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不可或缺的第一课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e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听到很多高一同学抱怨过,中考英语在总分为120分的前提下,能考到110分以上,甚至有的同学拿到满分;而一上高一,在总分为150的前提下,能考到100分以上已经是很不错的学生了。当然学生说的只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些现象主要表现为:
  首先,词汇上,以笔者所在市地为例,初中用的教材为人教版,而高中变为外研版。虽然词汇上有些重复,但是经历了漫长的暑假后,再加上初中词汇量小,高一第一模块的词汇几乎相当于初中三个单元的词汇总和,这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记忆方法的指导,让刚刚踏入高中大门的孩子们情何以堪,势必打击一大片积极性。
  其次,语法上。初中英语实际上已经涉猎了几乎所有的语法。可惜的是,只是面上的指导,也就是说学生只是知道这些语法项目而已,对于其内在的联系并不清楚,只局限于中考 怎样考。比如: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_____ I met you for the first time.
  A.which B.when C.that D.where
  初中学生知道本题选B,但其理由是前面是“the day”表时间,如果是地点就选where.所以到了高中,当本题变为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_____ we spent together时,学生还会选择when,因为同学们不知道是要看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所做的成分,而只会看时间和地点。考查的局限性导致初中语法教学的针对性只在得分,不在会与不会。
  再次,听说读写能力。因为中考要求较低,很多中学到初三也不再有英语授课,这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影响很大。很多同学都是因为高中第一节课,新的英语老师用英语授课,而开始惧怕英语,导致所谓的“一句也听不懂”,慢慢就放弃了课堂。高中英语的课文长度比初中英语的课文要长几倍,所以初中的“全篇背诵”似的的方法就不再实用,更可怕的是即使课文完全背过,也不一定成绩好。因为考试的阅读理解,再也不是初中的“小明6点起床,7点吃饭,8点到校,11点放学,问小明在学校上午待了几小时 ”这种需要细心就能做对的题目了,在词汇和语法量加大的情况下,题目要求学生也看不懂。所以考试结束学生的感觉是,老师上课讲的都会,为什么考试都不考?
  那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适应过程。也有些学生由于初中时英语基础不十分牢固,对高中英语学习有畏惧心理。不少教师对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和要求了解不够。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要求学生把握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的语法知识。而高中教材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要求掌握的词汇多达3500,并在初中的基础上注入了大量的语法点、知识点;同时侧重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金融、网络、文学、广告等诸方面,更贴近现代生活,时代信息较浓,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和能力差别较大,有些教师常常忽略了这一点,习惯于用统一的要求进行教学,没有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是必然的。是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我们,在高中英语第一节课上,我们就高调开课了,而忽视了至关重要的一课——初高中英语学习的有效衔接。
  针对以上列举的不完全现象,笔者在2012年对着个初高中脱节的问题做过初步的研究,并付诸实践,精心设计了开学第一节课,从本届学生的反应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首先,讲清楚高中与初中英语学习的区别。简单的说,初中的英语教学中,机械记忆的东西很多,是个感性认识形成的过程,而高中随着词汇的增多和语法学习的加深,单纯的机械记忆已经不能凑效。
  其次,词汇的学习。高中词汇量徒增,机械记忆已经失去了其意义。教会学生用发音记单词而不是用字母记单词。所以48个国际音标是第一节课所必要的。然后向学生渗透音节的观念,通过音节记单词,记忆高效又准确。
  再次,语法的学习。笔者认为第一节课上很有必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下词性和句子成分。因为在我们高中的授课过程中“……词在句子中做……”是我们经常说的,学生往往不懂,很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当然我们讲一次,学生也不一定会,但是至少为我们以后的授课提供了平台和可靠的依据。这也为以后的“大块语法”奠定了基础。
  最后,学习习惯的渗透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随着理工科难度的逐渐加大,很多同学大部分精力都会放在理工科上,而忽视了英语的学习。其实英语的学习重要的是习惯,而非过多的时间。早晨20分钟大声朗读词汇和课文。课上积极发言,跟上老师的进度。晚上20分钟心读,也就是做些阅读理解,定时定量定正确率。
  总之,我们要认识到初高中英语教学有着很大的 区别,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探索这些不同,形成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来帮助同学们在高一度过“英语关”。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成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2015年新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播州土司为例,梳理分析播州土司民俗文化及其外宣翻译现状,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的基本目的、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方面对其翻译定位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华文化“走出去” 民俗文化 外宣翻译  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多彩的中华民俗文化进行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全球化速度不断增强。如今,我国的网络环境比较复杂,青年学生思维活跃,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意识形态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冲击。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青年人才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特殊责任和使命。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一门基础课必修课,承担着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的重任。因此,在新形势下高
【摘要】OBE和微课是近年来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二者是有共同之处的,即都非常重视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传统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存在一定弊端,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如果加入以OBE为导向制作的微课则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应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理念,掌握新技术,将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大学英语视听说
【摘要】人生中,当我们处于少儿时期时,我们学习语言后会很快掌握并灵活运用,因为我们会经历一个语言关键期。而对于如何让孩子更容易接受要学习的语言,教学中的听力和口语这两方面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针对如何将英语培训在少儿时期中更好的开展,论述了听力和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希望对于老师们的教学可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少儿英语 听力 口语 重要性  人类大脑中掌管语言学习的区域叫“布罗卡”区,4-1
【Abstract】Rhetoric is an art of Communicating and writing. Rhetoric is used to make the expression livelier and more powerful. This paper takes the rhetoric of architectural translation in Chapter Sev
【摘要】本文以文化翻译观为指导、以罗经国对《滕王阁序》的译本为案例对《滕王阁序》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及策略进行了探讨,指出译者只有把“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策略相结合,并具备深厚的中英文功底,才能翻译出符合译入语读者需求的版本。  【关键词】《滕王阁序》 文化翻译观 文化负载词  文化翻译观就是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苏珊·巴斯奈特( Susan Bassnett)认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
【摘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高效性一直是教师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英语教学活动中,还能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在把握教材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以“学教互动,学思结合”为主题的教学目标,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多样化教学形式等手段,在夯实学生英语基础的前提下,促其进一步掌握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实现课堂教学效
【Abstract】Kazuo Ishiguro’s novel When We Were Orphans follows a new historicist style throughout the narration. During the experience of reading, the reader, accompanying with the protagonist, also go
【Abstract】Constructive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combines constructive theory with the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Reading is one important skill in English learning, so this paper focuses on put a n
【摘要】双语者在二语词汇习得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记忆的是二语词汇,可在双语者脑海中形成的概念却属于其母语系统。把所记忆的词形和其正确的概念相匹配是二语词汇习得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二语学习者通常习惯于把二语词汇的概念直接翻译成母语,从而得到相应的词义,而母语和二语概念表征之间存在的差异却导致大量誤差的产生,使二语学习者不能够正确并且灵活地使用习得的二语词汇。  【关键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