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的祖母河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s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初,红山文化并没有引起特别的关注。直到上世纪70年代C形碧玉龙的出土而引发巨大轰动,才让全世界把目光投向红山文化。
  壁画中,巫师的脸部模糊,但其跳舞的姿势、舞动的飘带仍然活灵活现。这是在岩画中首次发现了巫师舞动的身影,对于研究我国原始巫教文化颇有价值。
  上京是辽王朝的第一座京城,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被誉为“小长安”。查干浩特则是北元最后的都城,也是内蒙古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址。
  兴隆洼遗址:“华夏第一村”C形碧玉龙:“中华第一龙”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进入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村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在兴隆洼村东南面的一处坡地上,他们发现了打制石器和夹砂陶片,这一发现让所有人兴奋不已——根据经验,这些东西预示着这里很有可能存在着原始社会的遗址。事实证明大家的预料是正确的,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处遗址竟然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兴隆洼遗址。
  经过考古确认,兴隆洼遗址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在这个原始村落的外围有宽约2米、深约1米的壕沟,这种壕沟既划定了这个氏族营地的界限,也是目前中国大陆远古居民最早的防御设施。在壕沟内部的房址则按照西北—东南的走向成排分布,排列整齐、有序。房址的面积多为50~80 平方米,在聚落的中心位置,有两座面积达140多平方米的大屋,根据考古学家推断,这里应为氏族的“会堂”,用以举行氏族议会、祭祀等集体活动。在这个古老的“村子”里,还出现了众多中国考古之最:中国迄今为止最早的磨光玉器——玉块,最早的乐器——骨笛,最早的服饰——蚌裙,最为奇特的葬俗——居室墓……除此之外,这里还发现了比中原地区早2000多年的糜子(又称黍、稷)和谷物种子,这也就意味着,早在8000多年前西拉木伦河流域就已经出现了农业文明。随着考古的深入,兴隆洼遗址被列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发现”之一,而这个古老的“村子”也因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时代最早、有数项考古之最,被专家们认定为“华夏第一村”“中华始祖聚落”。
  展现遠古巫师的岩画“中国北方古铜都”
  在西拉木伦河的源头,白岔河九曲回肠,河道两岸山势陡峻,在沿岸的悬崖绝壁上,远古的先民用坚硬的工具敲凿、磨刻出生动的图像,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白岔河岩画。目前,在白岔河流域,一共发现了永兴、板石房子、榆树林子、广义、万合永、大河隆、胡角吐、沟门、嘎拉营子9处48组岩画,绵延60余公里,这些岩画的题材广泛,涉及狩猎、放牧、舞蹈、星宿等各个方面。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风吹雨打,但这些岩画依然清晰可见,仔细端详它们,仿佛还能感受到远古先民炙热的活力和虔诚的信仰。
  在嘎拉营子白岔河北岸的岩壁上,凿刻有一幅日月星宿天体图,画面用单线刻画了十几个星座图案,并用眼、鼻、口形成了拟人化的日月神,这些图案反映了远古先民对宇宙的认识,以及对日月、天体的崇拜。而在榆树广山崖下,则有一幅罕见用红赭石做颜料而绘制的岩画,其历史可追溯到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时期。这幅岩画上下高2.2米,左右宽2.4米,画中有各类舞动的人物、走兽和飞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处于中心位置的巫师。巫师脸部模糊,但跳舞的姿势、舞动的飘带仍然活灵活现。在《说文解字》中说:“巫,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这是在岩画中首次发现的巫师舞动的身影,对于研究我国原始巫教文化颇有价值。   西拉木伦河不仅孕育了璀璨的史前文化,还催生了重要的青铜文明。1974年,原辽宁省昭乌达盟地质队在地质勘探时,在赤峰市林西县官地镇大井村北一公里处的南山坡上发现了古矿道,这立即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关注,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大井古铜矿遗址也开始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皇都坐落在今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的南郊,建都之前称“西楼”,是耶律阿保机祖上的驻牧地和发祥地。工人们仅用了百日,“皇都”就初具规模。辽太祖死后,即位的辽太宗开始大规模扩建皇都,公元938年,太宗改皇都为上京,并设临潢府。扩建后的上京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世人誉其为“小长安”。都城的城墙上筑有马面,城门外建瓮城,城内则分为南、北二城:北名皇城,为皇族居所,宫殿、府第、庙宇和作坊应有尽有;南名汉城,为汉族人的聚居地。两城仅以一墙相隔,呈“日”字形,这样的布局体现了辽王朝“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统治方针。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辽上京随着辽王朝的发展壮大而长盛不衰、商旅不绝,直到金灭辽之后,才开始走向衰落,及至元朝逐渐废弃。
  如今,走进辽上京遗址,高约6~10米的城墙仍然清晰可见,在皇城的中部,立有一座赫赭色砂岩雕制的观音像和一具龟形碑座,在遗址的附近,还立有两座砖塔:一座位于城址北约 1.5公里处,俗称“北塔”,为六角密檐式;另一座位于城址东南约 3公里的山坡上,俗称“南塔”,为八角密檐式,塔身嵌有赭色的石质和砖质浮雕,这些浮雕的造型各异,细腻逼真,是目前最珍贵的辽代石刻作品。
  除了辽王朝,西拉木伦河还见证了元朝的挣扎与没落。元朝末年,元政权岌岌可危,元顺帝不得不撤出北京,将京城迁往赤峰市达里湖西岸的应昌路,退守漠北,史称“北元”。1604年,北元最后一位大汗林丹汗继承汗位,并在阿鲁科尔沁旗北部营建了都城查干浩特,这是北元最后的都城,也是蒙古人建都和定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城。
  “查干浩特”為蒙语,意为“白色的城池”,古城利用其周围的棋盘山作为天然屏障,在两座山峰之间的山坳处采用夯筑城墙,形成了易守难攻之势。城分内外两重,呈“回”字形布局,城内的建筑布局主次分明,结构严谨,中央宫殿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四周环以7座配殿,形成众星拱月式的格局。林丹汗以此地为中心,力图复兴,甚至一段时间还形成了与明朝、后金相抗衡的鼎立局面。到了1634年,林丹汗因病去世,后金的多尔衮随即统军三征,林丹汗的继承人额哲率部投降,蒙古帝国才最终走向了消亡。
  岁月更替,朔风依旧,但这座古城内的城墙和宫殿基址并未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成为内蒙古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址。随着考古的深入,人们在外城和内城共发现24块不同形状和规格的柱础石,这些柱础石全部采用白色花岗岩制造,除此之外,人们还在城中发掘出了绿色和黄色的琉璃龙鳞纹残砖、绿釉筒瓦、高足杯、银锭等一批重要文物,足以显示当时的繁荣。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的教育工作也需要结合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创新发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也能够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当前阶段,中职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成为学生在学习和就业中必须要掌握的语言。但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英语;教学模式;优化途径  【作者简介】汪美玲(1987.03-)
南张井村老杆有“三不偷”:坟里的树不偷、庙旁的树不偷、孤树不偷。将老杆抬回村中,即使路程再远,中途也绝对不能让老杆落地。  南张井村的烟花与众不同,一是比较安全,即使用明火也点不着,只有用捻才能点燃;二是环保,燃放后只见火光不见烟尘。  隐藏在老虎背部的各种锅子火次第绽放,势不可挡,时而如火树银花,时而如火山喷发,时而如金菊开花,争奇斗艳……  北起燕山,南达豫北的太行山,绵延400余公里,山势险
【摘要】高考复习时间少,内容多,所以高考复习需要采用高效的复习策略以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备考复习。以下是笔者通过分析2020年天津市高考英语试卷,对高考英语复习方法提出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考备考;英语试卷试题;高考复习;复习策略;英语学习;英语备考  【作者简介】戴秀平,静宁县平凉机电工程学校。  一、把握试卷考试方向,分析考试知识点  只有拥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考生才能够从容淡定地应对英
在大似海进行的冬捕是一群人的狂欢:在震天的号子声中,十几名渔工将大网缓缓拉出冰面,就这样,第一网鱼在万众瞩目下浮出水面。  在东北漫长的寒冬,缺少新鲜蔬菜,但有了脆生、鲜甜、微辣的泡菜陪伴,即便是外面大雪纷飞,室内的生活也变得温暖而有滋味。  海伦剪纸以汉族传统剪纸艺术为基础,融合满族、鄂伦春族的拨云子、印麻花等工艺的特点,采用灯烟熏、剪刀剪的方法,具有粗獷豪放的乡土风格。  千百年来,呼兰河静静
尽管自古以来,云南就有“北有丽江大研,南有孟连娜允”一说,但世人皆知丽江被誉为“艳遇之都”,却鲜知孟连有“边地绿宝石”的美誉。在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上,世代居住着以傣族、拉祜族、佤族为代表的21个少数民族,各族情谊不断缔结、延续,民族文化也相融、交汇。  沿着旖旎的南垒河畔,来到孟连县城的金山脚下,就到了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傣族历史名镇——娜允。自元代起,娜允就成为了云南南部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
作为拉韦纳的“客厅”,人民广场是人们最佳的聚会场所,一眼望去,但见人们三三两两,或两手插兜地闲逛、聊天,或驻足倾听音乐……  散发着梦幻色彩的马赛克镶嵌画,需要艺术家将无数彩色玻璃和石块碎片镶嵌成画,因此在著名诗人但丁的眼中,它们“宛若色彩合奏的交响曲”。  1300年,诗人但丁遭到佛罗伦萨当局的流放后,辗转来到拉韦纳,在这里完成了不朽杰作《神曲》,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并长眠于此。  很多年前
左上图为独秀峰。独秀峰为独山县十二景之第一景,有“独山晓翠”之称。《方舆记要》载:“山尖圆高峻,无他山联属,因名。”  关于都柳江的源头,众说纷纭:一说发源于黔南的都匀境内;一说发源于丹寨禄禄塘、交梨之二水;一说发源于独山县拉林乡附近的磨石湾。而都柳江专著《逸世之河》中记载:水利专家都认可黔南独山县的里腊村为都柳江源。  独山县地处贵州边陲,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亿万年的地质运动造就
在大多数人眼里,袋鼠是一种充满灵气的萌物,拥有亮晶晶的眼睛和滑稽搞笑的动作,然而网红袋鼠“罗杰”(Roger)的出现,却让他们的幻想破灭了:“罗杰”体型巨大,身高超过2米,体重达100多公斤,虽然它时常抱着自己的毛绒兔玩,看起来颇具少女心,但人们站在它的面前依旧会胆战心惊,因为“罗杰”不仅满身肌肉,目露凶光,战斗力还十分强悍,它把爪子一挥,厚实的铁桶就会彻底瘪下去,令人瞠目结舌;此外,“罗杰”跳跃
有语言学家根据古汉语流传下来的拟音,还原了中古音,他们发现,用中古音朗诵一些唐宋诗歌,竟然和现代的客家话有八成相似。  客家人发现山区的茶生长得格外好,于是利用“万物相生相克、以物制物”的哲学思想,制成了“擂茶”,用以抵御山林里的湿气和瘴气。  赣南采茶戏专挑下层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其中男欢女爱的戏情比重最大,表演起来诙谐、幽默,动作夸张、搞笑,加上用方言演出,深受赣南客家人喜爱。  为躲避战乱,
紫衣袈裟长约2.3米,宽约1.1米,共有133条五爪金龙盘旋于袈裟之上,周围伴有祥云,布局有序而又生动。  2014年11月,一则新闻开始在网上流传:南京栖霞寺流落外地达60年之久的镇寺之宝——乾隆皇帝御赐的紫衣袈裟,终于重回栖霞寺,并将在栖霞寺展出。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大批宗教人士和普通市民的关注,纷纷致电栖霞寺询问相关情况,并打算前去观宝。  僧人穿的袈裟,分为3种:五衣、七衣、大衣。五衣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