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冠状静脉窦夹层破裂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zs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70岁,因“胸闷气急1个月”入院.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18;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QRS时限140 ms.诊断: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Ⅳ级.入院第4天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右心室电极导线植入成功后行序心室电极导线植入.经撕开鞘将冠状静脉凄标测电极导管送入冠状静脉窦,通过腔内电网及X线透视确认标测电极导管位于冠状静脉窦内,沿标测电极送入长鞘.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合并右束支阻滞(RBBB)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疗效。方法本中心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植入CRT-P/D的合并RBBB的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常规每3-6个月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心功能(NYHA分级)、6min步行距离、Minnesota生活质量评分、超声心动图及程控等指标。结果共7例合并RBBB心力衰竭患者植入CRT-P/D,其中
摘 要:“1+X”证书制度的快速推广以及学分银行制度的试点推行,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课程建设上融入了“1+X”证书的考证内容,更有很多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时完全参照“1+X”证书的考证内容,甚至将课程名称也设置成“1+X”证书的名称。但是,目前“1+X”证书的“含金量”以及社会的认可情况还没有完全明确,那如何在课程建设中既考虑到“1+X”证书的需求,又能够不影响高职院校学生
期刊
左间隔支阻滞(1eft septal fascicular block,LSFB)一直不为人们所熟知。国内外关于其命名混乱,包括局灶间隔阻滞(focal septal block)、间隔局灶阻滞(septal focal block)、左前间隔阻滞(Left anterior septal block)、左分支间隔束传导失常(septal fascicular conduction disorde
导管消融术已成为治疗各类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措施,随着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术广泛应用于临床”^[1-2],导管消融引起的膈神经损伤(phrenicnerveinjury,PNI)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心外膜消融技术的开展,消融大头导管的机械刺激以及在膈神经附近放电等都不可避免的会造成PNI。
目的回顾性分析起搏器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评价起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选择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所有因“起搏系统相关感染”入院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起搏器相关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共58例起搏器相关感染的患者纳入研究。单纯起搏器囊袋局部感染52例,合并全身感染6例。与同期住院的所有起搏器患者相比较,起搏器感染的发生率为0.93%,其中起搏器首次植入感染的发生率为0.6
经导管消融已经成为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主要方法之一。虽然由于技术难度较大,短期内费用较高,受治患者数暂时还远低于药物治疗患者。但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①经导管消融近期效果较好,尤其是对阵发性房颤,随访12个月的成功率可达88%。②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疗效远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近期关于经导管消融治疗和药物治疗对比的8项临床试验中,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虽然迂10年来房颤的导管消融发展迅速,消融方法日渐完善,但术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近年的研究表明房颤消融术后与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降低早期的房颤复发率^[1],任能否降低房颤的远期复发率仍存在争议心^[2-3]。本研究的目创是探讨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近期和远剪复发率的影响。
摘 要:波谱分析课程能够利用四大谱图(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解析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传统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四大谱图基础理论知识和具有通性的谱图解析步骤,往往忽视了课程所面对的不同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和实际需求。因此,专门针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波谱分析课程案例式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将已学习的四大波谱基础理论用于
期刊
目的对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窦房结功能障碍植入永久起搏器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心电图记录判断房颤复发率与起搏器程控记录模式转换事件判断房颤复发率有无差别。方法所有患者因阵发性房颤接受导管消融治疗,因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于导管消融前后植入双腔起搏器治疗。消融术后3个月随访开始记录房颤发作情况。分别通过传统记录方式(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和起搏器程控记录(模式转换事件)判断房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预防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的晕厥或猝死。如何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减少ICD放电,特别是减少不恰当放电是目前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报道1例ICD的参数设置,及在ICD保护下联合其他治疗以减少ICD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