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目标》英语九年级的“课堂互动”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堂互动”的理论背景
   钟启泉教授认为“课堂互动”有利于打造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文化特色的课堂。他更根据我国EFL的教学实际,定义“课堂互动”为:调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主要要素,围绕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彼此间良性的交互作用。他认为,“课堂互动”研究的课题是:从单纯知识点的目标设定走向三维目标链的设定,从单纯预设式的教学设计走向动态生成式的教学设计,从单向传输走向集体思维学习——集体思维的组织与学习集体的形成。 随着新版《英语课程标准》的提出,它所倡导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也正是需要“课堂互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英语课堂中完善“课堂互动”至关紧要也刻不容缓。
  二、“课堂互动”的实施现状
  1.“课堂互动”机械单一
   从“课堂互动”的参与主体来看,一般有“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但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以及顾虑课堂失控或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很多英语教师都习惯使用“单向性”的“师生互动”,即教师问——学生答。这种“课堂互动”不仅形式单一,话语权和主动权仍是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被动参与课堂。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互动的效果也不理想。
  2.“课堂互动”浅层偏狭
   在英语“课堂互动”中,不少教师把互动应用在一些较显浅的知识教学上,进行简单、封闭的提问;或者没有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互动,便要求学生呈现结果,这些都属于较浅层次的互动。很多英语教师也容易走进一个误区:他们都希望通过“课堂互动”来最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如词组、语法、句型等,而忽略了在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也有教师缺乏对教材的再加工或创新运用,较少进行拓展或联系社会热点。这些都让英语“课堂互动”变得偏狭。
  3.“课堂互动”缺乏情感
   “课堂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尽管英语课堂上使用较多的是语言上的互動,但非语言的互动,如情感、表情、动作方面的互动也必不可少。但现实中的“课堂互动”,不少教师都疏于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需要或变化,没有真正地了解学生的情感,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经常会缺乏情感上的互动,容易让课堂缺少真实和和谐。
  4.“课堂互动”流于形式
   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在英语比赛课或展示课上,教师为了让课堂变得活跃、生动,往往在课堂中设计多个互动环节。但这种为了互动的“互动”都只流于形式,学生很难真正地、深入地参与其中并有所收获。因此“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中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每个环节都需要互动来呈现。“课堂互动”在英语课上要做到科学合理,恰到好处,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三、“课堂互动”的实践开展
  1.以生为本,遵循“儿童本位”教学观
   在进行《新目标》英语九年级的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的教学时,单元的Language Goals是让学生Talk about what you are allowed to do和Agree or disagree with it/them.在完成了Section A 的教学后,我让学生进行了Group Discussion的“课堂互动”,让他们自由讨论各种Rules以及发表他们的意见。学生在小组讨论时,面对同龄人,大家都不亦乐乎地畅所欲言。由于免除了直接面对老师以及全班同学的压力,学生都很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不少学生都表达了类似We should be allowed to wear our own clothes at school because they are more beautiful than our school uniforms.或者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use their mobile phones at school so that they can keep in touch with their parents.或者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have part-time jobs thus they can be more independent.这些在老师和家长的角度看起来都似乎是违反了家规、校规的观点。然而这正是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体现了他们的个性和主张,因此在最后的小组Presentation环节,我非但不批评学生表达的这些观点,还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在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单元Language Goal是让学生Express preferences。在Section A的4a部分,语言目标是让学生用定语从句谈论他们所喜欢的food,clothes,people,music,actors,singers and movies等,这次我采取生生互动,让学生采用Interview的方式,去随意采访班上的同学,了解他们所喜欢的东西。学生很喜欢Interview的方式,同学之间谈论了不少时下青少年都热捧的明星、音乐和电影等。他们所谈论的有些甚至是我第一次听到的,让我开阔了眼界之余,也更了解了我的学生。这种自由度较大的互动方式,解放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从心出发去参与课堂,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2.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在《新目标》英语九年级的Unit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单元的Language Goals是Ask for information politely and follow direction。在Section A的4b部分,课本给出了多个情景,要求学生根据情景设计问路的对话。我先让学生模仿例子,在小组内进行Pair work。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部分已经熟练掌握问路的句型,因此这一部分的对话练习对他们来说是驾轻就熟。看到大部分的学生完成了该部分的任务后,我让任务难度升级,要求学生自己创设一个新的情景(不一定是问路),再进行对话。这下学生的兴致都被激发了,纷纷绞尽脑汁地创设情景并进行对话练习,有些甚至在小组内更换partner进行练习。通过课堂观察,我最后选出了几个新颖有趣的情景让学生进行了展示。有时在Pair work环节,我除了鼓励学生跟partner Pair work之外,我也鼓励他们可以跟我进行Pair work,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转换,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在Unit 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单元的Language Goal是Make inferences.在完成了Section A 3a Strange Happenings in My Town教学后,我让学生观看了英文版的侦探推理卡通《柯南》的第七集的前部分,故事讲述了一位医生每月都会收到一份神秘礼物,于是我让学生小组讨论,猜测究竟是谁给医生送神秘礼物。学生在小组里都当起了侦探,各抒己见地进行推理,表达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最后我要求小组都统一意见把答案写在卡片上。我把卡通的后部分播放出来,发现有四个小组都答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都欣喜若狂。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互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还大大消除了他们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焦虑和同伴压力,即使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愿意在小组内大胆分享自己的看法,课堂达到了较好的互动。   3.多方式互动,激活课堂
   在《新目标》英语九年级的Unit 2 I think mooncakes are delicious!单元中,Section A的3a是讲述了Mid-Autumn Festival起源的故事Full Moon,Full Feelings,而Section B的2b则是讲述了关于Christmas的故事The Spirit of Christmas。为了让学生能融入课堂,加深对这两个故事的理解和体会,我让学生用Role-play的方式把故事呈现在课堂上。任务一布置下去,学生们便在课余时间积极地在小组内进行分工:旁白、角色、场景等,做到全员参与,并提前进行排练,投入度很高。他们还邀请我做评委,制定一个评分标准并对小组进行点评。那节课上的互动,每个小组都呈现了精彩、高质量的Role-play,观众们也看的兴致盎然。Role-play结束后,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用英语清晰地retell the story and give a personal reaction。证明Role-play已经帮助学生深化和融入了知识。这样的“课堂互动”既高效也达到了目的,学生在课后还意犹未尽地希望以后能多举行这样的互动。
  4.信息技术辅助“课堂互动”
   在《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这个单元时,在讲授新课前,我先利用问卷星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关于How do you learn English?的情况,让他们在问卷中列举出学习英语的方法。在上课时,我首先把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呈现和反馈,以此作为导入环节,引出了Section A 1a部分:Check the ways you study English.Then add other ways you sometimes study.利用问卷星在课前与学生提前进行互动,既能清楚了解学生的情况,也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还能顺理成章地引入单元内容,算是做到了高效的“课堂互动”。再者,在每个单元Section B 3a和3b部分都是写作任务,有时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堂写作练习,并想当堂为学生进行点评的话,利用实物投影投射出来的效果不太清晰,影响了评讲的效果。但如果采用同屏器,教师便能通过手机即时拍摄学生的作文,并马上连接电脑,把学生的作文清晰地投射到屏幕上,還能随意放大缩小,评讲的效果非常好。另外,当教师对每个单元的某个部分完成教学后,想立刻测试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采用翼课网这样的教学辅助网站,让学生进入机房,教师在网站上布置相对应的题目让学生当堂限时完成。待学生完成后,教师可马上通过网站的分析数据得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可当堂在电脑上为学生评讲。这种“课堂互动”的方式比传统的回答问题和完成纸质练习更直接高效。因此如果能把新型的信息技术运用好,将会为“课堂互动”带来不少便利。
其他文献
分析了热带钢连轧机的轧制条件,据此提出各机架轧辊应具备的主要性能,综述了热带钢连轧机用各类轧辊材质的技术特性,并以宝钢、武钢三套热带钢连轧机为例提出了其用辊方向.
一、背景   2018年12月10日,星期一。上午大课间,学校高三年级在足球场组织进行“夹球绕杆接力”班级对抗赛。要求每班组成一个参赛队,各班参赛人数为40人,男女不限,建议每班有教师参与比赛,教师人数不限,教师与学生人数相加不能超过40人。天气较为寒冷。   正式比赛前一周发布了通知,并附有比赛规则。由于有高考报名等事项,班主任未在班级进行提前报名工作,比赛实际上是自愿参加性质。   大课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对课堂上的学科教育、课堂外的实践活动以及学校文化环境建设等诸环节进行整体设计,使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实现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学校环境三者的有机结合,形成小学德育管理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完善框架。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教学相结合   学科教育教学中传授传统文化,要从教材、课程、教师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完善,做到在教材上加速传统文化教材的普及化进程,课程上构建具有整
德国学者韦伯在运用其首创的“法律理性类型”概念进行比较法研究时,认为英国法不具备“法律理性类型”的“形式理性”特征,不能为社会带来必要的“确定性”。然而,作为西方法律
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活动,还是一种集音乐、戏剧、饮食、造船工艺于一身的"跨界"文化,体现出广府文化的与众不同.
一提起写作,学生叫苦连天,学生怕写作是有原因的,我主要归纳为以下两点:  1.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作。大多学生把写作当成一个作业,老师说要写,所以我就写;考试要写习作,所以我要写。习作写完了,老师批了,给一个分数,完事了。  2.学生不知道习作可以写什么。很多学生以为习作就要写一些大事情,大道理,自己的那点鸡毛蒜皮的事、自己那点小心眼、小心思不能写到习作里。习作字数必须要达到老师的要求,因此学生习
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必须教会学生珍爱生命,帮助他们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发展,告诉他们在关注自身生命的同时还要尊重和热爱他人以及其他物种的生命。而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的课程目标与生命教育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将生命教育融入初中生物课堂,让学生在感受生命神奇的同时,也学会珍爱生命。下面将结合几个教学实
高校的发展与质量提升,关键是教育者的水平。高校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必须培养、提升高校教育者的伦理智慧。高校教育者的伦理智慧主要表现为:严爱相济、甘当人梯;以身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