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子女托管文化工具箱的形成过程研究——以B市校外托管机构为例

来源 :民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72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的背景下,如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环境,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以面向随迁子女家庭提供服务的校外托管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托管文化工具箱的分析线索,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初步提炼出托管的复合成因,包括五方面的影响力量:学校功能的延伸与补充、家庭功能的替代、市场化竞争中的托管效果、同辈群体间的交往吸引力、细琐生活的陪伴与影响.文章进一步反思了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环京迁移趋势下,学校托管服务资源的有限越发放大了家校间的托育矛盾,文化工具箱的分析视角更为关注对价值与意义的考量,通过行动主体间的复合演绎,折射着行动结构背后的隐性缺失.因此,有必要统筹规划基于人口流动事实意义上的教育状况,构建更为精细化的“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治理思路.
其他文献
中央民族大学建校70年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当前,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央民族大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赓续红色基因,秉承办学初心和使命,紧扣时代脉搏,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范围内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在给民族高等教育提供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必须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本科教育放在办学治校的核心地位去认识去推进,清醒认识本科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质增效,打造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一流本科教育,切实提升民族高校对国家战略需求的贡献度、支撑度和引领力.
文化心理场是社会中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多层次具有共同价值倾向的心理结构.民族文化心理场是基于共同历史经历和相似情感体验而产生的族群依存的心理生活空间,场域的疆界在时间的延续性中流变,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生发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心理场以身份认同和族群认同为基础,文化认同为动力,是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形态.从文化心理场视角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生成和价值转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具有长期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场域中自然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心理和主体间文化互动的关照,再现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进行协商民主形式的探索、内涵的丰富、内容的实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形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不仅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特点和优势,而且深化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内涵与本质,对当今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语法化是各种语言中带有普遍性的一种语言现象,哈尼语也如此.哈尼语语法化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语法化中产生的词缀,这种词缀既有前缀又有后缀;二是词的语法化.文章描写和分析哈尼语的语法化现象,并归纳和总结哈尼语语法化的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给我国各领域发展提供了新理路,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思路和启示.本文以民族地区高校为例,探讨新发展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侧重结合民族地区高校的地域特色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特点,探索新发展理念在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可以增强教育活力,协调发展可以凝聚教育合力,绿色发展可以提高教育品质,开放发展可以拓展教育格局,
示证范畴是表达信息来源的语法范畴.景哈哈尼语示证范畴主要通过语气助词和语法化的示证标记来表达.根据Aikhenvald关于示证范畴的划分,文章将景哈哈尼语的示证范畴分为亲知、拟测、报道三类.亲知示证用语气助词表示,拟测示证和报道示证用语法化的示证标记或语气助词及示证标记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同时文章还分析了景哈哈尼语各示证范畴的运用范围及其与体范畴的关联情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需从中华文化认知、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文化传承四个维度入手.文化认知是文化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认同是文化认知的理性升华,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的情感体验,文化传承是前三者发展的旨归,同时,四者又相互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中华优秀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脉所在.民族高校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应立足文化认知这个起点,抓住文化认同这个关键,围绕文化自信这个重点,筑好文化传承这条主线.
幼儿园作为正式的次级社会化的机构,在儿童社会性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观察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过渡期之内的文化传递与人性转变是儿童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有益尝试.本研究以北京一所民办幼儿园为田野调查点,以2~3岁的托班幼儿为观察对象,探究托班幼儿群体秩序建立的过程与机制.通过描述幼儿在进入幼儿园最初一段时间内的生活图景,重点呈现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实践.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对托班幼儿使用的管教模式,包括行动的程式化、物人互拟转换、多感官并用训练、食物统驭术等,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一种良好的群体秩序.经常发
从“话语权”和“话语力”两个维度审视话语权力是准确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题中应有之意,是深入推进新阶段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然而,现实中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建设却存在“话语权”与“话语力”结构性失衡的现象,与话语支配权、话语主导权、话语统领权和话语阐述权等“话语权”相比较,话语感染力、话语解释力、话语渗透力、话语引领力等“话语力”遭遇某种程度地遮蔽.立足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深入剖析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内在结构和逻辑理路,在牢牢掌握“话语权”的前提下,通过变换话语范式,转化话语形态,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