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语文要素的习作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18277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个特殊的单元———习作单元,主题为“想象”。作为专门的习作单元,单元的结构安排体现了习作的核心价值。在本单元中,其他版块的安排都为达成习作这一核心目标服务。因此,在研读教材时,教师必须要有单元整体意识,注意前后内容的链接,凸显单元语文要素,这样方能放飞学生的想象之翼。
  【关键词】统编新教材;语文要素;习作;想象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册独立编排一个以培养习作能力为核心目标的习作单元。三年级上册编排了第一个以“观察”为主题的习作单元,本单元是统编教材安排的第二个习作单元,主题为“想象”。习作单元与普通单元的编排方式不同,其目的在于改变以往普通单元完全以阅读为中心的编排方式,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引导语文教学更关注表达,旨在改变多年来重阅读轻习作的教学状况,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统一,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和学习写作,在写作中实践阅读经验,达到阅读与写作融合发展的目标。
  一、理知识体系,把握梯度,综合提升
  本单元的主题语是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其实,这并不是“想象”这一语文要素在统编教材里的首次露面,其在中低年级教材已多次出现。
  从引导学生感受“想象的乐趣”到体验“想象的美妙”,从“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到“读句子,想象画面”,再到“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从“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到“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学时除了把握单元组内、单元之间不同的教学要求,还应把握年级之间的层级序列,体现训练的梯度,螺旋式上升,让语文要素自然落地,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知单元目标,细化主题,整合信息
  习作单元和普通单元的编排不同。习作单元以习作指导为主要内容,围绕习作指导这一核心任务,单元编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及习作五项内容。一个核心,五项安排,环环相扣,逐步推进。不论是精读课文,还是习作例文,以及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等版块,编辑的意图都是明晰且集中的———服务于学生最终能自由、自如地写出“奇妙的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单元内各个版块的教学任务。梳理一下单元内五个版块的内容,不难发现,五个版块的顺序安排体现了教材编写者一定的“教”和“学”的设计思路。
  如上表示意,本单元的几个版块都从不同角度对想象力进行了训练。教师在教学时应统筹好各个版块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各个版块的训练作用,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明确各自任务,围绕重点,多维训练
  (一)用好例文,习得方法
  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各具特色,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落实好教学目标,还要用心引导学生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中学习和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学习想象作文的写作方法。这一点充分体现在课后练习中。
  两篇课文的课后练习第一题都指向阅读,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品读课文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近作者,从而进一步了解作者想象的内容,并从中感受和体会想象的奇妙和有趣。《小真的长头发》中,小真的长头发可以变成钓鱼线、可以变成套牛索、可以变成暖身被,还可以变成晾衣绳;长头发的打理也很有趣,十个妹妹给“我”梳头;洗头发时抹上的香波泡沫像一个大大的蛋卷冰激凌;直接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要是嫌麻烦,就把头发烫起来,最终还能变成小动物的聚会场所,这些创意都值得好好欣赏,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用处的奇妙”。《我变成了一棵树》中,不想吃饭的英英想变成一棵树,于是就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想变就变;变的还不是普通的树,而是一棵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这鸟窝啊,还能在树上跳舞呢;这跳舞的鸟窝呀,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都可以住在里面,你要是喜欢也可以住进去……文中的这些创意也是极妙的,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变化的神奇”。
  课后练习的第二题则是指向表达,在分析掌握了故事的整体结构和学习了文章的语言形式之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小真的长头发》是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想象,引导学生思考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变成什么,用来做什么。《我变成了一棵树》则是引导学生在借助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在想象中解决问题→回到现实存有美好念想”,这两篇课文基本上都是按照故事写作的经典“三步构思法”进行创作的。教学时,应让学生感受这一構思的规律,搭建自己的写作框架,建立熟悉的写作模板。此外,这两课的语言都是富有儿童真性情的童言稚语,读起来亲切可爱。
  (二)激发兴趣,感受乐趣
  本单元的交流平台有两大作用:一是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大胆想象的妙处。二是揭示想象的角度,品味变化的神奇和用处的神奇。“交流平台”中的三组对话,应指导学生多读,结合课文,回顾旧知,明确认识到什么叫“有意思的想象”,什么叫“奇特的想象”,什么叫“大胆的,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想象”,读的时候,不断回扣原文,不断加深感受。
  本单元的初试身手则采用了当前学龄儿童较为喜爱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创造拇指画的过程中感受想象的乐趣,体会大胆想象的快乐之处。绘制拇指画的这一教学内容,要让学生真正在纸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尽可能地放飞想象之翼,之后借助语言表达,想象成各种有趣的事物,借助这些有趣的事物编织出趣味横生的故事,在小组、在全班进行交流,将口语表达练习落到实处。分享交流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用心欣赏,如果能让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提出修改意见,那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提升就更上一层楼了。
  (三)自主品读,放飞想象
  本单元编排的两篇习作例文的一大亮点是利用批注的形式,让学生在品读中明白有趣的想象、神奇的想象的背后其实离不开自然合理的想象基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想象会更有意思、也更有意义。《一支铅笔的梦想》中,一只铅笔的五个梦想都是依据铅笔的特征展开的想象,这便是我们所强调的想象要合理,要符合生活特征的原则,这也是学生在想象中应该要学习、掌握的基础能力。五个梦想都是按照“来到哪里→做什么→表达心情结尾(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的结构描写,清晰明了,易于学生学习借鉴,为学生在想象之路上提供了有效的台阶。《尾巴它有一只猫》也很独特,该文描写的是一个反着去想象的故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例文的批注能够激发学生体会“反着想”的趣味,一旦学生理解了这种“反方向想象”的方式,他们的思维就会被放飞。不管是顺着想还是反着想,教师在教学时都应引导学生将思考与表达中的方法进一步结合起来,以学生自读为主,分层次、分步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配合文中的批注进行自读,可以携同伙伴自读,可以结合畅想自读。
  综上所述,习作单元的各个版块其实都重在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用心、耐心地帮助学生打开神奇的想象之门,引导学生体会想象的乐趣,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真正放飞学生的想象之翼!
  【参考文献】
  [1]张敏华.整体观照立体架构有序推进———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教学教材分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8(28)
  [2]林彩云.把握层级序列,让语文要素自然落地———以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低年级“想象”能力培养为例[J]新教师,2018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实验学校,福建厦门361102)
其他文献
【摘要】STEM理念是指将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四门学科整合为一体,借此发展学生思维结构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但是并不是这四门学科知识的简单重合,而是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保证学生自主展开知识整合、知识创新的能动迁移过程。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借助STEM理念优化本学科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本文从以生活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设计兴趣;丰富趣味性活动,改善学生的思维参与情况;丰富实验体验活
【摘要】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中核心概念的理解是试题正确求解的前提,本文立足物质变化、发生的场所,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归纳出核心概念的表示方法,帮助学生有效消除学习上的理解误区。  【关键词】高考设置;理解误区;教学策略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生物界中两大极为重要的生命活动,其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较为复杂,是历年高考的常青树,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逐层推进的办法,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实质
【摘要】当前处于核心素养教育时代,应加强对课程内容、目标及评价的改革。高中化学知识点多而复杂,学生在做题中会遇到许多难题,导致化学成绩停滞不前。高中化学习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学生具备全面的知识体系、灵活的思维体系及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在化学习题开发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优质的习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习题开发;解题能力  教育改革的深入
【摘要】信息化教学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微课是一类全新的教育形式,其优势是多样化,是提高信息化教学实效性的助推器。因此,本文立足见“微”知效,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探讨了微课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在激活传统数学教学的同时,深度衔接教与学两大层面,让学生在信息化情境中高效学习数学知识及技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及信息素养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见“微”知效;巧用;小学数学;微课技术 
1数据和方法1.1研究区域介绍长江流域位于北纬24°27’-35°54’,东经90°13’-122°19’,南北跨11个纬度,东西距32个经度,呈东西长、南北短的流域平面形状。流域
【摘要】目前,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倡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但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实施主要集中于常规课,鲜少在实验课中体现。生物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存在很多问题:缺乏系统的实验设计;忽视实验的“生活化”应用等。本文以“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为例,浅谈如何对高中生物实验进行生活化设计。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改进;生活化  1.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出,
【摘要】高中数学对于学生而言,是难度比较高的一门学科。提升高中数学的学习效率也将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明晰高中数学概念性质,提升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来推动高中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也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一个重要突破点。作者在本文中研究了在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的软实力。现如今也有很多学科都越来越重视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初中生物学科也不例外。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且真实的生命现象、令人深省的人生社会感悟和实用性技能,符合生物学科提出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生命观念及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目标。对此,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在生物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中国传统文化;应用策略  中国传统文化从诸子百家到琴
在分析研究关系数据库上关联规则挖掘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多值多层关联规则挖掘新方法。采用了一种新的根据概念分层的编码方法对多值属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