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犹如春天的蓓蕾,他们拥有着世界上最纯洁的心灵。当他们走入学校,进入课堂,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在他们心灵的镜子上填满鲜花绿草、碧水蓝天。
面对这一群纯真可爱的学生,我发现只有放飞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巧设情境,放飞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好的创作。小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想象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低年级小学生贪玩好动,思维活跃,我们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各种手段引学生寓情于景,才能让他们的想象插上美丽的翅膀。
(1)图文并茂。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丰富,喜欢涂涂画画。在语文课中,我就和学生一起画,一边画一边理解课文内容。如:我在教学《比尾巴》的开头导入时,我先让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三种小动物:猫、小鱼和小鸡,然后挑出几篇最好的让同学们观察三种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不同,依此导入新课。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演童话剧。低年级的课文中童话很多,阅读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儿童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我就采用扮一扮课文中的人物,演一演课文中的有关情节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我事先做好了小蝌蚪、鲤鱼、乌龟、青蛙的头饰,课上让学生依照课文进行表演,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让学生自由表达。这样既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续编课文结尾。经过合理想象续编课文的结尾,如学了《坐井观天》后,让同学们想想,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它会说些什么?如果它不肯跳出去,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又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后,让学生想象,第二年这个人又种了葫芦,他是怎么做的……
另外,教师可自拟题目训练学生学话写话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如冬天下雪时,可讓学生以《我是一片雪花》为题通过自己的想象写一篇童话故事。
二、趣味教学,激活课堂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处于幼童期的学生天真活泼,他们心里充满着好奇,所以我力求开发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让学生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积极愉快地度过学习时光。
(1)编儿歌。在低年级拼音教学中,可以利用拼音的声母、韵母来编成儿歌。这样既可以在上课时进行放松休息,同时又可以巩固拼音知识。如:马蹄印子ddd,伞把样儿ttt,一个门洞nnn,小木棍儿lll。
(2)编字谜。在教学生字时,可引导学生根据字音、字形或字义想象编字谜。如:学生在记“姓”时就说“不是男生”;用“左边是绿,右边是红;右边怕水,左边怕虫”就记住了“秋”。
(3)竞赛法。小学生好胜心强,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即便是天生懦弱的孩子,在其内心深处也隐藏着些许争强好胜的本性。”因此,形式多样地举办一些学习竞赛活动,会发掘出孩子们自身积极进取的潜能。所以在识字教学中穿插一些比赛,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如:开火车比赛,教了生字后,开两列火车比赛,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
这些比赛,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换词法。换词,即用一个词语去替换课文中另一个相关的词语,以进一步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其中,可用换词法理解词语的含义。如:在《小马过河》的课文中有“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一句,在理解“连忙”一词时,我问学生“连忙”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来代替?学生纷纷说出“赶忙”、“赶紧”、“急忙”等词来替换。这样,既理解了“连忙”的含义,又复习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大大丰富了语言。
(5)角色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在低年级的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童话故事,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积极参与这种活泼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对提高其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等大有裨益。
三、“别具匠心”的写话训练
怎样让低年级学生喜欢写话呢?我想最重要的是教师更新观念,解放学生的脑、口、手,让他们轻轻松松学写话。
(1)实物教学。小学语文第二册复习六的说话题目是《爱吃的水果》,教学这段课时正好是夏季,为了使学生写出好的作品,我就让每个同学从家里拿来一个水果,随即就上了一堂“品尝鲜果课”。在品尝水果之前,先让每一个同学说出自己所拿的水果特点,说得好的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让学生们在吃水果的同时轻松地学到了怎样写话。
(2)创作与游戏相结合。小学语文第三册复习的说话题目是《打电话》,上课前我准备了六个易拉罐和一段绳子,上课时让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制成土电话,然后让同学们分角色进行打电话游戏,同时教师进行礼貌用语的指导。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说话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从儿童的心理上看,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幼儿向儿童的过渡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以上的尝试。我认为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以更多的心灵空间,使他们放飞心灵的翅膀,让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就像鸟儿展翅飞翔在蓝天一样自由舒畅。
面对这一群纯真可爱的学生,我发现只有放飞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巧设情境,放飞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好的创作。小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想象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低年级小学生贪玩好动,思维活跃,我们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各种手段引学生寓情于景,才能让他们的想象插上美丽的翅膀。
(1)图文并茂。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丰富,喜欢涂涂画画。在语文课中,我就和学生一起画,一边画一边理解课文内容。如:我在教学《比尾巴》的开头导入时,我先让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三种小动物:猫、小鱼和小鸡,然后挑出几篇最好的让同学们观察三种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不同,依此导入新课。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演童话剧。低年级的课文中童话很多,阅读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儿童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我就采用扮一扮课文中的人物,演一演课文中的有关情节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我事先做好了小蝌蚪、鲤鱼、乌龟、青蛙的头饰,课上让学生依照课文进行表演,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让学生自由表达。这样既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续编课文结尾。经过合理想象续编课文的结尾,如学了《坐井观天》后,让同学们想想,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它会说些什么?如果它不肯跳出去,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又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后,让学生想象,第二年这个人又种了葫芦,他是怎么做的……
另外,教师可自拟题目训练学生学话写话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如冬天下雪时,可讓学生以《我是一片雪花》为题通过自己的想象写一篇童话故事。
二、趣味教学,激活课堂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处于幼童期的学生天真活泼,他们心里充满着好奇,所以我力求开发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让学生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积极愉快地度过学习时光。
(1)编儿歌。在低年级拼音教学中,可以利用拼音的声母、韵母来编成儿歌。这样既可以在上课时进行放松休息,同时又可以巩固拼音知识。如:马蹄印子ddd,伞把样儿ttt,一个门洞nnn,小木棍儿lll。
(2)编字谜。在教学生字时,可引导学生根据字音、字形或字义想象编字谜。如:学生在记“姓”时就说“不是男生”;用“左边是绿,右边是红;右边怕水,左边怕虫”就记住了“秋”。
(3)竞赛法。小学生好胜心强,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即便是天生懦弱的孩子,在其内心深处也隐藏着些许争强好胜的本性。”因此,形式多样地举办一些学习竞赛活动,会发掘出孩子们自身积极进取的潜能。所以在识字教学中穿插一些比赛,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如:开火车比赛,教了生字后,开两列火车比赛,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
这些比赛,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换词法。换词,即用一个词语去替换课文中另一个相关的词语,以进一步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其中,可用换词法理解词语的含义。如:在《小马过河》的课文中有“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一句,在理解“连忙”一词时,我问学生“连忙”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来代替?学生纷纷说出“赶忙”、“赶紧”、“急忙”等词来替换。这样,既理解了“连忙”的含义,又复习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大大丰富了语言。
(5)角色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在低年级的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童话故事,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积极参与这种活泼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对提高其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等大有裨益。
三、“别具匠心”的写话训练
怎样让低年级学生喜欢写话呢?我想最重要的是教师更新观念,解放学生的脑、口、手,让他们轻轻松松学写话。
(1)实物教学。小学语文第二册复习六的说话题目是《爱吃的水果》,教学这段课时正好是夏季,为了使学生写出好的作品,我就让每个同学从家里拿来一个水果,随即就上了一堂“品尝鲜果课”。在品尝水果之前,先让每一个同学说出自己所拿的水果特点,说得好的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让学生们在吃水果的同时轻松地学到了怎样写话。
(2)创作与游戏相结合。小学语文第三册复习的说话题目是《打电话》,上课前我准备了六个易拉罐和一段绳子,上课时让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制成土电话,然后让同学们分角色进行打电话游戏,同时教师进行礼貌用语的指导。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说话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从儿童的心理上看,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幼儿向儿童的过渡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以上的尝试。我认为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以更多的心灵空间,使他们放飞心灵的翅膀,让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就像鸟儿展翅飞翔在蓝天一样自由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