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 桃李尽成行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rl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校歌校训是学校教育理念和风格的集中体现。民国时期的校歌校训具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折射鲜明时代特色的特征。它对于传承和弘扬校园文化传统,促进校园文化内涵发展,引领学生精神生活,筑建校园高雅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关 键 词 校歌;校训;教育精神;文化传承
  作者简介 潘世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主任,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校歌校训是一种宣示,昭示着学校的立校宗旨和传统,也是一种号召和承诺。对于学校建设,校歌犹如学校的精神图腾,与校徽、校训等相得益彰,对内可以自我激励,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对外可以自我张扬,以展现风貌,广告天下。
  民国时期,尽管社会动荡,物质与办学条件远不如今,却在教育文化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值得我们深思与研究。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宝安区国学教育研究会以民国时期校歌校训为切入点,将民国时期的校歌校训编撰并配以历史图片结集出版书目《弦歌不辍——民国时期校歌校训》,让更多的人得以触摸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范,通过研究当时的社会思潮、教育理想和精神,探寻教育本源,试图为今天我们如何办好教育,如何培育人才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
  一、民国时期校歌校训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民国时期,时局艰难,内忧外患,校歌校训的制定和创作是许多学校的“立校之基”。由于动荡的年代需要精神层面的教化和引领,校歌校训成为学校宣示自己办学理念、精神和文化传统,唤起师生爱国情感,鼓舞学生士气,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一种重要途径。
  那个时期,上至教育行政部门,下至各个大中小学校,对校歌校训的编写都极为重视。1938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专门就校歌一事发出训令:“音乐一科,为陶冶青年儿童身心之主要科目,自古列为六艺之一。现在各级学校教授音乐,教材虽未尽趋一致,但自编校歌,以代表各该校之特点,而于新生入学之始,则教之歌咏,以启发爱校之心,影响至为重大。兹为考察起见,各学校应将所编校歌,呈送本部,以备查核。”同年10月3日教育部再次以训令催促,“限一个月内将办理情形及校歌、校训呈报”。据历史档案资料证实:西南联大、浙江大学等校的校歌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得以诞生。
  1939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将“礼义廉耻”定为全国大中小学共同校训。自此,在民国时期的大中小学校歌校训中,无处不在体现和诠释“礼义廉耻”,并始终不渝地贯穿于民国时期教育之中。
  民国期间的校歌校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画面。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洋大学的“实事求是”、北京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中央大学的“诚朴雄伟”、暨南大学的“忠信笃敬”、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中华大学的“成德达材,独立进取”等。各校从办学理念出发,铸造自身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句,勉励全校师生共同向上。
  
  二、民国时期校歌校训的特征探微
  
  民国年间,虽然政局不稳、战乱不断,但是文化教育却有相当高的水准。在诺贝尔奖华裔获得者中,有五位是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接受的是民国时期的教育。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培养的学生中只有高行健一人获得诺贝尔奖,而且还是文学奖,自然科学奖一个也没有,对此,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应该反思?
  那个年代,在一群传统文化学者、留洋归来学人的守拙与拓新之下,文化大局端倪铺开。教育界、文学界大师辈出,他们不仅倡导新文化运动,如白话文白话诗推广、标点符号创新、多种多元杂志创刊等,更身体力行地编撰校歌校训。[1]现在,这些校歌校训成为我们观察民国社会,凝结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独特视角。
  (一)引经据典,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是中国历史中的思想性元素,也是最能代表传统文化和古典自身的生命因素。民国时期的校歌校训,吸取了中国许多经典作品的营养,从儒家经典中撷取名言佳句,并将其凝练成一校之训,一校之歌。它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本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尊重与虚心继承,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凸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国立武汉大学时期的校训“明诚弘毅”,其前后用语分别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两部儒家经典——《中庸》与《论语》。其中,“明诚”语出《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弘毅”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短短四字,言简意赅,言近旨远,高度概括学校对莘莘学子的深切厚望——要成为“明晓事理,内心真诚,抱负远大,刚毅坚强”的个体。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梁启超在清华的一次演讲,引自《周易》乾、坤二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对君子所应具备的精神和品格的论述,精辟地反映出清华精神与品格境界,并影响和激励着一代代水木清华人。可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已经成为近代学校建校、治学、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伴随着校歌的传唱被一代代学子们传承与延续。
  (二)雄浑豪迈,折射鲜明时代特色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悲壮激昂,悠扬曲折的《满江红》正是西南联大校歌,它记录了西南联大从卢沟桥事变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奋斗历程,展现了抗日战争烽火年代西南联大学人的雄浑之气,慷慨之怀。与“刚毅坚卓”的校训相得益彰,构成西南联大莘莘学子的精神食粮,学子们以校训校歌为号角,自觉担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
  那个时期,中国仍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清王朝终结,民国肇造,教育勃兴,民智渐开。中国的知识分子作为社会思想觉悟较高的社会群体之一,以心忧天下的抱负,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总是站在救国的最前线,用他们的爱国热情唤起社会大众的爱国情怀。由此,这个时期的校歌校训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书写着爱国的情感,更表达了一代学人心系国运,驱逐敌寇的决心。
  (三)崇尚自由,中西文化交融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黄兴涛指出:崇尚民主与科学的现代性追求,是民国文化精神的价值核心;企盼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复兴的强烈民族主义冲动和文化的精神关怀,是民国文化持久发展和取得巨大成就的内在动力;自觉寻求中西文化全面深入的交汇与融合,既为民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活力,又成为这一时期文化创新提供了最为直接的途径与形式。
  民国时期的许多校歌校训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它体现的是中国文化拒绝固步自封,海纳百川的气度。在中西文化广泛深入的接触中,两者不断调适与融合,实现对真善美的追求。如东吴大学就以“Unto a Full-grown Man”为校训,强调学生人格的陶冶,其校歌中“德志兼修,中西融贯”,则是东吴大学从苏州到台北的一贯精神,希望学生有高尚品德,而且具备中西文化修养。燕京大学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源自《约翰福音》第8章32节“你们必须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和耶稣所说的“人本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而是要服侍人的”两句话。
  
  三、民国时期校歌校训对
  当前德育工作的借鉴与启示
  
  通过搜罗各大中小学的校训,我们发现许多校歌校训大同小异,存在严重的照搬现象。有的学校是把“厚德”换成“立德”或者“弘德”,有的用“崇新”、“创新”取代其中之一,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百校同一“校训”的感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抱怨、发泄、恶搞、低俗确已对国人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这不能不让人反思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缺失。民国时期校歌校训作为近现代文化的瑰宝,以此为切入点,探寻其对当前德育工作的借鉴与启示。
  (一)不拘一格,创建学校精神图腾
  校歌校训是学校形象、学校品牌和学校个性的直接展示,它的作用在于传承学校历史,弘扬学校精神,展现办学理念和特色,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因此,在校训校歌的创作方面,学校应该在张扬自身特色的情况下,不拘一格,与时俱进,诠释办学理念,构建学校精神图腾。校训为内核,校歌是校训的深化,两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二)以简寓繁,促进校园内涵发展
  民国时期的校训具有概括性高的特点。许多校训虽然只有短短数字,却以简寓繁,言简意赅,字字珠玑,言近旨远。以国立武汉大学校训“明诚弘毅”为例,“明”即明晓事理,是对学问、智识的要求;“诚”即内心真诚,是对德行、品质的要求;“弘”即抱负远大,系对理想、志向的要求;“毅”即刚毅坚强,是对意志、毅力的要求。如此短的篇幅内,竟能表达出如此丰富和深刻的意蕴,实在是令人叹服。反观今日学校校训,如“创造适合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以人为本”、“以质为准”、“求实求精”、“激励创新”、“不断超越”、“与时俱进”,大多言语直白,内容浅薄,文采欠佳,缺少文学上的审美价值,难以体现校园文化内涵。因此,要鼓励学校打造古朴典雅,影响深远,适合广为吟唱,深受广大师生校友认同与喜爱的校训校歌,通过以校训校歌为载体,促进校园内涵发展。
  (三)潜移默化,引领学生精神生活
  一句凝练的校训,可以成为一座精神灯塔,为学生指明行动方向;一首好的校歌,是历史的积淀,能让学生感悟人生哲理。然而,当下学校校训创作,常常是人云亦云,忽略差异,无视学生年龄特点,脱离学生个体谈教育目标和办学理念,校歌校训演变成了空号,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无法承载文化传播,展示学校形象的作用。因此,当前校歌校训应以“以人为本,健全人格”为核心,承载“仁义道德”,引领学生精神生活。在具体操作上,一方面,参照民国时期做法,在“新生入学之始,则教之歌咏,以启发爱校之心。”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校园物质环境,将校歌校训物化和视化,潜移默化,陶冶学生精神生活。
  (四)意蕴深隐,筑建校园高雅文化
  成功的校歌校训作品,不仅是在视觉听觉上的传达,更是能够凝聚和感受全校师生的强大精神力量,它对引领校园文化发展,增强学校办学“软实力”,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与价值。校歌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应借助校歌校训的力量,真正实现校歌校训精神灯塔的作用,从而筑建校园高雅文化。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应将校歌校训的精神渗透于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之中。学校围绕校歌校训的主体思想,积极创设校园环境,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艺术节等文化活动,使校歌校训真正成为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并达到活跃和丰富校园精神之目的。
  
  参考文献:
  [1]苏妮.老课本里的百年声音[N].南方日报.2012-01-17.
  责任编辑/张红灵
其他文献
“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中学团组织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强化自身职能,创新工作载体,通过系统的课程和丰富的活动,激发青年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一、瞄准社会发展需要,  助推学生参与精神  我们要过的是民主生活。如果我们教育过程不民主,那么就很难培养出有民主意识的孩子。缺少有民主意识的孩子,未来就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社会。因此,团组织一定要将
株洲地处湘江下游,全年气候分明,风景秀丽,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这里铁路交通优势明显,与北方铁路枢纽城市郑州并称为“南株北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这个“被火车拖来的城市”已经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在电力机车上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如今,兼具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株洲正向着国家文明城市的目标阔步前进。一座城市的文明离不开教育。
尽管我对法拉利488 Spider的各项参数早已烂熟于心,照片看了无数遍,车展上也细细品昧了好久,但当那个带有跃马LOGO的钥匙真正交到我手里时,一种莫名的激动瞬间涌上心头,我甚至有种想哭的感觉,甚至要比車牌摇号中签还激动,整个人似乎都游荡于梦境中。直到位于座位后方的3.9 L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发出悦耳的轰鸣声,我的思绪才重新回到了现实。  虽然从外观上来看,488 Spider比起前辈458
责任教育,即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并由此引发学生的责任行为,让学生成为有担当、肯担当、能担当的社会人。为了很好地实施责任教育,我校构建了责任教育的长效机制。它由四个子系统构成的:一是以目标为中心的引动系统;二是以环境为支撑的驱动系统;三是以活动为枢纽的运作系统;四是以管理为保障的调控系统。具体运作模式见下图。  目标引动系统  我校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身体发展规律,设计了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必须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和引领作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很赞同,一本经典在手,确有与大师会晤之感。所以,我喜欢读书。  五年前的我,读书全凭个人喜好。每逢闲暇,随手捻起或《美文》,或《人民文学》,或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细细品读。不一会儿,整个人就完全陷入文章构筑的意境中,随着主人公的经历或忧郁或快乐,或惬意或悲愤。我虽是一名教师,但一直排斥教育类刊物,总认为那是纯粹的说教、空洞的理论,没有流动的文笔,不可与散文小说等同日而
CHEVROLET BLAZER RS  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源自于科迈罗的力量感和肌肉线条,塑造出开拓者完全不同于以往了座SUV的造型特征。  1935年,雪佛兰通过Suburban开启了SUV这样一个细分市场,至今已经有80多年了。在这80多年的岁月中,雪佛兰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SUV家族型谱,而开拓者Blazer作为家族中的重要族员,也经历了5代的发展。在这一代开拓者面世之前,早在2000
中国德育:当前,“90后”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对象。社会舆论对“90后”的评价褒贬不一。如何来认识这代人?  杨雄:“90后”是“新一代”,因为他们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中出生的一代人。生存环境决定一代人的特质。所以对于这代人,必须放到时代背景下来认识。  “90后”是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经济持续增长为他们创造了优越的受教育环境。  “90后”是“独二代”。父母对他们有更多保护,他们
贵阳市第十八中学创建于1958年,坐落在贵州省贵阳市著名的甲秀楼风景区旁。古人在四百多年前修建的“甲秀楼”,寓意贵州“科甲挺秀”“人文秀天下”。学校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把“甲”作为学校的文化之“根”,着力打造追求卓越的“甲”文化——“师之甲、学之甲、校之甲”,并以“甲”文化培养臻于卓越的新一代。    环境育人,以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    学校将“甲”文化追求卓越的核心理念渗透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
潍坊的城市名片有很多: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与其他城市有所不同的是,潍坊市多了一项民间授予的荣誉—宜学之地。  叫响全国的潍坊教育改革,让潍坊市多了一张教育名片。  在这片教育改革的热土上,全员育人的别样景致,宛如一幅熠熠生辉的画卷,灵动地舒展在齐鲁大地上。教育决策者高瞻远瞩,破解教育难题;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体,享受适合自己成长的教育;校长、老师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