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微创缝合与传统切开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106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缝合与传统切开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

方法

对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68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按照接诊顺序单双数分为传统切开组和经皮微创组。传统切开组34例,男31例,女3例;年龄(37.0±10.0)岁;经皮微创组34例,男30例,女4例;年龄(36.4±9.4)岁。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伤口感染、术后局部皮肤坏死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等。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27.1±3.4)个月(24~36个月)。经皮微创组和传统切开组的手术时间[(75.0±5.3)min和(64.8±3.8)min]、术后局部感染率[2.9%(1/34)和14.7%(5/3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微创组患者术中失血量(12.0 mL)少于传统切开组(67.5 mL),术后伤口皮肤坏死发生率2.9%(1/34)低于传统切开组[29.4%(10/34)],术后6、12、24个月时经皮微创组AOFAS的踝-后足评(90.5、91.5、93.5分)高于传统切开组(80.0、81.0、8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皮微创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在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传统切开缝合,并可降低术后皮肤坏死发生率,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理想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皮质骨螺钉与Endobutton钢板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5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皮质骨螺钉组与Endobutton钢板组。皮质骨螺钉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43.2±4.1)岁。Endobutton钢板组29例,男15例,女14例;年龄(44.
目的通过调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病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老年髋部骨折手术风险评估表。方法使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住院总结报告数据库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北京市排名前35家医院55岁以上髋部骨折的14 577例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髋部骨折患者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通过调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病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手术组患者和非手术患者建立住院患者病死率的多变量风险-校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健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494例下肢骨折患者资料,男228例,女266例;年龄(58.9±18.9)岁(16~94岁);膝关节以近骨折29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101例,膝关节以远骨折103例。住院期间使用抗凝剂预防或治疗,术后行双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记录血栓的发
目的评估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应用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金属(TTM)臼杯的中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骨科进行初次THA的19例(20髋)患者,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分成TTM臼杯组9例(10髋)和Pinnacle臼杯组10例(10髋)。术后5年影像学评估髋臼假体稳定性、髋臼表面与骨界面骨长入能力以及是否伴有骨溶解;Harris评分评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Gefitinib对大鼠骨内膜来源干细胞(ED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10只健康雄性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5),实验组予以EGFR信号通路抑制剂Gefitinib 100 mg/kg·d灌胃,对照组予以等剂量的甲基纤维素灌胃;术后1周取双侧股骨及胫骨,分别分离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EDSCs进行体外增殖克隆,通过
目的探讨改良骨性定点测量法(MBLM)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处理双下肢不等长(LLD)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骨科采用MBLM在THA中处理LLD的36例患者资料。男17例,女19例;年龄(68.7±10.1)岁,年龄范围42~78岁;依据术前双下肢长度差值(d)将患者进行分组:d≤10 mm组16例,10 mm< d≤20 mm组11例,
目的比较胫距跟关节融合时应用逆行髓内钉固定与锁定钢板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骨科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治疗的47例患者资料,其中行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者28例(髓内钉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者19例(钢板组)。统计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关节骨性融合率、骨性融合时间、返修率、手术相关并发症、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和简明健康调查
目的探讨髌骨外侧成形术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股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接受髌骨外侧成形术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的30例症状性髌股关节炎患者资料,男7例,女23例;年龄(56.4±9.7)岁。通过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髌股适合角(PFCA)、髌股外侧角(LPFA)、改良Kujala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SF-12量表分别评估髌骨位置、髌股关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肩袖足印区骨髓开窗技术在全层大肩袖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0例全层肩袖损伤(3 cm<撕裂大小≤5 cm)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SB组(采用线桥技术修复,15例)和BMSB组(采用足印区骨髓开窗技术+线桥技术修复术,1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肩与肘协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