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们缘何高寿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i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现象、亚健康问题已经被国人广泛关注,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发现,许多著名的国学大师却都长寿。
  新近出版的《国学大师的养生智慧》,系统地探讨了一批著名国学大师极具特色的长寿奥秘。
  梁漱溟(1893-1988):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他自幼身体孱弱,中年被顽固的失眠症困扰,而且人生际遇坎坷,完全是依靠后天的努力享有高寿。他的养生之道主要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修身养性之精华,尤其是素食、气功和执著的学术精神,凡此种种,对他强健体魄和抵御各种疾病都有良好的效果。
  钱穆(1894-1990):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他也自幼体弱多病,由于祖父和父亲都是英年早逝,因此他尤其注意养生之道,是依靠自身努力而长寿的典范个案。除了气功、冷水浴之外,棋艺、音乐、花卉、游览等多种兴趣爱好对他的养生亦大有助益。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晚年得到了知己贤妻的悉心照料。
  张岱年(1909-2004):被誉为中国学术界的“国宝”,其长寿之道是“无为”,他的一生除了读书没有其他爱好,饮食为粗茶淡饭。其养生之道除了自身的好胃口、好睡眠、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仁者情怀之外,美满的婚姻也是重要因素。
  启功(1912-2005):著名的书法家和古典文学专家。出身清朝皇族的他人生遭遇曲折坎坷,幸得亲朋好友鼎立扶持,自身奋发图强才得以成功。他最主要的长寿心经,一是幽默乐观,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身患疾病都能谈笑自如,一切烦恼不快,笑后烟消云散;二是书法养生,怡情适性,强身健体。
  “短寿者是各不相同的,而长寿者却是一样的。”从表面上看,书中写到的大师长寿的情形各异:如金岳霖和启功是老顽童型,梁漱溟是硬汉型,冯友兰、钱穆、张岱年是书斋型,赵朴初是社会活动型,蔡尚思、张中行是自然顺生型。但实际上,他们都有着开阔的胸襟,有着虚怀若谷的气概,过着简朴而有规律的生活,有勤于用脑的习惯,还有单纯执著的理想。心理的健康、豁达是他们长寿的主要因素。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本研究着眼于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期了解当今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为丰富互联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依据.本研究采用大学生手
数学离不开思考,思考来自学习,思考的表现是提问.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数学题不仅是学生积极思考的重要态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萌芽和基础.但是,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室里,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