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留学生教育事业正在快速的发展阶段,我国倡导的素质教育同样适用于留学生教育,针对留学生展开的素质教育最主要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这样可以很好的融合中外文化,本文针对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渗透分析展开研究,从而提出对留学生管理的新措施。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
一、引言
我国目前倡导发展的教育已经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而国外的青年也逐渐的选择中国作为自己的留学地,留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的重点,留学生经历过不同的文化教育,实行人性化管理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的融入校园生活,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还能够全面的提升留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留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问题
一般的留学生来中国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和语言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留学生在国外成长,学生的三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思想方面的教育,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同留学生的思想产生对接,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文化的交流。留学生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例如责任感的缺失问题、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和文化冲突中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留学生的综合素质问题,我国的思想教育工作没有到位,在开展教育的工作中应该切记不能够将政治问题加入到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当中。
(二)心理问题
留学生离家在外,对祖国和亲人都很思念,学习方面的压力也比较大,在心理上需要及时的疏导,尤其是在语言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在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当中,高校对学生的生活层面关心的不够,留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如果迟迟得不到舒缓,长时间下去就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应激反应,焦躁不安的情绪很容易显现出来,学习与生活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问题
留学生以往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我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我国担任国际教育的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例如应变能力问题,对相关的理论文化知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就会极其的不理想。
三、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一)表现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在成长的过程中,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和文化,例如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气节,还有优良的道德文化品质,这些文明和文化的精神的核心都是爱国主义精神,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的出现了断层,我国的教育并没有将《论语》《道德经》和其他的古典文学放在重要的教育地位,我国的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程度还不够深入,对现代大学生开展相关的教育已经是不可缺少的,而对留学生而言,这些文化教育正是他们想接触到的,通过国学的教育创建学校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爱国主义精神是基本精神之一,这一传统文化精神始终伴随着每一名中国人,它帮助中华民族走过了重重的困难,使得我国实现了统一,使得我国逐渐的繁荣昌盛起来,通过传播这一文化精神可以让留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也可以从中建立自己爱国主义价值观。
(二)传扬兼容包并的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着开放和包容的思想,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曲折,但是中国的这一传统文化思想并没有消失,在如今的中国更加得到了大力的发扬。在传统文化当中,厚德载物这一思想自古就有,在我国的战国时期,齐桓公曾经创下前无古人的稷下学宫,其中涵纳了诸家学派,其中的讲学大师被称为诸子百家,例如著名的孟子和荀子等都是学宫中有名的大师,他们可以在其中自由的辩论和讲学,我国的文化出现了空前的百家争鸣的大场面,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就此开始得到了丰富,在汉武帝之后我国呈现出以儒家为主要的文化模式,但是对其他的学术仍旧秉持着包容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取长补短的状态,我国的文化得到了丰富。
随着中西文化的碰撞,我国对于国外的知识仍旧是以兼容包并的态度为主,留学生在我国交流和学习能够有更大的自由空间,我国的高校也可以同国外的高校展开文化的交流,留学生也能够更加的适应在我国的学习和生活。
四、实行个性化管理
通过文化的交流可以让留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在生活和学习上能够适当的发生模式的转变,由于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性比较大,中国的高校应该尊重留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对他们给予特殊的照顾,为他们营造更加自由的环境。留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对陌生环境产生的陌生感很快就会被消除,在自己个性的层面上能够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实行个性化的管理可以帮助学生们缓解冲突,能够更大程度的帮助留学生调整他们的心态,留学生很快就能够适应我国的道德约束环境,逐渐的就会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感染和熏陶,自身的素质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实行班干部制度,让学生们可以形成自我管理,还能够提供自我服务,留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调动起来,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也能够变得轻松和愉快,学校应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
五、健全留学机制
留学机制的健全自然少不了奖励制度的确立,健全机制就应该从奖励机制着手,通过设立奖学金奖励优秀的留学生,也能够帮助学生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对于成绩不合格、违反纪律的学生予以惩戒,管理的效果自然得到加强。
六、结论
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等同于外交,高校必须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展工作,这样才能够维持留学生健康快乐的开展留学生活。
参考文献:
[1]郭继文.论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精神[N].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9:121-128.
[2]王哲,张蓓蕾.中华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滋养[N].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01:103-106.
作者簡介:
吴佳伟(1983.09—),男,汉族,江苏常州人,2005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现供职于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新媒体研究思政教育;邮编:213164。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
一、引言
我国目前倡导发展的教育已经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而国外的青年也逐渐的选择中国作为自己的留学地,留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的重点,留学生经历过不同的文化教育,实行人性化管理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的融入校园生活,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还能够全面的提升留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留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问题
一般的留学生来中国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和语言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留学生在国外成长,学生的三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思想方面的教育,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同留学生的思想产生对接,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文化的交流。留学生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例如责任感的缺失问题、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和文化冲突中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留学生的综合素质问题,我国的思想教育工作没有到位,在开展教育的工作中应该切记不能够将政治问题加入到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当中。
(二)心理问题
留学生离家在外,对祖国和亲人都很思念,学习方面的压力也比较大,在心理上需要及时的疏导,尤其是在语言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在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当中,高校对学生的生活层面关心的不够,留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如果迟迟得不到舒缓,长时间下去就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应激反应,焦躁不安的情绪很容易显现出来,学习与生活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问题
留学生以往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我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我国担任国际教育的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例如应变能力问题,对相关的理论文化知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就会极其的不理想。
三、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一)表现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在成长的过程中,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和文化,例如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气节,还有优良的道德文化品质,这些文明和文化的精神的核心都是爱国主义精神,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的出现了断层,我国的教育并没有将《论语》《道德经》和其他的古典文学放在重要的教育地位,我国的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程度还不够深入,对现代大学生开展相关的教育已经是不可缺少的,而对留学生而言,这些文化教育正是他们想接触到的,通过国学的教育创建学校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爱国主义精神是基本精神之一,这一传统文化精神始终伴随着每一名中国人,它帮助中华民族走过了重重的困难,使得我国实现了统一,使得我国逐渐的繁荣昌盛起来,通过传播这一文化精神可以让留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也可以从中建立自己爱国主义价值观。
(二)传扬兼容包并的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着开放和包容的思想,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曲折,但是中国的这一传统文化思想并没有消失,在如今的中国更加得到了大力的发扬。在传统文化当中,厚德载物这一思想自古就有,在我国的战国时期,齐桓公曾经创下前无古人的稷下学宫,其中涵纳了诸家学派,其中的讲学大师被称为诸子百家,例如著名的孟子和荀子等都是学宫中有名的大师,他们可以在其中自由的辩论和讲学,我国的文化出现了空前的百家争鸣的大场面,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就此开始得到了丰富,在汉武帝之后我国呈现出以儒家为主要的文化模式,但是对其他的学术仍旧秉持着包容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取长补短的状态,我国的文化得到了丰富。
随着中西文化的碰撞,我国对于国外的知识仍旧是以兼容包并的态度为主,留学生在我国交流和学习能够有更大的自由空间,我国的高校也可以同国外的高校展开文化的交流,留学生也能够更加的适应在我国的学习和生活。
四、实行个性化管理
通过文化的交流可以让留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在生活和学习上能够适当的发生模式的转变,由于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性比较大,中国的高校应该尊重留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对他们给予特殊的照顾,为他们营造更加自由的环境。留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对陌生环境产生的陌生感很快就会被消除,在自己个性的层面上能够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实行个性化的管理可以帮助学生们缓解冲突,能够更大程度的帮助留学生调整他们的心态,留学生很快就能够适应我国的道德约束环境,逐渐的就会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感染和熏陶,自身的素质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实行班干部制度,让学生们可以形成自我管理,还能够提供自我服务,留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调动起来,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也能够变得轻松和愉快,学校应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
五、健全留学机制
留学机制的健全自然少不了奖励制度的确立,健全机制就应该从奖励机制着手,通过设立奖学金奖励优秀的留学生,也能够帮助学生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对于成绩不合格、违反纪律的学生予以惩戒,管理的效果自然得到加强。
六、结论
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等同于外交,高校必须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展工作,这样才能够维持留学生健康快乐的开展留学生活。
参考文献:
[1]郭继文.论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精神[N].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9:121-128.
[2]王哲,张蓓蕾.中华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滋养[N].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01:103-106.
作者簡介:
吴佳伟(1983.09—),男,汉族,江苏常州人,2005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现供职于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新媒体研究思政教育;邮编:21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