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结合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duoy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高效性一直是教师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英语教学活动中,还能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在把握教材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以“学教互动,学思结合”为主题的教学目标,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多样化教学形式等手段,在夯实学生英语基础的前提下,促其进一步掌握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为此,本文将围绕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提出改善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具体方法,以期为英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英语教学 初中教育 情境 教学思路
  一、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氛围沉闷。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多读、多说、多用英文进行互动与交流,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英语学习与应用能力。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仍以课堂主导者自居,要求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知识学习,对学生的个性、对英语知识掌握理解程度的差异性等问题并没有被关注和重视,导致教学缺乏思想认同,部分学生甚至对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不仅学习的积极性被制约,也使课堂气氛陷入低迷,直接影响了英语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率。
  2.缺乏互动交流。虽然部分教师会融入一些互动环节,但很少能够以师生平等的形式展开互动。大多教师仍习惯于在学生之中树立“威严”,让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导致很多学生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敢回答,即便有不理解或者疑问,也不敢发问。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将逐渐僵化在这种固定、标准的模式当中,难以朝向丰富和多元化的方向开启和发展。
  二、实现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1.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实现课堂“情”与“境”的交融。创设英语学习情境可以从语言、游戏、活动等入手。首先,关于语言情境,很多教师都发现,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语言环境。长期生活在汉语环境中,思维、语言、习惯都已形成固定模式,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也会以汉语的思维学习。为此,教师可利用课堂45分钟的教学实践模拟全英语环境,使学生沉浸于模拟的真实情境中,掌握如何用英语交流、用英语思考。其次,关于游戏情境。初中生对于游戏依然有着强烈的兴趣,教师可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使教学内容通过游戏的形式得以深化。如,开展“传球说数”的游戏:学生站成一圈,教师向其中一位学生传球,球出手后随意说一个数字,让接球的学生说出下一个数字,如果说对了,继续传给下一位,并随意说一个数字,如果说错了,就要退出游戏。由此巩固学生对于英文数字的记忆,同时激发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再者,关于活动情境。教师可利用课堂开展各样活动,如小组竞赛、小组合作、头脑风暴等,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发散思维。如,在学习相关“Festival”话题时,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活动法,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与“Festival”有关的一切词汇(New Year’s Day,the Spring Festival,Teachers’ Day,Christmas Day,Mother’s Day……)然后在每一个词汇后画出引线,要求学生思考关于这个词汇所联想到的其他单词,由此引导学生快速复习之前学过的单词,同时加深记忆,夯实词汇基础。
  2.善于观察思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长期以来,国内教学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由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授学,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教学观念之下,教师极易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往往将更多精力投放在个体能力突出的学生身上。而在以“学思结合”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初中英语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给予学生均衡化的关注,对能力较为平庸的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以保持教学的公平性和整体性。同时,重视学生主体身份,并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主体之间的多种形式互动体现。如,笔者在帮助与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的初步阅读之后,会询问学生想通过此篇课文学习到什么,进而根据学生意愿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而学生可以采用略读、通读、详读、分层次阅读、喜欢的词句重点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实现与课本教材的互动;学生之间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自问自答、分组学习不同段落并分组教授重点内容或写作手法等形式进行互动。又或是采取分层练习,如以“星级作业”的形式,将作业分为“一星级”(重基础)、“二星级”(重巩固)、“三星级”(重提升),分别对应着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秀生,使不同英语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作业。
  3.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促进师生相互协作夯实学习信心。任务驱动教学是将以往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方法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分析问题的存在并解决问题、完成规定任务为主要模式的新型教学方法。初中英语课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心里的想法,更多地去参与到各式各样的人际交流之中,进而让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流、解释等语言形式来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需要注意的是,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应在充分了解学生英语知识水平、个性特征等基础上,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满足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促其乐于求学。
  三、总结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采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课堂学习习惯,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促进学思结合,真正落实初中英语个体化差异教学原则,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李萍.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学,2008(9):61-62.
  [2]李静.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调查[D],山东师范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是语言的源泉,赋予语言以生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用对比、介绍故事背景等方法,进行语言文化的渗透,加强学生对英语词汇、句式的理解,可以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语言文化 渗透策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具有非常重要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的培养,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跨文化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  
【摘要】由于我国语言的复杂性,与他国认知偏差等原因,我国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的层次不高,以此造成了我国文学和他国文学输入的逆差。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通过分析生态翻译的理论基础,重点在翻译过程中实现忠实原文和创新思维的平衡,实行形合译转换策略,归化和异化策略分析等方面对生态翻译视角中国文学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翻译视角 中国文學 文学翻译  引言  中国优秀文学家和佳作数不胜数
【摘要】英语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知识,而写作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的重点。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为此,如何寻找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则是当前急需要思考的内容,而本文也将针对人教版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这一主题展开浅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展开浅析  引言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加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text with the cohesion approach. Two often-mentioned cohesion devices, grammatical cohesion and lexical cohesion are to be discussed are used in the article, w
【摘要】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成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2015年新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播州土司为例,梳理分析播州土司民俗文化及其外宣翻译现状,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的基本目的、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方面对其翻译定位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华文化“走出去” 民俗文化 外宣翻译  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多彩的中华民俗文化进行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全球化速度不断增强。如今,我国的网络环境比较复杂,青年学生思维活跃,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意识形态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冲击。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青年人才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特殊责任和使命。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一门基础课必修课,承担着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的重任。因此,在新形势下高
【摘要】OBE和微课是近年来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二者是有共同之处的,即都非常重视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传统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存在一定弊端,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如果加入以OBE为导向制作的微课则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应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理念,掌握新技术,将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大学英语视听说
【摘要】人生中,当我们处于少儿时期时,我们学习语言后会很快掌握并灵活运用,因为我们会经历一个语言关键期。而对于如何让孩子更容易接受要学习的语言,教学中的听力和口语这两方面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针对如何将英语培训在少儿时期中更好的开展,论述了听力和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希望对于老师们的教学可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少儿英语 听力 口语 重要性  人类大脑中掌管语言学习的区域叫“布罗卡”区,4-1
【Abstract】Rhetoric is an art of Communicating and writing. Rhetoric is used to make the expression livelier and more powerful. This paper takes the rhetoric of architectural translation in Chapter Sev
【摘要】本文以文化翻译观为指导、以罗经国对《滕王阁序》的译本为案例对《滕王阁序》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及策略进行了探讨,指出译者只有把“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策略相结合,并具备深厚的中英文功底,才能翻译出符合译入语读者需求的版本。  【关键词】《滕王阁序》 文化翻译观 文化负载词  文化翻译观就是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苏珊·巴斯奈特( Susan Bassnett)认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