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底色和必要条件,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保障和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目的。“五大发展理念,立足中国实际、体现时代要求,是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带有中国气派的“中国话语”;同时又是中国为世界经济贡献的“中国智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新发展理念”提出的新思想,新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新发展理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丰富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模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改革授课方式,以教师研究为引导,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通过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方法,调动少数民族学生践行 “新发展理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结合国家统编教材,从“新发展理念”的要求突出教学重点,明确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增补的新内容以及适当调整的内容,高度丰富教学内容,对教学基本要求、课堂讲授的讲稿以及教学课件等进行增补和适当修改,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创新,完善课堂讲授讲稿和教学课件,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去,提高教学的吸引力。
  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非常严肃。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对“新发展理念”的新观点,新政策作专题研究,通过研究文件,集体备课,专题讲授,座谈讨论等多种方法,深入学习、领会和吃透“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及时将“新发展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真学习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努力用“新发展理念”武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头脑。
  民族地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给少数民族大学生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课程。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检验和证明了的真理,是指导我们走向新胜利的科学真理。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真理的力量,“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从内心深处真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给少数民族大学生把道理讲清楚、讲明白,让少数民族大学生相信并愿意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理,在实际行动上不遗余力地践行“新发展理念”,提高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
  注释:
  王贺胜.“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时事报告.2016(4).46-47.
  陈秋雄.做新发展理念的忠实践行者.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6(2).1-7.
  戚义明.“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发展.当代江西.2016(1).14-15.
  双传学.论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与实践指向.南京社会科学.2016(4).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如今,是否应该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以及如何构建这一制度,是环境法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通过行使检察权,负有对违法犯罪行为监督的职责,但是目前而言,我国现行法律未对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职能进行规定,学者们对该职能的的扩大解释具有不少争议。借此,希望通过此次研究,不仅仅能把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到实处,也可以将检察机关的职能发挥到最大的程度,成为我国立法上的一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首例被遗忘权案件一、二审判决相关论述的分析,结合欧盟被遗忘权的法律和判决,对我国在现行法律框架下通过一般人格权对个人信息被遗忘权予以司法保护提出建议。  关键词 被遗忘权 个人信息 保护 一般人格权  作者简介:陈宇,上海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174  被遗忘权,是指个
摘 要 本文指出,正当防卫、假想防卫、事前防卫、事后防卫,以及防卫过当,在很多情况中会难以区分,把握重点是正确认识正当防卫的构成要素。  关键词 正当防卫 事后防卫 防卫过当 故意伤害  作者简介:吴朋朋,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工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9-061-02  一、基本案情  被告王甲(22岁)、王乙(21岁)两兄弟均在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目前我国大学校园内学生的法治意识不够坚定,有的大学生甚至将他国的信仰作为自己的追求。本文通过选用一起备受争议的案例,在四川绵阳TF大学的学生中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法治信仰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对中国现有法律法规和立法目的不够了解和不够信任是主要原因。“法律必须信仰,否则他形同虚设。”个体参与并
摘 要 监狱一线女干警的特有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她们所从事工作岗位的和管理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她们承受的工作压力远高于其它行业的女性,也高于同行业的异性干警。充斥着噪音和粉尘的工作场所、紧迫而繁重的工作量,工作要求与自身个性间、监管安全要求与公平公正执法权间不一致导致的角色冲突,工作目标的价值虚无、来自领导的过多批评、有限的职业发展空间等造成的干警过低的职业成就感,这些都成为监狱一线女干警的工作壓力
摘 要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讲述了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史的演变过程,否认把秦以后的政治传统用专职黑暗一笔抹杀,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不是专制的,其他著作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是“中国式民主”。本文在此尝试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辩证看待钱穆“中国式之民主”这一说法,并对关于专制与当代政治制度改革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 专制 权力 政治 制度改革  作者简介:彭冬艳,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摘 要 该文以目前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趋势为着入点,结合基层检察院办案实际,分析与预测检察机关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提出该类案件的证据逆向审查方法及证据负面清单,以期解决案件快速办理和案件质量保障之间的矛盾冲突,切实解决基层检察机关案多人少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是对现行办案模式所做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 审判中心主义 证据负面清单 案件质量  作者简介:周晓杨,浙江省安吉县人民检察院
摘 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但受现行法律和政策限制,我国农村产权还难以合法流转,闲置的农村住房及撂荒的土地日益增多,导致农村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出现大量“空心村”。农村产权流转必须突破错综复杂的产权、法律、政策和意识瓶颈,大胆进行制度创新,以此赋予农村和农民完整明晰的产权,逐步实现农村产权的自由流转。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产权流转 产权制度  作者简介:袁
摘 要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对于夫妻离婚时财产归属的规定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遭到许多的热议和质疑,尤其是遭到女性的强烈反对。该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着手分析新婚姻法财产分割的伦理性,第一部分简述婚姻法中的共同财产发展历程,第二部分阐述新婚姻法中出台财产分割的背景,第三部分讲述具体内容,最后进行具体方面的伦理性分析。  关键词 新婚姻法 财产分割 伦理  中图分类号:D923.9 文献标识码:A DOI
摘 要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引入社会资本、革新环保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学界关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基础理论尤其是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较少,使得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学理基础欠缺。本文以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基础理论分析为研究目的,以法学为分析视角,探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概念内涵、法律关系与本质属性,以期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提供更加坚实而全面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