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反馈理论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j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基于同伴反馈理论,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为切入点,结合《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Unit2 Getting a job为例,就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设计步骤和要点,并得出了经验启示,用以指导实际教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同伴反馈 高中英语写作 教学设计
  一、概述
  写作反馈被认为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写作过程中,作者的語言掌控能力和从读者那里获得的反馈信息是影响作文修改提高作文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同伴反馈(peer feedback)又叫同伴互评(peer review feedback)、同伴评估(Mangelsdorf),指学生相互交换阅读作文并提出修改建议的写作教学活动。苏联社会建构主义学者维果茨基(Vygotsky)于1978年提出,语言知识的习得需要在社会的交互情境中才能实现,要求学习者置身于社会团体、他人交互、协商及自身知识等方面才能最终实现建构和深化。因此,在交互和共同构建知识过程中,相比于单独学习同伴帮助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之Unit 2 Getting a job为例,应用同伴反馈理论就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作探讨。
  二、课堂设计及说明
  高中英语写作技能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并从写作的内容要点、语言应用效果、连贯性、格式及与目标读者的交流等五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写作效果(摘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高考作文第五档最高分的评分标准中有一条:完全达到与目标读者交流的目的。因此,高中英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内容及篇章结构等能力。本文以译林版普通高中课程教科书《牛津高中英语》Unit 2 “Getting a job”为例,写作任务是教授学生针对“找到工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通过看求职照片等形式创设话题情境,讨论“找到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找工作的具体要求并进入老师事先设置的情境中。
  基于《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对高中生学习过程及产生的预想,设计了一节说与写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1.课堂导入(Lead-in)
  Step1:Show the students some pictures of the scene of job fair and ask.
  在课堂导入阶段,先展示几幅招聘会现场的求职照片,引导学生谈一谈求职前、职中及获得工作后需要准备的事情。通过设置:How do you feel when seeing the pictures? What are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s doing?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y Job Fair? Did you have an interview before you got your first job?等一些问题,让学生彼此询问作答,通过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关注度,并灵活掌握本单元求职方面的词汇,如gap、refresh,回顾已经学过的基本句型,为本单元主题写作的顺利奠定基础。
  2.写作前(Pre-writing)
  Step2:正式写作之前,通过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或者创造相应的求职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中英文思维转换能力。学习任务的设计是为学生提供与写作有关的语境,激发学生大脑中的相关信息,带动他们正确表达和运用英语。
  What is the first part of the interview process?
  Why is it easy nowadays to find out about different companies?
  What should you do to prepare for possible questions?
  Can you give us some advice on the job interview?
  ※Before the interview.
  ※During the interview.
  ※After the interview.
  让学生回答上述问题,通过相互之间的提问,将不同学生的回答内容详细记录下来,虽然问题的答案多种多样,但是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拓宽了写作思路,为写作“Getting a job”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教学实践发现,高中学生大多在写作时都会经过一个从汉语到英语的心译过程。实际中,汉语和英语展现的文化及思维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直接互译后写出的文章会缺少整体性和流畅性。影响英语写作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写作者缺少表达写作思想的语言形式。综上,为防止学生直接将汉语思维方式带入英语写作中,在教师写作教学之前会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先用英语进行必要的交流,旨在转变思维方式,尽快进入英语写作氛围之中。通过交流环节的设置减轻高中生的心理压力,释放想象,让学生写作时能够充分将想法展示出来。
  Step3:Discussion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looking for jobs and job interviews?
  Do you think interviews are a good way for a company to find new employees?
  If you were looking for a job,what would you do first?
  Ask the students whether they agree or not.Suggest them using the following structures and expressions:   I think that... I don’t think that...
  I agree... I don’t agree...
  这一环节的问题设置旨在引导学生假设求职者、面试者及用人单位等不同角色,从而展开想象,理解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写作设计包括一些常用的短语和常用结构的使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3.正式的写作环节(While-writing)
  Step4: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is passage an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in 3 word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learnt in Reading;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outline,make a list,and then finish their writing.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探寻如何根据教学要求展开正式写作。与前面3个环节不同的是,具体到应用所学的新的词语知识,以及写出具体的“求职做法”,涵盖写作关键、篇章结构和思维逻辑,使作文具有流畅性和丰富的内涵性,符合英语表达方式所要求的言之有物的程度。
  4.写作后(Post writing)
  Step5:Tell students that filling in forms is also a kind of writing and writing of this kind needs to be:in phrases;wite no wasted words.
  设计询问表格,标注同学的姓名、年龄、求职意向,同时要求被采访的同伴给出其意向岗位的原因。这一阶段虽然在写作之后,与写作时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一环节需要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讨论的内容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升华写作主题,使写作思路更加开阔,对拓展学生写作的想象思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写作后的同伴评价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同伴之间的思想交流,丰富写作内容,增强写作者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很有好处。
  三、结语
  通过教学实践尝试和应用,笔者对同伴反馈理论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总结出三点重要启示:
  启示一:合理组建同伴反馈小组。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性,教师要根据同伴的英语写作水平、交际能力和性格特点等做好同伴反馈小组的分组。例如,将优、中等、差等不同写作能力级别的学生分为一组,达到先进者带动后进者的目的,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将外向型、内向型和中性性格的学生组成一组,总之,每一组里的层次差异需要最大化,达到同伴反馈思想的大交流和内容的升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启示二:合理确立反馈评价标准。同伴之间的评价包括表层的遣词、造句及深层的旨归和连贯。因此,教师在安排小组组员之间相互评价前要制定相应的反馈评价标准,结合写作相关要求设定相应的层级。例如,第一层级表层部分和第二层级深层部分均为50分。第一层级的评分标准:学生在互评时发现单词拼写错误扣2分;语态、语法、时态错误一处扣4分,名词、量词的数或格错误的扣1分等。第二层级的深层评价要从写作作品的整體评价,例如,偏离主题的,扣6分—8分,行文不够流畅的扣3分或4分,当然也可以设置一些加分项。总之,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评价标准,以便于实际操作应用。
  启示三:应用好作品“三稿批改”法。在制定出同伴反馈评价标准后,当学生的写作完成之后,组织每一组学生之间相互批改作文。由于之前已经将每个小组根据写作水平做出了差异性的分组,在教师讲解批改注意事项后,教授学生尝试“三稿批改”法,即第一稿主要批改作文的内容;第二稿主要批改作文的结构;第三稿则批改作文的语法和词汇等,并结合先前制定的评价标准,给出相应的分数。使得参与反馈的学生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吕征帆.高中英语写作“同伴反馈”运用研究[J].现代教学,2011(5):60.
  [2]李爱英.同伴互评反馈机制: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机制[J].当代教育论坛,2011(8):101-102.
  [3]Mangelsdorf, K. Peer reviews in the ESL composition classroom:What do the students think?[J].ELT Journal.1992(3):274-284.
其他文献
摘 要: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党和国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以泰山文化为例,通过拣选泰山封禅文化、红色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和泰山精神素材,创新教学方法,在引入式、参与式教学手段中融入泰山文化元素,对地方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的切入点和过程进行实践探索。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泰山文化 地方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
摘 要: 素质教育形式下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如何创建高效思维课堂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自主化和教学形式的合作化成为必然选择,学案的设计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两个层面的问题。充分利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做到目标导学、自主有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学案导学 自主合作探究 小组教学 高效课堂  新课程标准提出: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
摘 要: 模因作为可被复制的信息单位,以及模因论能够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发,从语言模因传播的两种方式,尤其是表现型语言模因的传播,即“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方式出发,分析了模因论指导下的仿写可以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同时可以自然地融入情商培养的元素,使语言技能的培养与人的素养的培养密切关联,从而使语言教学具有更宽泛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艺术类高职读者阅读行为的一些共性,以期通过他们的阅读行为分析他们的阅读需求、阅读趋势、阅读中产生的困惑、阅读方式的转变。图书馆根据这些分析改进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好的资源体验。  关键词: 艺术类高职 读者阅读行为 共性  21世纪以来,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传统的阅读方式向多元化的阅读方式转变;
摘要: 元教育学研究一直以来是教育学研究者所关注的基础研究领域,对于教育学学科发展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前人研究基础,对于“元教育学”研究的提法误解、命题理解与特点归纳作分析,并提出思考,以期对元教育学研究有更明晰的理解。  关键词: 元教育学 基础研究领域 命题理解 特点归纳  《“元教育学”问对》一文,是陈桂生教授1995年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的一篇文章,其以对话形式将“元教育学”的问
(北京师范大学 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数学科学学院,北京 100000)  摘 要: 高校招生规模日渐扩大,需要大学生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学校培养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为例,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必要性做了分析,同时针对目前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改良的有效措施,旨在为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效率打下基础。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必要性 具
摘 要: 创业教育是一种与职业教育使命相契合的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实践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核心路径之一。针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现状,提出以“智能制造实训平台”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坚持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设计了基于“智能制造实训平台”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这种模式有可能成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新亮点。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实训平台 创业教育  
摘 要: 礼仪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是人才素质培养的起点,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相辅相成。高校要不断拓展礼仪教育的内容,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礼仪教育 教育路径  一、强化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
摘 要: 高校基金会是各高校用来接受社会捐赠的重要载体,主要业务包括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奖励、资助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支持高校的建设和发展等,对捐赠资金进行有效的资本运作,实现保值增值。本文简要介绍了当下高校基金会面临的普遍问题,并结合江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实践经验,对基金会的管理与运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校基金会 筹资 捐赠 管理运作  一、概述  高校基金会是应高校发展需要之势,成立起来
(淄博中学,山东 淄博 255000)  摘 要: 历史教师只有做有心人,仔细观察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心理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情感教育的有效性,真正做到“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关键词: 学生实际 情感价值观教育 课程资源  新课标指出,高中生通过学习历史“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