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美术课堂完美“蜕变”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y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要求比过去任何历史时期都强烈。这个时代,电脑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部长陈至力同志强调指出 :“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实践证明,在小学美术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育教学向一个更科学、更先进的方向发展,让美术课堂完美“蜕变”。
  一、丰富内容,打造趣味课堂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每节课都离不开具体、可视的欣赏内容。美术欣赏其内容浩如烟海,时空跨越古今中外。以往要上好美术欣赏这一环节,需搜集大量图片,制作手动幻灯片等。教师为这些劳力费神、大伤脑筋。而采用多媒体教学,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在备课阶段,我利用网络和U盘,查找并存储了大量教辅资料。把课中需要欣赏的图片或场景,配以文字解说和音乐效果,在上课时,只需通过鼠标操作,欣赏的内容就会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了。如: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中,设计了这么一个课件:从动画片《小鲤鱼历险记》和《海底总动员》中剪辑了一些生动的录象片断,结合本科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出一个色彩斑斓、变化无穷的神秘海底。我有时呈现全景,有时去捕捉一个特写的镜头,有时将某一漂亮的贝壳放大,还给海底动物的生活习性来了个特写。学生们通过不断地观察、讨论,使心中固有的形象立刻被崭新的视觉概念所替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潜质,自然就能将神奇的海底世界表现出来。有的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还画出了海底的龙宫和游乐场等。学生的创作灵感不断,表现得异常兴奋,课后很多学生表示:“用多媒体给我们上课,太有趣了,还可以使课堂变得无限宽广。”
  二、调动内动力,提升创作力
  俄罗斯教育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生的兴趣”。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以它的生动、直观、新颖,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从内部诱发学生的动机,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求知欲望,并充分调动不随意注意,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绘画的种类众多,风格各异,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讲解知识、技能,这种以绘画技能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而让学生了解各个画种表现技法与艺术特点,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无论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还是从别出心裁而有创意的课程设计,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水墨游戏》中,我利用电脑设计了一个动画过程,充分展示墨色的干、湿、浓淡的变化及画面处理进行定镜显示,连贯运作,放大观看比较,强化学生的视觉感受,调动学生的内动力,加速了知识技能的掌握。缩短了演示时间,扩充了练习的空间,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还有助于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国内外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改革,实现教学现代化有重要意义。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已为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的改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思维也会异常活跃起来,课堂的气氛跟着高涨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的进一步发挥。
  三、让绘画走出一条创新的路
  多媒体的介入,让绘画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电脑绘画,这基本上是一种纯艺术的表现。在工艺与设计教学中,图案的规范、严格,填色技巧的讲究,因此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耗时费力。然而在电脑中进行图形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却都非常方便、快捷,比如说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在电脑中生成图形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等元素的构成,以及重复构成、渐变构成等一系列构成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电脑中显示。如:《形的重复》这一课,首先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按设定的骨格排列方式,把图案进行方向、大小、颜色的变化,再加以动画设置,很方便地完成重复构成图案,这样一来,学生在视觉上有了直观的感知能力。不仅如此,通过电脑美术设计,以其操作灵活多样,可塑性强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在作业完成后产生成功感、自豪感。对于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尚低的小学生来说,运用电脑设计可以弥补手绘基本功的不足,还可以加强创意、想象、欣赏、评论等能力的培养,渗透情感教育,总体上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很有利的。
  总之,多媒体教学的合理运用,能够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快地与新课程改革同行,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它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了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必将会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课堂教学完美“蜕变”。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城区埠子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渭塘因珍珠而闻名,优质的淡水资源和深厚的吴文化,使渭塘百姓依托着珍珠走上了勤劳致富的生活,珍珠文化孕育了地方经济,为渭塘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机,良好而独特的地方资源,也成为了我校少先队活动的独特优势。我校将学校珍珠文化在少先队活动中进行深层次的渗透研究,真正使珍珠文化内涵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到充分彰显和体现,使珍珠文化在少先队活动中绽放。  一、借助校本课程,感悟珍珠文化内涵。  珍珠文化,根
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欲望和意向,是形成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具有推动力的一种东西。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学海无
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情感就不算是一位好的语文教师;而如果没有智慧则培养不出能够创新的学生。所以,我们的课堂需要有情有智的教师。我们从事的是着眼于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的教学;是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情感更丰富、更高尚,让学生智慧更灵动,更丰厚的教学。正如语文教育家周一贯先生所说:“语文的本体有了情感和智慧这‘两翼’的舞动,又怎会不‘鲲鹏展翅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的重要工具,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在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通过专业化的示范,成人化的讲解,军事化的训练,让学生机械模仿、反复练习,以掌握知识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虽能勉强依葫芦画瓢,但充满艰辛、乏味。如果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语言使用符合儿童审美情趣、贴合儿童理解能力的“童言童语”,能让体育教学事半功倍。  一、“童言童语”能消除理解障
上学期,我担任了三(1)班的语文教学,从六年级一下回到三年级,感觉学生好小,似乎什么也不懂:初写钢笔字,初学写作文……一切的一切,使我有些觉得陌生,觉得害怕。(因为工作了十几年,也是第
数学素质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常常是潜在的,而不是急功尽利的,数学素质具有社会性、独特性和发展性。小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培养小学生的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双重体现,按照当前数学教育界比较一致的公论。  一、精心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  1、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潜意识。即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进而达到用数理逻辑的观点来科学地看待世界,人的数学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实现,多媒体教学因为具有直观性、形象化、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增加学习兴趣等特点,已被众多教师应用于平时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观摩课、公开课、研究课中,众多教师更是借助多媒体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绩。下面,我仅结合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来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涉及的领域是方方面面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充分利
写作要基于生活,就必然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这就要求写作者必须敢于面对生活,叙述生活,写出真话,表达出真情。不过,实践中真正操作起来又谈何容易。一、学生习作时写"真话"的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