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liu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化包含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学习文化、活动文化等。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反映了它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精神风貌等,它是学校办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那么,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呢?
  一、抓好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一所学校的绿化、环境卫生、陈设布局、宣传设施等都能真实反映出这所学校的精神状态、师生风貌,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
  1.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
  校园环境建设要做到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绿化不一定要种植珍贵的植物,只要合理搭配,则校园同样可以得到绿化、美化。我校门口布置着两个花园,种了一些花草树木,绿葱葱的树,芳香的花,沁人心脾。在前操场是足球场,地毯式的草坪,让人一进校门就心旷神怡,到处花红柳绿、花香四溢,让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像走进了画卷一样。
  2.创建特色宣传板块。
  学校的宣传板块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既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也反映了师生的道德素养。我校开辟了“三园七坊一播”文化宣传之窗,“三园”指的是校园三块文化宣传栏,有安全宣传栏、好人好事及卫生评比栏、数学乐园栏。这些都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编辑、自主发表,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时代气息。“安全宣传栏”里有交通安全常识、防雷电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用电安全知识等,让学生时时注意,把隐患扼杀于萌芽状态,使学校师生安全有保证;“好人好事及卫生评比栏”里有学校学生所做的好人好事光荣榜及卫生评比情况,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事做起;“数学乐园栏”里有数学趣味题、巧算速算方法、公式活用、智力测试等,旨在鼓励全校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出题答题,既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坊一播”中的“七坊”主要是在科技楼设有“美术坊、音乐坊、足球知识坊、排球知识坊、作文坊、科技作坊、语音坊”;“一播”主要是少先队广播站,学校组织由8个学生组成的小记者在学校进行采访活动,并由主持人剪辑,在每星期的星期三早上8点至8点15分进行广播,内容有好人好事、“五有五无”优胜班级、学习优秀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参加比赛情况等。
  3.布局班级文化建设,提高文化修养。
  学校教育要以育人为主,班级文化建设要以体现育人为目标。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有个性的、有团体协作共同进步的“五角”。“一角”是班级公约,让全班同学共同制定,并在学习生活中认真实施,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二角”是图书角,每个学生把自己看过的书交给班长,班长编好书号后放于图书角,让每个学生浏览、阅读,在读书看书中不断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的阅读写作能力。“三角”是美术角,把全班优秀的美术作品贴上墙,让美的一面留在孩子们的心中。“四角”是作文角,在全班开展写作比赛,并把学生写的优秀作文张贴在墙上。“五角”是卫生角,用于放卫生工具,保持教室清洁美观,保证每天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在班级墙上张贴名人名言及优秀历史人物,并以此为榜样进行学习,激励学生不断前进,提高班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塑造团队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加强学习,民主管理。
  学校明确要求全体教师学习先进理念,每周进行一次政治学习,一次思想道德学习,从而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让全校教师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明确学校的办学目标,对本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成果进行反思,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2.加强“三风”建设。
  树立“依法治教、尊师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校风,“爱岗敬业、实事求是、循循善诱、反思提高”的教风,以及“热爱学习、积极参与、勤于思考、认真研究”的学风。
  三、以活动为主线,促进校园文化均衡发展
  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更能促进师生交流,有助于师生特长的发挥,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又训练了能力。在校园内面向全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继承传统文化活动,传承优良中华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学校要充分利用优良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我校开展一年一次祭扫烈士墓活动,怀念为新中国牺牲生命的先烈们,学习他们威武不屈、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为祖国利益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三月份学雷锋为敬老院老人清理垃圾,帮他们剪指甲、洗衣服、洗脚等,感受社会的温暖。六月份开展“儿童节文艺汇演活动”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文艺汇演有舞蹈、唱歌、器乐演奏、相声、小品、话剧、教师表演等,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有跳绳比赛、拔河比赛、垫球比赛、丢沙包比赛、猜谜比赛、贴鼻子游戏、脑筋急转弯等。这些活动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懂得了团体的力量,培育了学生团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在九月份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校开发了校本课程《民族之魂》一书,内容有中国十大元帥的先进事迹等,了解中国近代历史伟人的优良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好人好事。
  2.开发文化活动资源,促进校园文化均衡发展。
  学校要继续开发文化活动资源,让学生从学校走出社会,在社会大染缸中历练,把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学校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家里学当一名“妈妈”,做一天妈妈需做的家务,体验劳动的辛苦及劳动的光荣,从而懂得尊重父母,孝顺父母;在学校门口学当一名“交警”指挥学生过马路等,体验站一小时的感觉,懂得为大家服务能得到许多人的尊敬,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校园文化不能和社会脱节,只有在紧密的联系中,学生思想品质才不会反反复复,而是稳定、均衡发展。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才是真正有文化、有素质、有教养的人。
  总之,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需要学校师生共同努力、共同协作。它是一个持续性、可行性、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构建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均衡发展。
其他文献
研究证明麦冬多糖ROP是麦冬抗心肌缺血的重要物质基础,但ROP在体内半衰期短,这极大限制了其药效发挥和临床应用。因此,本研究针对ROP的不良药动行为,采用聚乙二醇(PEG)对ROP进行
目的:积极探讨在脑卒中后癫痫中,对应用丙戊酸钠与乙拉西坦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详细的分析方法:共选取86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并且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对照组
摘 要: 教师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新的形势与环境下,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道德品质。  关键词: 职业道德 道德素质 职业特点 道德品质  1.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
摘 要: 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提倡素质教育,这对于教师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是新课程的落实者,教师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新课改的效果,体育学科也不例外。作为小学课程的一门基本学科,体育学科既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又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是教学练合一的课程。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师 个人素质 提升方法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吐丝至死的
摘 要: 近两年,一些称谓语蹿红网络,如:高富帅、白富美、屌丝、女神、大表哥、房姐等。文章就以其构词特点、认知隐喻及社会文化心理为出发点,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网络称谓词 构词特点 认知隐喻 社会文化心理  近两年,一些称谓语如:高富帅、白富美等蹿红网络,这些略带调侃和恶搞意味的称谓词由于具有形象、经济及通俗易懂的特点,常常在各大媒体曝光,因此,成了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热门词语。
通过在美国的实地考查和访谈,作者从中美本科课堂的教学软硬件差异入手,深入分析了两国在教育理念上的差异,指出了美国教育中一些值得学习的教育理念,为今后我国本科教育改革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的:分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伴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00例胆结石伴胆囊炎患者资料并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行常规
摘 要: 人是文化塑造的,文化本身即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作为教育的背景因素,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民族思维定势,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对教育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文化不改变,则任何一项教育改革措施的成效都将大打折扣,教育的底色也很难改变。因此,教育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文化的重构。教育领域内的文化重构对于推动教育改革成功具有巨大意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文化重构的真正内涵。  关键
目的 分析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 选择2016.5-2018.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实施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病患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