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互呛,友谊翻船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f89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时代都有艺术家交恶的例子,比如米开朗琪罗曾对达·芬奇的老套画法进行过不留情面的讥讽,而作为长辈的达-芬奇不甘示弱,说做雕塑的人太脏,总把弄得自己跟刷墙、烤面包的工匠一样。如何让友谊翻船,这两位大师做了“很好”的示范。
  透纳和康斯太勃尔是19世纪初英国最为闪耀的两位艺术家,他们很少交谈,但只要彼此的作品聚在一起,必将引发一番波涛汹涌的暗斗。
  透纳是工作狂,终生未婚,个性锋芒毕露;康斯太勃尔有些腼腆,是典型的英国绅士,直到54岁才成为皇家艺术学院的正式会员,整整比透纳晚了28年,所以憋了一肚子气。
  1832年,两人同时参加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沙龙,他们的作品被安排在同一面墙上并列展出。康斯太勃尔的画法相对古典,他用两年时间完成的《滑铁卢桥的落成》色彩斑斓,十分惹眼;而透纳的《海景》画面比较单调,只是汹涌的海浪和几只帆船。
  当时沙龙允许艺术家在开幕前三天对作品进行调整,以保持画面色泽鲜亮。那天,康斯太勃尔正对作品进行最后的修改,透纳不时来到展厅,悄悄观察他的进展,并趁他外出时在自己的作品上添了个红点,然后迅速离开。康斯太勃尔回来后发现了那个红点,自言自语道:“他来过了.还向自己的画开了一炮。”
  开幕前一天,透纳再次出现,把那个红点改成一只漂在海上的浮标,画面瞬间生动起来,而旁边康斯太勃尔的作品显得有些笨拙,最终沦为陪衬。近200年过去,这两幅画仍按最初的方式被挂在英国泰特美术馆中,“较劲”还在继续。
  其实透纳的做法情有可原,因为康斯太勃尔做过更过分的事。他曾凭借在展览委员会中的地位,用自己的画换掉了透纳原本展于主厅的画,并将其挂在一个不太起眼的侧厅里。透纳一直对此耿耿于怀,伺机较量,终于在那次沙龙中翻盘。
  在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中,塞尚属于不合群者,偏执且少言,文学家爱弥尔·左拉与他相识较早,算是他为数不多的朋友。从艺术到文学,从生活到感情,他们无话不谈。
  1886年,这段友谊出现转折。左拉在小说中以塞尚为原型,描述了一个失败画家的艺术生涯。塞尚对此极其厌恶,收到书后回了一封字少事大的绝交信,“亲爱的左拉,非常感谢你寄给我的新小说——你曾经的挚友塞尚。”
  “曾经的挚友”,意思再明确不过。此后的十多年间,两人再没联系过,直到1902年左拉逝世,塞尚闻讯悲伤不已,而此时他正经受病痛的折磨,脾气愈发暴躁。四年后,塞尚也匆匆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印象派大师德加终生未婚,甚至连一段真正的恋爱也没谈过。他的情感问题曾引发外界各种猜测,凡·高、左拉和博纳尔常开他的玩笑,马奈更是直接说“德加无力爱女人”。
  生活中的玩笑,德加不会放在心上,因为对他来说画画才是最重要的,他可以对任何不尊重自己作品的朋友翻脸。
  德加曾送给马奈一幅《马奈与夫人》,画中的夫人正在弹钢琴,马奈则懒散地坐在沙发上,目光游離。马奈看到画时非常不爽,认为德加画出了他们夫妻之间冷淡的关系:夫人背向马奈,而马奈满不在乎。马奈当时正与女画家莫里索玩暖昧,他觉得德加知道的太多了,于是剪掉了画面的右半部分。对这种故意破坏自己作品的行为,德加大发雷霆,两人的友谊也暂时走到尽头。
  比起上面几位,贾科梅蒂与萨特的相遇和诀别更文艺。
  1939年,贾科梅蒂照例在咖啡馆逗留到很晚,大部分客人已回家,只剩临桌的一个烟斗男。片刻,烟斗男朝他探身,说:“我常在这里看到您,觉得我们会是知己。今天我碰巧没带钱,您能帮我付账吗?”贾科梅蒂答应了,随后两人聊了起来,颇为投缘。
  几年后,这个叫萨特的烟斗男完成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用文字深刻地剖析社会,逐渐成名;而贾科梅蒂将手中的雕塑反复打磨,使刹那凝为永恒。
  后来贾科梅蒂被一位女士酒后开车撞到,成为跛足,但他非常乐观,若无其事地住进医院疗养。萨特却觉得贾科梅蒂的生活太无聊,在文章中写道:“贾科梅蒂的生活中总算发生了一件事情。”贾科梅蒂知道后非常生气,说:“他几乎天天见我,还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只能证明他完全不了解我,我的生活中每天都有事情发生!”从此,贾科梅蒂再不愿见萨特。
  1945年,36岁的培根与23岁的弗洛伊德相识于伦敦。也许因为祖辈上的相似——培根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后人,弗洛伊德则是精神分析学派始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孙子,两人第一次见面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此后他们几乎天天见面,并常在酒吧讨论艺术。那时他们籍籍无名,对肖像画有着不同的认识。培根认为传统肖像画几乎无法表现动态,更谈不上体现丰富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的绘画则建立在素描功底上,但在培根的影响下,他渐渐放弃以往的绘画方式,“我想,培根自由的画法促使我变得大胆,当我意识到自己是在描线而不是绘画时便非常恼火,此后多年没再画过素描。”正是这些差异,为两人的友谊埋下隐患。
  1971年,巴黎大皇宫为培根举办大型回顾展,这是他在艺术生涯中的巨大成就。展览开幕前两天,培根的伴侣因服药过量死在酒店,使他的脾气愈发暴躁。不久,他与弗洛伊德在一次剧烈争吵后不欢而散,最终彻底决裂。
  后来,培根公开说:“我其实并不是很喜欢弗洛伊德,只不过他老是不停地给我打电话。”而弗洛伊德如此回应,“当我的作品逐渐成功时,培根就变得刻薄又恶毒了。他真正介意的是我的作品不断增值,有时会忽然转过头来对我说:‘当然了,你现在多有钱!’这种感觉很奇怪。”
  友谊虽终结,两人的艺术成就却不容忽视。在混乱的20世纪,他们的作品共同显示了一种反理想主义的倾向,那是对所处时代最真实自然的回应。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有一座武功山,海拔1918.3米,它拥有“人间仙境,云中草原”的美誉。一个双休日,我和爸爸妈妈去武功山游览了一番,纷纷盛赞此山果然名不虚传。  我游览过山清水秀的三清山,观赏过危峰兀立的华山,却从没见过像武功山这样的山。武功山真高啊,一座座王山峰拔地而起,直插云霄;武功山真美啊,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山间绿树红花,鸟语花香,来到这里,你会顿时感到神清气爽;武功山真险啊,登山的阶梯直上直下,像一
看课教师火眼金睛,评课教师滔滔不绝,每次教研究活动中他们都能提出很多建议,但这些建议只有经过课堂实践才能确定是否有效,因此,每一次教研活动只有能够后续跟进,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笔者结合以蹲踞式跳远(腾空步技术)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谈谈所在团队的“后续跟进”的操作经验。  一、课堂教学,寻找不足  教学组织:将全班学生分成8组,每组两名学生坐在地上手拉橡皮筋形成起跳高度。根据学生的水平,在开始阶段
[关键词]美国,音乐,历史教学,课程资源  一、美国音乐丰富的历史涵义和音乐播放的普遍性  美国社会有着重视音乐和歌曲的传统,从殖民地时期直至现今,美国人喜欢用音乐和歌曲来表达他们生活各方面的感受和对社会的看法。殖民时期,美国作曲家在记录并解读大小不等的事件的过程中塑造了美国的历史,而今天我们通过阅读或者吟唱那些歌曲,可以部分地体会到历史的影响。美国国家的历史——事实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历史都会通过音
中国古代并无著作权一说,尤其是早期的重要经书,压根就没署名。诸子百家的著作倒是多以人名为书名,但它们多由弟子们集体创作,假托于诸子,这么一说,反倒是弟子们的著作权被漠视。因为没署名,秦始皇读韩非的《五蠹》、汉武帝读司马相如的《子虚赋》,都不知作者是谁,甚至还闹出了以为作者是前人、感慨“我生也晚”的笑话。著作权法更是欠奉,各种剽窃案例数不胜数。“剽客”们虽不及宋之问极端,但德行也不怎么样。  两汉时
栏目主持 羽川  愤怒的小鸟表示:再不拍照,我就睡着了。  这一幕成了经典:鸟儿成双对,夫妻把家还。  有两只企鹅为我保驾护航,我必须自信满满。  只怪主人太严肃,旁边那只鸟的眼中充满委屈啊。  这样的“一家三口”合照,竟有种说不出的和谐。  這只鸟的“发型”实在高调啊!  小鸟表示:我只是来旁听会议,你们继续。  合照人不够,小鸟来凑数。  这只鸟估计是第一次拍照,一脸懵。  小鸟傲娇地表示:不
作为体育教师,我的工作在大众眼里是平凡无奇的,可是细细品味,总有学生们为我带来惊喜。这惊喜如月桂飘香一般,让为人师的幸福随时随地都能美丽地绽放。  依然清晰地记得教师节那天,看着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朋友圈内、办公室里炫耀着学生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小礼物,没有节日祝福的我,分享着他们快乐的同时心里难免有些失落,谁让我是个体育教师呢?  而当我第三节课走进课堂时,五(4)班的体育委员对我说:“老师,你等一下,
1176年,意大利北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率军与敌人浴血奋战时,敌人的两队骑兵从后方突破,歼灭了腓特烈的护卫队,腓特烈摔下马,身负重伤。1213年,西班牙阿拉贡王国的国王在队伍前沿战斗,敌军冲锋时,他摔落马下,尽管大喊着“我是国王”,仍然被杀死。  事实上,早在罗马时期,漢尼拔、恺撒等名将就已经不亲自参加战斗,而是专注于指挥了。但西欧中世纪的战争中,几乎所有的皇帝、国王和贵族都会身先士卒,
意大利·马纳布奥《爱胎告知》  为了让天使的翅膀“长得合理”,圣像中的天使大多赤身裸体或穿露背装,羽翼便与肌肤浑然一体。但有些画家偏是老封建 死脑筋,非给天使裹上严严实实的袍子,然后翅膀就这样尴尬地“嫁接”在袍子上,没一点儿仙气。  近代·陈缘督《爱胎告知》  而这位中国画家就聪明多了,给天使设计了一套颇具希腊、罗马风格的飘逸长衫,柔软垂坠的飘带恰好遮住翅膀与身体的衔接部位——至于它是咋長出来的,
《水浒传》里描写最多的情感是“兄弟情”。有亲兄弟,也有异姓结拜兄弟,有为兄弟两肋插刀的,比如鲁智深护送林冲到沧州,救深陷囹圄的史进,像这类“兄弟情”着实令人感动。但是在涉及个人利益时,更多“兄弟情”的真实面目令人唏嘘。  朱仝曾和插翅虎雷横同为郓城县都头,二人相交不浅,朱仝为了帮雷横不惜丢掉自己的大好前途。  当时,雷横犯下命案,朱仝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他安排了干净的牢房和可口的食物。面对雷家老母
魏晋时期,上流社会崇尚“清谈”,东晋名将羊祜的后代羊孚凭此赢得尊重与厚待,并受之坦然。  号称“风华江左第一”的名士谢混是羊孚的好友,一次,羊孚去谢家玩,名士王恭的两个弟弟王熙、王爽也在场。他们出身于贵族世家太原王氏,是晋孝武帝的妹夫,因此轻视羊孚,摆起臭脸想把他赶走。羊孚何尝看不出他们的意思,却泰然自若,索性把脚搭在茶几上咏起诗来。  谢混礼貌性地跟王氏兄弟寒暄了几句,然后转身与羊孚高谈阔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