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想象、扎实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006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被分为“写话”和“习作”两个阶段,而低年级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写话,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写自己想说的话。但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问题,表达能力较为薄弱,写话常常偏向口语化。如何让学生爱上表达?如何让他们有内容可说、可写?如何让他们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问题是当前教师最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笔者将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出发,谈谈写话教学的实效策略。
  一、开展真情朗读活动,夯实写话基础
  写话的基础是具有相对丰富的词汇积累和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而朗读则是最适合低年级学生进行写话训练的方式。学生在初级阶段还没有学到非常多的字词,因此,很难掌握快速阅读以及默读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有情感朗读课文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具备更好的语文写话能力。
  针对学生活泼、爱表现的特性,教师可以设计表演式的朗读形式,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表达积极性。如,统编本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逐句、逐段地带领学生进行朗读,读出每个词句所表达的真情实感,甚至还可以加上一定的肢体语言来加强朗读时的情调,让学生通过生动而富有激情的朗读,更加轻松、准确地掌握“植、底、察、炸、刺”等生字,并且了解到许多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奥秘,如蒲公英、苍耳等。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轻松地学到更多生字、生词,从而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同时,通过朗读,学生还能逐步感知如何运用写作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是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夯实写话基础最切实有效的方法。
  二、巧设写话教学情境,激发想象思维
  学生的自制力比较薄弱,往往在有趣味、有情节的课堂上才能认真听课。如果教师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贯地进行口头讲解,则很难将知识点完全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就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写话教学的时候,要勇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更加有趣、生动的写话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课堂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去感受和联想事物,从而更好地完成写话教学的目标。
  如在教学《秋天的图画》一课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描述秋天的相关视频,将秋天“金黄的灯笼”“金色的波浪”“蓝天上的大雁”等场景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在视觉的刺激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秋天的景色,加深对秋天的印象。随后,让学生进行自由分组,以四人为一组,每个学生对应一个季节,用表演的方式来表现出“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特征。接着,让学生用口头语言来讲述自己眼中的秋天,秋天的“天空”“云朵”“树木”等。最后,教师可以趁势说:“接下来,就让老师带领着同学们一起走进秋天的世界,领略童话般的美吧。”在多媒体视频、表演活动、自我描述等教学方式的铺垫下,学生对秋天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進行后面的写话教学时会更加轻松。当教师说了一个“叶”字,学生就会自发地开始联想秋天和“叶”有关的景象。有学生说:“我家的屋前洒满了金黄色的落叶。”有学生说:“叶子离开树梢,经过快乐的飞舞,终于回归土壤。”……类似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在想象中开发思维,从而掌握写话的方法。低年级写话教学在利用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三、注重仿说、仿写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在学生经过生动朗读和趣味情境的陶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练笔的机会。课本中有许多辞藻优美的文章,在初学阶段,不妨让学生先从教材内容进行仿说、仿写开始,将课文中的精髓通过这种方式传递给学生。这是和阅读教学密切结合的一种方式,既能巩固课本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库,又能给学生创造写话练习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如统编本一年级上册《四季》主要通过对“春草”“夏荷”“秋穗”“冬雪”等具有显明季节特征的事物进行描写,表达出作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学生进行仿说及仿写的样本,利用这首儿歌,让学生进行练习,引导学生模仿课文形式来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进而让学生发现课文中相似的地方。比如,“草芽尖尖”“荷叶圆圆”等词都是叠词,表现出了事物最显明的特点,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尝试使用叠词,说说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青草青青”“河水潺潺”等。随后,让学生再来仿说一些课文中的句子,可以运用生动的图片来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进行模仿,在大致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仿说或仿写课文的训练,让学生从中学习到遣词造句的运用技巧,这是习作学习初级阶段的有效方式。
  作为习作的基础和前提,写话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表达能力。但教师对于写话教学的训练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安排的写话任务,而应更加灵活地采用“看图写话”“抄写佳句”“日记写话”等多种形式,依据学生的水平和喜好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积累习作素材,以培养写话能力为核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主要目标,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为第二、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打好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银河校区)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第二课时、淡化第一课时以及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越位等现象。我们应注重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优化,采取适切的教学策略,为提升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服务。张庆老师提出课堂教学应“倡简、务本、求实、有度”。于永正老师也曾指出,课堂教学就是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反观现在的一些公开课,第二课时居多,第一课时鲜有人讲,即使有人讲第一课时,也都是对字词以及整体感知过程的极力压缩,而把大量的时间
统编本教材首次提出了“语文要素”的概念,把課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方法以及习惯等)分解细化,并落实到各个单元的教学中。低年级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初始阶段,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入手展开教学,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更加提高。  一、“泡泡”促词语理解  在统编本语文教材中,“泡泡提示语”就以语文要素的形式展现在教材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借助“泡泡提示语”的导读作用帮助
阅读策略单元是统编本教材在编排设置上的一个创新,旨在借助典型课文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积累上。整套统编本教材专门设置的阅读策略单元主要包含了学会预测、学会多角度提问、阅读有一定的速度、有目的的阅读等内容,编排上也体现了三个特点:以学定教,尊重学生科学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体现文本结构的整体体系;有的放矢,促进教学目标的精准精确。统编本教材中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应当从何处入手?笔者
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举国瞩目的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于6月24日—27日在天津开赛。迄今为止,堪称职业教育“国赛”的技能大赛已连续举办了4届。在本届大赛中,广东参赛选手在与众多高手的巅峰对决之中,大显身手,表现突出,充分展示了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技能水平。    技能大赛:广东选手再创辉煌    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等16家单位
摘 要:本文通过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中职学校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体育教学的改革思路,从而让体育教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关键词:中职;体育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对中职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中职体育要在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的基础上,加强与职业技能有关的体育技能练习,以期达到发展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目的。笔者在的龙岗职业
河源市卫生学校创办于1943年,是一所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河源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被人们誉称为“白衣天使的摇篮”,建校66年来,培养出近万名医疗卫生技术人才,他们大多扎根山区,卫校学子遍布南粤大地,群星灿烂,桃李芬芳。  河源市卫生学校,坐落在东江上游河畔、河源市素有“文化之乡”之称的龙川县城老隆镇。学校秉承着河源客家的人文传统,孕育着教
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口语交际教学来看,不少课堂仍流于形式。原因有很多,但归根到底还在于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充分与教材对话而准确把握编者意图。笔者以统编本二年级上册为例,谈谈如何在对话中让口语交际更有效。  一、与教材对话,准确把握交际目标  当前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不高,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课堂教学缺乏具体的目的性。统编本教材有相应的口语交际目标体系,每一次教学,都是其目
梁承华是一个传奇人物,见过他的人,都不由得如此感慨。他的简历寥寥数语,读来却让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情:梁承华同志系广东省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校长。197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战士、排长、指导员,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曾被评为全军“雷锋式战士” “雷锋式干部”,因战伤被评定为三等甲级残疾。1986年,他转业到肇庆市政府办公室工作。1995年,他主动放弃国家伤残补助和稳定工作,自主创业。十
我省今年超额完成中职招生任务 招生总量全国第二    截至10月底,今年我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人数超过68万人,超额完成教育部下达的年度67万人的招生任务,招生总量位居全国第二。10月18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广东中职区域联动“转移招生”》一文介绍了我省中职招生经验和做法,报道广受关注,新华网教育频道、教育部网站、新浪网教育频道等网络媒体均予以转载。随后在10月20日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等职
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应引导他们将上下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深入挖掘课文中词句的含义,通过阅读对词语进行积累。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温度,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学好语文。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若学生能将上下文相结合,深入文章语境,那理解起词语的意思来则更容易。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学的课文里极少有难理解的深奥词语,可是这个阶段的学生仍然处在积累词语的阶段,当他们见到从未见过的词语需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