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妈妈新加坡生存实录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在新加坡的陪读妈妈不愿意接受采访,因为不希望国内的亲友知道她们在新加坡的境遇。最终接受采访的几位陪读妈妈说:“我们只想让准备来新加坡的陪读妈妈们了解这里的真实生活,当初我们迷茫地来了,经历了,希望她们能够清醒地选择这条路。”
  
  在这里,你要忍受巨大的孤独
  
  2002年,韩丹带着13岁的儿子从上海来到新加坡。她感觉这个国家很美,到处是绿色,气候很好,有土的地方就可以长出植物来。
  但住的地方却是两重天。经朋友介绍,韩丹租到一间房,和房东同住,一个月350新币(约合1680元人民币),不能煮饭,没有任何家具,连床也没有。她只好上街买了电扇、拖把、纸篓等最基本的生活用品。
  房东常常来计较,比如埋怨用水用电太浪费,一个多月后,她终于忍受不了搬家了,以后又搬了3次家。现在的居住环境好了不少,月租1200新币,并且离儿子的学校很近,在阳台就可以看到孩子的学校,看到孩子在操场上升旗。
  韩丹一直没找工作,生活费都由在国内的丈夫提供。在新加坡,陪读妈妈要待满一年后才能拿到“务工准证”,否则就是打黑工。虽然新加坡招工信息铺天盖地,但一听说是陪读妈妈,就不愿意雇佣了。
  韩丹还算乐观,即使说到自己在异乡的艰辛,仍然是笑声爽朗。“很多陪读妈妈因为生活的艰难,在孩子面前总是愁眉苦脸的,但我不希望孩子觉得妈妈很可怜。”这么多年,她在儿子面前一直是很轻松的样子。
  每天中午时分,韩丹都会接到丈夫从上海打来的电话。“你在做什么,饭吃好了吗?”两个人就这么闲聊着。
  韩丹一直鼓励丈夫下班后去找朋友玩、打麻将,“我在这边已经很孤独了,我不希望他也这样。”她不担心丈夫的感情会变,“嫁给他就要相信他。”
  儿子假期时,他们会回上海和家人团聚,今年过年回上海的30天里,她觉得终于摆脱了那种孤独感,几乎天天约朋友出去玩。“有时候都不敢回去,因为每次分开的时候都要哭,儿子眼睛都哭肿了,好几天不能上学。那是肝肠寸断的感觉。”
  日子一天天熬着,韩丹希望儿子在高中毕业后继续读新加坡的大学,因为只要考取新加坡的公立学校,和当地公司签定工作协议,就有机会成为永久居民。“新加坡很漂亮,如果儿子在那里立足,我和丈夫可以经常在上海和新加坡两地走动。”这成了韩丹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
  
  该苦的我都苦过了
  
  6年前,陆佳虹带着女儿来到新加坡。在国内,她做过羊毛衫批发,后来办了一家服装厂,工作很累。看到从国外回来的朋友都很风光,她也开始不安于现状。听中介误导说在新加坡月薪1万元人民币,工作轻松稳定,看看照片也很漂亮。一狠心,便去了新加坡。
  一到新加坡,陆佳虹就后悔了。住处难找,工作更难找,自己从国内带来的钱也不多了,只好去打黑工——外来的陪读妈妈在这里只有晚班可以做,每天要工作到凌晨4点多钟才回家,一个月1000新币;也做过保姆,一小时10新币;在酒店做客房服务最累,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规定半小时打扫一间房间,每天打扫18间,做不完就要扣钱。“每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该苦的我都苦过了。”
  就算这么努力,挣来的钱还是不够母子俩开支,房子要和人合租,在外面做工时,一袋面包一杯水就是一顿饭。
  陆佳虹的女儿现在刚上小学6年级,学习成绩优秀,钢琴、手风琴、写字都很好,这让她很安慰。她也很懂事,妈妈做工,她就一个人回家,写作业、买饭、冲凉、睡觉。“按现在的情况,孩子读大学我是没办法供了。”但是,因为国内和新加坡教育制度不同,女儿现在回国一定跟不上课程,她只好咬牙坚持着。
  2002年底,因为母亲病重,陆佳虹曾经回国,后来就再没有回去过。每年女儿假期,为了省机票钱,她会让别的陪读妈妈顺便把女儿带回国。
  出国前,陆佳虹就和丈夫离婚了。现在她的业余生活就是每周和一些陪读妈妈聚会:相互诉苦、吃饭,或者去教堂。“在这里,我就好像是没有根的浮萍,在国内,就算死在自己的屋里也是幸福的事情。”陆佳虹说,“现在只能随遇而安,不想明天,如果想明天的话太可怕了。”
  
  不管付出任何代价,我也要留下
  
  殷惠英喜欢新加坡,即使在那里经历了无数艰辛。
  2002年,她以劳务输出的名义到新加坡打工,大学学习工业电子专业的她在一家工厂做操作女工,每个月1万元人民币,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两年合同期满后,她把正在读小学的女儿接到新加坡,自己从工厂女工变成了陪读妈妈。
  虽然在新加坡生活了两年,但因为一直在工厂里工作,殷惠英并不知道成了陪读妈妈就不能随便打工了。女儿来了后,她迫于无奈开始打黑工。有一段时间,身上只剩1000多元,还要交房租和女儿的学费,眼看就要身无分文,她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报纸上登求职广告,做家政和家教的工作。“比如做补习老师,1小时10新币,一天做两份,就可以挣60新元,生活费就有了。”
  “刚开始做钟点工心里特别难受,一个大学毕业生跑来新加坡打扫卫生?”但时间长了,殷惠英觉得只要脚踏实地工作挣钱,没有人会瞧不起你。现在,她每天工作6个小时,只做家政和家教,而且都在家附近,这样就保证赚一天吃一天,还不耽误照顾孩子。
  殷惠英盘算着,女儿如果在新加坡完成学业,将来的工作会是全球性的,她甚至已经计划好等女儿上大学时,再学习阿拉伯语言,在她看来中东以后的发展会很好。
  前不久,丈夫辞了国内的工作来到新加坡。让夫妻俩高兴的是,读小学4年级的女儿不久前收到了政府发出的可以申请永久居住权的信,也就是说,女儿有机会成为新加坡公民。
  “等女儿真的申请下来,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呆在新加坡,打工养家,到时候,我想自己注册公司,做留学、旅游或者会展方面的业务。”殷惠英说。
  
  一个陪读妈妈的内心独白
  
  身为母亲,在儿子出世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要好好照顾他,把他抚养成人。
  2000年儿子8岁时,我就想来新加坡,但我怕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到陌生的国度,怕一个人谋生打拼、教养孩子并忍受孤独,我千百遍地臆测未来,考虑了两年,才踏上陪读之路。现在如果从头再来,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当初的那般勇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母子在新加坡吃住不如在国内,想到“良田万顷,日食究竟几何?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也就释然了。我儿子很乖,学习越来越进步,他考进新加坡最好的中学——莱佛士书院。
  我认识了一些陪读妈妈朋友,她们善良而单纯,为了孩子而辛苦付出,如果没来新加坡,我一辈子也不会有机会认识她们。
  此外,我还写了一本长篇小说,已在新加坡出版发行,虽然因为发售渠道不畅等原因除去成本几乎没有收入,但我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最受鼓舞的一次,是我的书被带到印尼,印尼的华侨看后很感动,每本书给我拿回100新币,也就是说10本书赚了将近1000新币。
  新加坡的好人好事我数不清了,不好的也有。陪读生活当然也有一点遗憾:我丈夫不能跟我一起同甘共苦,他娶了别的女人,而我自己始终没机会找到能相濡以沫的男人。
  (王小云摘自《上海壹周》)
其他文献
妻子是他信身后高参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一位女人。他信的妻子坤颖普佳曼,就是他信背后的那个女人。精明能干,有决策能力的坤颖普佳曼,是泰国警察中将的千金。他们于1970年结识,6年后结婚。  关注他信的人会发现,他信最喜爱穿黑色西装和白色衬衫,而且一定要配上一条红色领带。据说,这就是坤颖普佳曼专门为他信量身设计的装扮,以突出他信既随和又精明的形象。他信曾对媒体说,与坤颖普佳曼结婚是他莫大的幸运
明清时期,宫廷中使用翠鸟的翠绿羽毛做配色,清宫中内务府专门设立了“皮库”负责管理和收集翠羽,而“银库”专门设有“点翠匠”3名,专门承造“翠活计”。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金玉雍容,巧翠华贵,古往今来,中国人一直喜用“翠”字来形容女子的温婉、俊美与娇俏。“杏脸红生晓晕,柳眉翠点春妍”“双鬟绿坠,娇眼横波眉黛翠”“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翠”字一词背后,不仅是“闻说君家有翠娥
新加坡食品安全治理经验值得介绍,主要有三点理由:首先,华人占据新加坡人口绝对多数,其文化传统、饮食习惯、食品产业特色与我国相近,较西方国家更具可比性。其次,新加坡国土面积719.1平方公里,总人口553.5万,是典型的城市型国家,对我国城市食品安全工作具有直接借鉴意义。再次,在权威杂志《经济学人》近年发布的“全球食品安全指数”中,新加坡均名列前茅,是各国学习的榜样。本文将选取小餐饮、输入型食品、特
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无奈。对待人生的无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由无奈而生怨气,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郁郁寡欢,不能自拔;一种是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努力走出无奈的阴影。  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也许是后者的范例。他的一生倒霉透了:1岁时险些死于猩红热;4岁时一场麻疹,又让他险些夭亡;1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46岁时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初愈,又染上了
【摘要】人机对话考试是语言考试发展的趋势,福建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人机对话英语口语考试探索。2020年福建省高考实现了人机对话考试的畅想。基于此,本文将对人机对话考试背景下高中生英语听说自主学习模式展开探讨,以期为人机对话考试背景下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人机对话;高中;英语听说;自主学习模式  【作者简介】翁容,福建省福州市福
一是围绕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大力推广实施认证认可制度,促进供给质量提升。针对我国供给体系中质量水平参差不齐、保证基本消费安全和满足消费需求提升的任务同样突出的实际,需要从“底线”和“高线”两端发力,促进供给质量整体提升。一方面,切实发挥强制性产品认证、进出口食品企业注册备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等制度守底线、保安全的作用;另一方面,适应差异化、高端化消费需求,发展具有“高线引领”作用的自愿性认
2019年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考察,并在银保监会主持召开座谈会。  李克强说,稳就业主要靠千千万万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发展离不开普惠金融支持。普惠金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业,前景无限。他勉励几家国有大型银行要带头为民营、小微企业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借鉴国际经验,打造普惠金融金字招牌,促进市场主体活力的普遍增强,提振企业发展的信心。  李克强
2016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宿州市农科院研究员杨杰不约而同都提出了缩短学制的议案。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看了新闻报道,还有媒体的各种评论后,笔者的兴趣倒不在这项提案是对是错,而是这两位提案者都不是教育学者、都不是教师,提的恰恰又是学校教育中的“缩短学制”问题。他们对如今实行的长学制的批评言之凿凿、有理有据,很有底气。莫言认为,“目
在不久的将来,追踪嫌犯、养老生存认证、考生身份验证、金融银行、交通、社区、景点检票、门禁、考勤等各种各样的社会化场景中都可以看到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人脸识别技术成为了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科技热点,尤其是随着支付宝,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金融产品开发出的实际场景应用,将人脸识别技术真正地应用到百姓生活中去,实现了这项超前技术的功能化。  人脸识别市场潜力无限  在国内,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
当生命走向终点,如何落幕令人沉思。  从前,人大多都死在家中。那时候,人们认为生老病死很正常。后来,社会进步、医疗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在医院走向生命的终点。实际上,更多的情况是,被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先进的医疗人工设备迟滞了临床意义上的死亡。  生命支持系统看上去似乎延长了人的寿命,但同时也引起人们的思考,面对生命晚期没有任何生命质量可言的“活着”,意义何在?  备受煎熬的抢救  “本人今年年近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