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视角深度理解算理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ju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要站在学生的视角,从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才能贴近学生,引发学生的兴趣,降低问题的难度。教学“小数除以整数”时,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可以事半功倍。
  [关键词]小数除法;算理;竖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23-0040-02
  在学习“小数除以整数”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整.数除法的计算经验。而在本冊第三单元,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对小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册第四单元,学生掌握了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教材虽然只安排了一道例题,但引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算式。第一种算式通过竖式计算“9.6 3”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明确“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第二种算式在计算“12 5”时,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要在余数后面添0后继续除”的方法;第三种算式计算“5.7 6”时,重点让学生掌握“被除数整数部分不够除时,商0再继续除”的方法。三种除法算式,环环相扣,算理不容易理解,因而探索并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与算法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问题]
  日前,笔者执教了“小数除以整数”这节课,在自主探索除法算式9.6 3的商时部分学生给出了右边的答案:
  对于此种结果,笔者在之前备课时已预设到,并设想好让学生进行互辩以得到正确的竖式。反对方从“小数除以整数转化为整数除法”及“这里的6指的是6个0.1”来阐述他们的观点,一切都进展得非常顺利。然而,一个学生质疑道:“我觉得这个竖式是正确的。在用被除数的整数部分9除以3得到3个1,从而在个位上商3,此时9.6-9正好得到0.6,6代表6个0.1,而0.6代表0.6个1,它们只是计数单位不同,但是可以接着用0.6去除以3。”备课时我并未深入思考在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中,为什么不能用小数来算,面对这个问题,全班没有一个人主动举手,这说明学生对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掌握不足。
  笔者向其他教师请教,他们认为这就是数学里的规定,竖式计算过程中都是用整数进行计算,不能存在小数。仔细审视了学生的学习单,发现他们在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时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竖式计算。但计算教学既要讲算法,更要在此过程中渗透算理,因.为学生会计算只是表面的机械反应,而学生对算理的真正理解才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分析]
  反复研读《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资料后,回想“将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笔者恍然醒悟:既然将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将新知转化为旧知,那竖式计算也是要转化为我们曾经学过的整数除法的竖式!在进行小数除法竖式计算的过程时,要明确:在竖式中,9.6-9虽然得到0.6,但在不同数域的除法计算中都是以整数除法作为基础,在这里是将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0.6 3”是在“6 3”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计算的,所以可以根据转化的思想将0.6转化为6个0.1接着计算,根据以往学习经验用6去除以3很容易得到结果,也就是为什么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同时,要强调这里的6指的是6个0.1,计数单位改变但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可以直接用6来除以3。
  回顾第一次执教的过程,确实有些“轻敌”,也有些想当然,没有站在学生的视角去思考怎样让学生更好理解算理,忽视了算理的重要性。
  [改进]
  师:要求苹果的单价,可以怎样列式呢?
  生(齐):9.6 3=。
  师:这道除法算式与以往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生(齐):我们以前学习的是整数除法,这道算式里被除数是小数,而除数是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除以整数”。
  师:请你根据之前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并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生:我用一个圆代表1元,一个三角形代表1角,那么可以将9个圆和6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有3个圆和2个三角形,也就是3元2角,即3.2元。
  生:9.6元就是96角,可以直接用96 3=32(角),32角就是3.2元。
  生:9.6元可以分成9元和6角。9 3=3(元),6 3=2(角),3元 2角=3元2角,3元2角=3.2元。
  生:我用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竖式计算,第二种是把9.6看作96个0.1,将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如下图)
  师:生。说得很好!他提到了“转化”(教师板书:转化)。其实这四位同学的方法都用到了转化的思想,谁来说说看他们各是怎样转化的?
  生:生是将数的计算转化为图形的分一分,比较直观;生,是将单位进行了转化,换算成角进行计算;生。是将计数单位转化了,把9.6个1转化为96个0.1。生。的方法我没看出来。
  师:解释得很棒!生。的转化谁看出来了?
  生。:我觉得生:的方法和生,的方法很类似,只是将圆和三角形分别用元和角替代了而已。
  师:说得真棒,要给你们点赞!看看生。的列竖式方法,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认为竖式计算中9.6-9下面的0不需要写,直接把6拉下来,再用6除以3。
  师:请说一说你的理由。
  生,:这里的6指的是6个0.1。
  师:其实我们今天所学的虽然与之前的知识点不同,但是可以运用转化的思想将其变为已学的。在这个竖式计算里,我们将小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的除法,根据以往学习经验,用0.6来除以3并不好除,所以转化计数单位后可以用6个0.1来除以3,通过转化,可以将小数除法转化为已知的整数除法,但是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转化的可贵之处。
  以学生的多种方法呈现他们对9.6 3算理的理解。从画图分一分的直观描述,到转化单位进行整数除法的计算,最后归结到利用竖式进行小数的除法计算,层层递进,让学生深刻理解算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要紧紧围绕数学知识的本质组织教学活动,立足学生视角展开深度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他们的数学潜能。
  (责编 吴美玲)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例题,挖掘例题价值,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教学过程。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改进过程中发现,只有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教材的例题引导学生迁移规律,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发展抽象思维,使学生顺利掌握新知。  [关键词]例题;抽象思维;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8-0046-03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顺应当前的教育形式,积极在实践教学中积攒经验、挖掘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切合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并且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伴随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指向,对传统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教师有效教学方法的引导下能够提升综合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因
[摘要]在“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中,把问题放下去,给予学生更大更广的探究空间。在借助图形直观进行合情推理的过程中,学生能增强探究欲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激活数学思维,激发潜在的创造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关键词]自主探究;化归思想;发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0-0068-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人类学顾名思义是研究关于人类的学问,是对人类的所有创造物, 如产品、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社会关系等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人类学”这一术语来源于希腊文 anthropos 和 logos,字面意思是“关于人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最早使用这一名称,用于研究人的精神实质。而随着人类学的不断发展,其独有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使它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所关涉的内容也越
[摘 要]求多边形的内角和是让学生借助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经验来探索四边形内角和及其他多边形内角和,让学生经历量、画、剪、拼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把求多边形内角和的问题转化为求几个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转化中学会推理,在推理中找出规律,构建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数学模型,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定位;探究;建模;运用;多边形内角和  一、立足教材,整体把握  “
一只乌鸦从空中俯冲至地,随着它的视角,我们得以一窥这座名为“修容镇”的小镇风貌,灰暗的色调下,小镇显得更为神秘。山中腹地,一座高楼——“修容院”耸立于小镇中,尤为醒目与特殊,颇具时代背景的建筑仿佛下一秒就要向你讲述当年的某一段往事。乌鸦的俯冲也带来了一种扑面的压迫感,使人呼吸急促,心中顿时紧张。  “那妈妈整天想着修容,最后人都离开我们了”的开场词似乎也暗示了“修容”背后隐藏着一个秘密。  画面一
[摘 要]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研究学生的“学困点”,以学定教,有效化解疑难,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比较法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整合知识点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困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困点;比较法;小学数学  “学困点”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相似内容互相混淆、学习内容负向迁移、知识点螺旋递进等原因所产生的困惑点,也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提问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构建学习版图、串联课堂活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因此,不少一线教师开始向教学的根本活动——课堂提问发起研究攻势。与此同时,大量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语文课堂离不开提问,语文原本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它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身。在王荣生教授的《阅读教学设计要诀》中指出:语文阅读教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各学科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采取多样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文化意识,提升文化品质。道德与法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本文将以传统文化孝老为例,就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实现孝老教育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孝老教育;教育问题;教育对策  传统文化教育是新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才能读懂文章,但这种理解不是停留在词语表面上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立足文本,去探究词语的内涵。引导学生走进字词的世界,去理解、积累、运用,感受词语的魅力,让词语教学情趣盎然,充满生命的活力。  结合语境,丰富内涵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清平乐 村居》中“无赖”一词的教学片段。  教师:这里的“卧”是什么意思?还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