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导学设计,培养自学能力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in_st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1261)
  摘 要: 经过近几年的区域地理教学预习作业设计探索,作者尝试通过针对教学目标,设定预习目标;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预习作业;尝试做形式多元化和趣味性的预习作业,以及做有自我检测的预习作业等形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促使他们不断反思,逐步形成地理学习策略,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
  关键词: 预习 自主学习 区域地域复习 设计策略
  因为中考不考区域地理的关系,现在某些高中生对区域地理这块内容一无所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担心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否全面,力求在课堂上把所有知识点全部罗列一遍。在内容安排上,大都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这样的顺序,板书也无一例外地采用大标题加小标题,讲过了就算好了,觉得放心了。在区域地理预习作业的设计中,往往以罗列法把知识点以填空题的形式加以呈现,以期学生理解和认知知识。
  回顾这几年我校的区域地理教学,在区域地理预习作业方面做得仍然比较欠缺,如区域地理预习作业的布置随意性过强,不考虑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不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学情,等等,结果不但导致学生很难预习到位,而且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学生随着学科难度的加大,对区域地理学习失去兴趣,更别提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培养。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列举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有效预学作业设计策略。
  一、针对教学目标,设定预习目标
  案例1:日本自然地理复习预习目标:
  (1)了解日本的位置、范围。(2)掌握日本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
  问题分析:
  (1)预习作业目标导航不明确,过于笼统。一些学生没有系统地学过区域地理,对很多概念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模糊的(如位置包括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等),在没有概念的支撑下,学生的预习是盲目的、无效的。
  (2)预习目标与教学目标完全一致。预习目标与教学目标几乎是一致的,学生的预习肯定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所以细化预习的内容,使内容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
  案例改进:日本自然地理复习预习目标:
  1.预习的知识目标
  (1)识记日本主要的四个岛屿(岛屿名称和成因)、邻海(日本海、东海、)、海峡(朝鲜海峡)、大洋(太平洋)。
  (2)识记地形特征(主要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气候(两种气候类型及在本州岛上的分布)。
  (3)回顾并记忆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点。
  (4)读懂季风气候呈现海洋性的气候特征(夏季太平洋沿岸降水多;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多)和原因,并尽量自己能图文结合分析。
  (5)理解岛屿上河流的水文特征——短小流急。
  2.预习的技能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有关区域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势分析:(1)改进后的案例,预习目标明确,等级分明。识记的要求预习后记住;理解的先了解后上课做讲解;读懂类的是课上要重点分析的,是整堂课的一个难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2)改进后案例的预习目标不再是复制教学目标,而是对预习内容有了明确的要求,在这样的目标前提下,学生明白了所要预习的内容,对其中的重难点要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预习作业应有层次有梯度
  案例2:日本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复习的预习部分:
  (1)日本主要由 四大岛组成。(2)日本山地面积占 , 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山地分布于日本 。(3)日本处于 的碰撞地带上,多 ,日本最高峰是著名的活火山。(4)日本 所以水力资源丰富,但 资源缺乏。(5)日本位于 带,气候主要有 和 两种气候类型,由于深受 的影响,沿岸又有 流经,年降水 ,气温年较差较 , 性特征显著。
  问题分析:案例2的预习作业缺乏层次性和梯度性,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一定差异的,教师在作业布置上应该因材施教,對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通常的“一刀切”的作业往往会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必然加重学困生的课业负担。
  案例改进:日本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复习的预习部分:
  日本: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1.位置:经纬度位置(主要的);海陆位置;板块位置(能在空白圖上说出)(a级)。
  2.领土:日本是岛国,能在图上指出并说出主要的四个岛屿的名称(a级)。
  3.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b级)
  【解释说明:一个地区地形特征的表述:一般从海拔、地面起伏、地势及地形种类及分布等方面说明。例如:某地区地面起伏大,西高东低,东为平原,西为高原,平原、高原面积广大。】
  (2)气候:主要的气候类型有 和 (a级)
  四个岛屿的气候分布(a级)
  合作完成:a.思考日本气候类型的成因和特征?(b级)
  b.日本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冬夏季降水有什么差别?(c级)
  ……
  优势分析:
  (1)案例2中日本区域自然地理特征预习中增加了难度等级,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分成a、b、c三个类别。其中,a类作业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c类作业侧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b类作业则介于这两者之间,学生根据自身水平选择作业。(2)在预习中增加一些知识建模,有利于学习掌握分析问题的角度,同时可以加大区域地理学习中的一些知识重点和弱化预习题目的难度,使学生做题时有话说。(3)在预习中增加了一些需要理解和综合运用的题目(c级),这样布置预习要求使一类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满足。在难度较高的情况下,同意学生之间合作完成,使学生之间能在课前对讲学知识有讨论、有思考,不为单纯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4)难度等级让学生明白自己预习后能完成的等级,明白哪些是预习后不用老师教的;哪些是需要思考的;哪些是思考还是存在难度的。   三、做形式多元化和趣味性的预习作业
  1.形式多元化的预习作业
  案例3:中亚预习:(1)位置;经纬度范围:大部分位于 °E— °E N— °N。(2)读图填图:
  (1)在图中填注国家名称(只填写字母)
  A.伊朗 B.阿富汗 C.巴基斯坦 D.中国 E.俄罗斯 F.吉尔吉斯斯坦 G.塔吉克斯坦 H.土库曼斯坦 I.乌兹别克斯坦 J.哈萨克斯坦
  (2)在图中填注河流或湖泊
  a.里海 b.咸海 c.巴尔喀什湖 d.锡尔河 e.阿姆河 f.伊犁河
  问题分析:(1)复习区域,预习作业的模式就是填图和填空,形式单一。(2)案例3中无法体现中亚预习的重点,预习作业不能有效结合教学目标。(3)初学中亚时马上抛出这么多名称,对于学生来说,完成作业容易,但是真正接受起来是困难的。(4)这种形式的作业似乎就只要对着书上的一张图就能把作业完成了,那么真正预习的重心在哪?有多少同学还会继续读书上的其他内容。
  案例改进:中亚区域复习预习作业:(1)中亚区域地理特征的中心词:?摇 ?摇(b级)。(2)找出教材中《中亚》部分内容中跟中心词有关的语句,并写在空白处(a级)。(3)根据学习区域的一般方法形成一个结构图(c级)。
  优势分析:这种预习作业感觉像是布置语文作业,但其实完全不是简简单单地找个中心词和找跟中心词相关的语句那么简单,而是让学生在预习时,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看书,这样看书时效率会更高,效果会更显著。同时有更高的要求,就是让学生把这些知识通过区域学习的方法把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结构图,这对学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也就是通过预习要基本建立知识框架。此时的要求是通过预习能自己整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不能总是不放心,总是牵着他们的手走,这样只会使学生的能力越来越弱,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为“学生始终是各个学习环节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性、主体意识。
  2.趣味性的预习作业
  案例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预习:
  问题分析:
  (1)千篇一律的预习形式,可能会让学生很无奈,在这样的情境下预习效果可见一斑。(2)整个区域的知识结构呈现,对于学生来说,内容是陌生的、枯燥的,内容是非常多的,能否找一个兴趣点把知识有机结合是我们设计预习作业时要思考的问题。
  案例改进:撒哈拉以前的非洲预习作业:
  资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部分国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意识到发展的危机,并为此做出努力。但更多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国家积重难返,贫困像恶魔一样笼罩着他们的生活。长期以来,这里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因此,粮食供应不足。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放牧过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这样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贫困生活。
  新华网内罗毕10月4日电: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012年总游客人数为3380万人次。旅游业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较小,总收入达360亿美元,占这一地区GDP总量的2.8%。非洲,这片炙热的土地上,充满了让游客魂牵梦萦的独特魅力。每年也会有许多不同的旅游路线供游客选择。
  假设你是一位旅游规划设计师,那么请你做几条经典的非洲旅游线路来吸引中国游客前往非洲旅游,让中国游客能欣赏到别样的风景,让那里的人民摆脱贫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以几个同学合作完成)。
  优势分析:(1)这种预习作业与常规预习作业不同,对学生来说既新鲜又具有挑战性和吸引性,挑战性在于只有学生自主地在了解更多关于撒哈拉以前非洲的信息的基础上,才能設计旅游线路;吸引性在于旅游的话题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不能亲身实践的情况下,模拟一下可能让很多学生产生兴趣。这样的预习效果可能不能牵引出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这靠教师去引导),但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最可贵的。(2)从预习作业的完成形式上来看,可以是学生个人完成的独立练习,也可以是和同學一起合作完成的互动练习。总之,丰富多样、形式多变的预习作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兴趣,调动积极性,使学生对预习有期待,并能认真完成。“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我们的目标,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知识的灌输,寻找更多的途径,让学生开心地学习,这样的学习会比单纯地罗列知识更高效。(3)打破一贯的风格,总会让学生眼前一亮。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教师的激发,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学生学习意识的强化,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四、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做有自我检测的预习作业
  问题分析:
  区域地理的预习作业更多的是让学生读图、填空,记忆、背诵,但是面对这么多的图文信息,学生通过预习又能掌握多少,教师让学生预习后,如何能有效地掌控学生对该区域的已有知识和未解知识,以便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利用40分钟?
  预习中加入自我检测试题,势必会增加预习的作业量,检测的题目必须紧扣预习目标,否则对学生来说,增加了作业量,反而没能实现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选题时一定要反复斟酌,同时值得探讨的是什么时候做小检测最有效呢?
  案例5日本自然特征预习后的自我检测(课堂前5分钟):
  1.日本地形地势的特点为( )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 B.以山地为主   C.东南高、西北低 D.自西北向东南降低
  2.日本河流短小、水流湍急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國土面积狭小 ②森林资源丰富 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④降水丰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日本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B.日本最高山为富士山,它是一座活火山
  C.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D.日本境内多山,3/4是山地和丘陵
  4.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推进中日友好关系。
  (1)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2)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5.关于日本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季风气候呈现大陆性特征
  B.日本降水均匀,是海洋性气候
  C.夏季太平洋沿岸少雨
  D.冬季日本海沿海多雨雪
  ……
  优势分析:(1)通过自我检测,能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对该区域预习的效果。这样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随时调整上课的节奏。(2)有了自我检测,学生会有一定的压力,预習时肯定会多花心思。(3)5分钟检测的效率,应该远远高于教师在课堂上陈述5分钟知识点的效率。
  总之,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必备环节,特别是对区域地理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让自主学习有了落实,鼓励学生对于问题敢想敢问,让学生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知识的使用价值。同时,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预习环节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课堂知识容量和教学进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土壤,使课堂变成师生、生生间双向交流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每一次新知识前的导学设计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充分重视,这对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陈诗吉.例谈高考转型下区域地理案例导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6):51-54.
  [3]白优优,张雅梅,陈瑛.初中地理“小组作业”实践案例与应用探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4):16-17.
其他文献
(北京师范大学 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数学科学学院,北京 100000)  摘 要: 高校招生规模日渐扩大,需要大学生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学校培养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为例,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必要性做了分析,同时针对目前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改良的有效措施,旨在为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效率打下基础。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必要性 具
摘 要: 创业教育是一种与职业教育使命相契合的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实践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核心路径之一。针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现状,提出以“智能制造实训平台”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坚持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设计了基于“智能制造实训平台”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这种模式有可能成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新亮点。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实训平台 创业教育  
摘 要: 礼仪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是人才素质培养的起点,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相辅相成。高校要不断拓展礼仪教育的内容,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礼仪教育 教育路径  一、强化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
摘 要: 高校基金会是各高校用来接受社会捐赠的重要载体,主要业务包括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奖励、资助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支持高校的建设和发展等,对捐赠资金进行有效的资本运作,实现保值增值。本文简要介绍了当下高校基金会面临的普遍问题,并结合江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实践经验,对基金会的管理与运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校基金会 筹资 捐赠 管理运作  一、概述  高校基金会是应高校发展需要之势,成立起来
(淄博中学,山东 淄博 255000)  摘 要: 历史教师只有做有心人,仔细观察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心理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情感教育的有效性,真正做到“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关键词: 学生实际 情感价值观教育 课程资源  新课标指出,高中生通过学习历史“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
摘 要: 本文基于同伴反馈理论,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为切入点,结合《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Unit2 Getting a job为例,就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设计步骤和要点,并得出了经验启示,用以指导实际教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同伴反馈 高中英语写作 教学设计  一、概述  写作反馈被认为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写作过程中,作者的語言掌控能力和从读者
摘 要: 英语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科学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是一堂好的阅读教学课的重要保证。本文以江苏省海门中学高一班级为例,教师在教授牛津高中英语第三模块第二单元时,出现了学生不能很好理解文本内容的问题。作者认为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把握本文的跨文化特点,没有进行适当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故从文化背景着手进行阅读教学的课堂导入,以期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英语阅读
摘 要: 作为一种特殊的词类,象声词用作动词的修辞现象自古有之。随着时代进步,象声词的范围和意义发生变化,产生了不同于古代汉语中的动化现象。本文以“叮”“哔”“嘿”三个象声词为例,简要分析新象声词动化的修辞现象,并谈谈认识。  关键词: 象声词 动词 修辞  象声词是模拟各类事物声音的一种特殊词类,包括模拟自然界非生命物体发生的声音和模拟人发出的声音两大类。象声词的历史悠久,其动化现象早在《诗经》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摘 要: 全民阅读时代的来临给图书业以巨大的机遇的同时,也给实体书店带来无法避免的巨大挑战。本文探索传统书店走向没落的原因及其向网络书店转型的现状,以及对如雨后春笋般生发在城市中的新概念书店进行评价分析,更进一步地总结出新概念书店的运营机理对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启示。  关键词: 传统书店 网络书店 新概念书店  引言  新的技术革新往往会催生新事物,20
摘 要: 李化树教授新著《建设西部高等教育区——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模式研究》是一部关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方面的学术成果。全书的框架构建、行文措辭、观点推导等均体现了作者宽泛的治学视野、严谨的研究态度与深厚的学术功力,具体表现为体系缜密,思路明晰;立论紧扣时政,体现了作者高度自觉的参政议政意识;资料翔实可靠,论见新颖独特三方面。  关键词: 西部高等教育 区域合作与发展 特点  21世纪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