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在群文阅读中熠熠生辉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4256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要面向生活,阅读内容也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融合地方特色,引导学生开展具有家乡特色主题的群文阅读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了解家乡、在生活中学会阅读、在实践中提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本土文化 群文阅读 信息化
  群文阅读是推广阅读活动的一种有效且成体系的阅读形式。在阅读指导中,我们通常向学生推荐名家的经典篇章或著作,也不乏常态的生活化课外阅读,比如,阅读网络信息,阅读报刊,阅读各类展馆的文字图片,等等。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的确,语文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且发展、完善于生活。我们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生活中发掘更多有意义的阅读材料,并有选择性地呈现给学生。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阅读策略单元。从本单元可以提取两条阅读策略:一是根据阅读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二是根据阅读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基于在常态生活中开阔阅读视野,实践阅读策略,课内习得方法,课外补充拓展运用方法的思考,笔者设计了以“六安印象”为主题的群文阅读课例。
  一、“读城”“读人”“读文化”
  著名学者易中天曾说:“读城,也就是读人,读文化。”“六安印象”主题的选文并非盲目的,而是具有层次的。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应当在阅读中有自己独特的、辩证的思维呈现,笔者精心挑选了5份风格迥异的阅读材料,分别是:《走进六安》——节选自六安市人民政府网、《大别山茶谷的建设》——节选自《安徽日报》、《六安——“皋城”》——节选自《六安县志》、《魅力六安》——选自“魅力中国城”系列宣传海报、《千里大别山,最美在六安》——选自搜狐新闻。
  在这5份阅读材料中,《走进六安》一文,对六安这座城市进行了整体、客观的说明性介绍,以此为引子,使学生建立了对六安市的初步印象;《大别山茶谷的建设》一文,让学生感悟家乡的发展建设情况和具有特色的发展方向;《魅力六安》宣传海报,让学生全面了解了六安的城市特色文化;《千里大别山,最美在六安》一文,立体呈现了六安的红色文化和绿色资源,引导学生用对比、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的发展。同时,笔者要求学生关注不同阅读材料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引导他们有目的地选择阅读材料、选择阅读方法。
  5份阅读材料之间看似文本形式各异,没有关联性,实则都是围绕城市的“文化和人”进行描述。这样的品读不仅不肤浅,而且是很有意义的,当学生阅读后用新的视角和方式再去看待一座城市,这座城市也会因为这样的阅读而更加栩栩如生、充满魅力。阅读的方法和策略一旦掌握,学生了解的就不仅仅是一座城、一个人了。
  二、群文阅读,有目的的阅读
  (一)“初印象”
  笔者引导学生整体感知阅读篇目:“翻翻看,今天我们阅读的材料和通常读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今天阅读的文本更贴近生活,原来阅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后浏览材料,学生又发现,阅读材料的内容有文字和图片,材料来源于网站、报纸、书籍、宣传海报等,进一步了解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搜索,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信息,拓宽阅读途径。学生通过提取关键信息、图文对应等方式进行对比、统整、联结,实践“有目的的阅读”,从而获得“城市概况”,形成“初印象”。
  (二)多彩“印象”
  1.对比阅读,选择不同的阅读材料
  六安,这座秀外慧中、温婉如水的文明古城,这片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红色热土,巍巍大别山绵延千里,清清淠河水碧波荡漾,让生活在六安的700多万六安人热爱她、迷恋她。然而,我们很多小学生却对她不甚了解。“六安印象”主題的群文阅读材料,就从多个角度介绍了我们的家乡。
  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进行深入阅读。让学生明白了解一个地方,除了通过网络,还可以通过当地的宣传材料或报纸。不同的材料,其特点和关注的信息也不一样。
  2.根据目的,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阅读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阅读策略中要求: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首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其中一份或几份材料阅读,阅读后谈一谈对六安有了什么新的印象。随后进行组内交流:小组成员根据文本特点展开交流,可以是了解这张“海报”关注的特色,也可以是这份“报纸”关注的城市成长故事等。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最终实践有目的地阅读。最后,进行全班交流环节。笔者逐步引导学生对比资材料的特点与主要内容,目的是关注文本的“读法”与阅读目的,因为面对这样图文并茂的材料,内容和读法都是关键。实现有目的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与有目的地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并通过组内交流、全班交流,统整形成对城市综合“印象”的建构。
  (三)历史“印象”
  地方博物馆、展览馆基本容纳了该地方历史与文化的全部内涵,读历史文献不仅可以了解城市历史,还可以感知人物精神与城市精神。因此,笔者把选自六安地县志的《六安——“皋城”》带入了课堂。
  笔者首先对学生进行了关于历史文献的科普,用幻灯播放珍藏于六安市皖西博物馆有关六安的图片,以及《六安县志》中的文字材料,让学生明确这份材料就叫作历史文献。接着教学历史文献的阅读方法,笔者逐一介绍图片、图序等,指导学生采用图注联系、图文对应等方法来阅读。如通过皋陶的人物雕像图片、人物事迹的文字记载、六安与皋陶的关系,以及“皋城”的得名,来了解六安的历史。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并获取有价值的材料。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对六安历史的了解及感想。
  三、“读”“行”结合,让阅读与生活紧密相连
  通过不同途径,我们对“六安”有了多元的印象,如果还想要进一步了解“她”的方方面面,我们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更多的信息。例如,读《尚书·虞书·皋陶谟》我们可以了解六安的历史文化;读《皖西日报》,我们可以了解许多六安的重大新闻……读不同的材料,我们关注的信息和阅读的角度也就不同。因此,我们要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材料;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要关注群文阅读的特点,运用联结思考的方法,由点及面对统编版语文教材进行补充阅读,增大阅读面,拓宽阅读视角,合理运用阅读策略。
  注:本文系2019年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信息化背景下群文阅读策略研究”研究成果,立项编号:AH2019305。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是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师生间的对话,还是生生间的对话,都是为了促进思维进阶。本文立足课堂教学,从对话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和意蕴,促进思维进阶的对话形式,促进思维进阶的对话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对对话教学展开深入探究,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生长。  【关键词】思维进阶 对话教学 策略  一、对话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和意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
【摘 要】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中,词汇被公认为是英语学习的基石,因为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没有词汇也就无所谓语言,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王劲春老师的“Clothes”词汇教学课为例,研究了他支持儿童英语词汇学习所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 词汇 策略 故事 分类  在英语学习中,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词汇的认知是培养语言技能的基础。王劲春老师教学的
数学文化是指人类在数学行为活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物质产品指数学问题、数学方法、数学语言等知识性成分,精神产品指数学思想、数学审美等观念成分.以此
【摘 要】小古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其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体会、对比、思辨、创想、拓展等方式感受小古文的凝练美、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和人文美,并内化为自己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古文 美学价值 形式美 内容美  小古文用寥寥数语传达出深层或多层意思,具有凝练美、音韵美和意境美等,具有一种无可比拟的美学价值,是传承中华优秀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形成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而且也可以拓展优化语文课程教育的内容。本文就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教学实际,对具体的教育策略与教育方法进行了分析。教师要从课文出发:精准把握人物形象,积极创设历史情境,从而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课文所传递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要主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把爱国主义精神植入学生心田。  
【摘 要】英语语音语调在语言技能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学生在实际沟通交流中能否准确无误、顺畅自如地交流信息有着直接的影响。采用“指导聆听,输入语感;化整为零,纠正语音;分解示范,模仿语调;分步指导,整体强化和拓展训练,提升语感”等教学策略,可以优化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音语调 纠正指导 示范模仿 拓展训练  一、案例背景  筆者有幸到陕西省柞水县某镇小学支教,
【摘 要】在传统计算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局限于讲授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题海式的计算练习,此种教学方式收效甚微,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难以提高计算能力。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应当利用多元化的信息技术创新计算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信息技术 计算教学 课堂教学创新  在大数据时代,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数学计算教学效率,是教育面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不断
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创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由选择,享受自主学习的权利,在学习中提升思维品质.
【摘 要】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是落实“四基”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讨论话题”是推进学生数学表达的有效“触发器”,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基础性话题、关键性话题、表征性话题与辩论性话题,以此催生学生的“数学表达”、推进学生的“数学表达”、深化学生的“数学表达”、活化学生的“数学表达”,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带动着教育理念不断的推陈出新,但是无论教育理念如何转变,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育人助人.时隔大半个世纪,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依然充满生机、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