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管理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研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jys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对课堂上的学科教育、课堂外的实践活动以及学校文化环境建设等诸环节进行整体设计,使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实现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学校环境三者的有机结合,形成小学德育管理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完善框架。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教学相结合


   学科教育教学中传授传统文化,要从教材、课程、教师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完善,做到在教材上加速传统文化教材的普及化进程,课程上构建具有整体性的课程教育体系,教师培养上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每周一第一节课“校长课堂”,是深圳市南湖小学近几年来不断深化完善的德育特色校本课程,由校领导、行政、优秀骨干教师、各领域专家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进行全校直播。内容关于时事新闻、传统文化、名人故事、生活常识、安全教育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让学生了解时事,通晓古今,开阔视野,明白事理,学会做人。其中,由笔者讲的“校长讲故事,国学进课堂”“校长讲故事,历史进课堂”系列,立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将教育内容具体分为道德人格教育、孝亲敬长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情操教育,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观、亲情观、人际观、社会观、国家观和审美观。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一)重视经典诵读活动的德育功能
   首先,挖掘经典诗文中的道德精华。经典诗文中蕴含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节,是人类最美好的道德情操,历经千百年而熠熠生辉,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富矿。学校要在经典詩文中萃取更多的道德教育养分,通过学生的诵读和吟咏,使经典诗文积淀内化为学生的文化基因,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增添道德底色,让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活动中,涵育性情,砥砺品格,健全人格,提高修养。其次,要创新经典诵读活动的教育载体。将经典诵读与书法、音乐、美术甚至体育等学科互相配合,拓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活动形式,让经典诵读活动更具有实效性。
   (二)开展丰富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认知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是中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首先,多组织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文体活动。书法比赛、征文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文艺演出、专题讲座等活动。利用多种教育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加强学生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其次,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指导。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组建书法社团、围棋社团、国画社团等学生社团,把高品位的学生社团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和补充形式,发挥学生社团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承载作用。再次,要多开展节庆教育和仪式教育活动。如利用“七一”“十一”等重要的国家节庆日,引导小学生树立浓厚的国家情怀;利用伟大领袖和革命志士的纪念日对中学生开展革命传统和道德人格教育等。同时,还要积极开展仪式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开学典礼、表彰大会、升旗仪式等仪式活动开展教育。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相结合


   (一)建设优美典雅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学校可以修建文化长廊或文化墙,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场所,用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经典诗文和书法作品等题材来美化文化长廊,让校园里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根雕栏、画柱都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体现教化育人的功能。另外,在已形成的环境格局中点缀上名人雕塑、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文化色彩浓厚的装饰,能够使校园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它会成为一种无声的语言来传递文化的灵魂,让学生们走在校园的任何一角都能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和道德的号召。因此,无论是学习区、活动区还是生活区的环境布置中,都要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
   (二)营造人文馥郁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校园精神文化直接反映了一所学校独特的校园氛围和师生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它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理念的深刻体现,具有凝聚力、指引力和生命力,能够让学生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要营造良好的校风,要善于借助校园网络这个新型载体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网络道德,还要注重校园礼仪教育。注意发挥传统礼仪教育在和谐校园环境构建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懂得日常交往中待人接物的礼貌规范,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主动爱护学生,学生要以诚相待、相互谦让,互相关爱,对待老师要懂得尊师重教。
  责任编辑 钱昭君
其他文献
依据秦岭隧洞6号勘探试验洞施工地质及监测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处在闪长花岗岩体内的深埋长隧洞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和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为秦岭隧洞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
根据全省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和湖北省气象台提供的1950-2007年湖北省76个常规地面观测站的雨量资料,对不同的年平均、月平均降水区间和一日、三日最
邻谷渗漏是水库建设中常见的地质问题之一,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河间地块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以龙洞口水库为例,通过对河间地块渗漏条件进行分析
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区地下水SO42-离子浓度高,对混凝土具结晶类硫酸盐型腐蚀。通过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SO42-离子相关性分析、岩石矿物和化学成分与地下水化学分析,查明了坝址区地下水中SO42-来源及其分布特征——SO42-系岩石中黄铁矿经一系列化学反应的产物,受地层中黄铁矿富集程度、水动力条件差异影响,不同地层、不同地段SO42-离子浓度存在一定差异,并从保障工程安全运行、降低工程造价出发提出
分析了热带钢连轧机的轧制条件,据此提出各机架轧辊应具备的主要性能,综述了热带钢连轧机用各类轧辊材质的技术特性,并以宝钢、武钢三套热带钢连轧机为例提出了其用辊方向.
一、背景   2018年12月10日,星期一。上午大课间,学校高三年级在足球场组织进行“夹球绕杆接力”班级对抗赛。要求每班组成一个参赛队,各班参赛人数为40人,男女不限,建议每班有教师参与比赛,教师人数不限,教师与学生人数相加不能超过40人。天气较为寒冷。   正式比赛前一周发布了通知,并附有比赛规则。由于有高考报名等事项,班主任未在班级进行提前报名工作,比赛实际上是自愿参加性质。   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