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评课是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课型,是综合复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练习考试是对一个阶段教学情况的总结,有练必有评,评是讲的补充,练的延续,是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试卷的讲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的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重练轻评,致使讲评课应有的功能发挥不出来,达不到最佳效果。教學实践告诉我们,对于试卷分析,教师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仅仅是对一对答案、评定一下分数,而是要善于在试卷讲评中把握科学方法,充分发挥试卷的评定、诊断、反馈、激励的作用。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试卷讲评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讲评要有针对性,克服盲目性。有些教师的讲评课只讲不评,教师只按照自己的思路把每道题依次讲一遍,不具体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不知道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讲评课上成了对答案课,从而失去了讲评课应有的意义。笔者认为,讲评时教师应对考试情况作基本的分析,如考试的目的、考试点的分布、班级成绩概况、各题得分率等,让学生从试卷分析中概知全貌,正确认识自己在整体中的位置,以便做到有的放矢。讲评不能匆匆走过场,要将对与错,是与非作全面分析,要突出一个“评”字,做到讲透、讲活。如果是基础知识不牢、理解不透的问题,应该查漏补缺,力求讲清将头,要求学生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课本中的位置和地位;如果是能力方面的问题,则要通过题目引导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审题、答题要求。
第二,讲评过程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也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十分强调主动学习,让学生亲自探索事物,让学生主动发现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教师不能一味的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而应充分认识到他们已具有知识和经验,注意挖掘他们的潜能,引导学生反思,通过反思把这些观点内化、升成自己的知识经验,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讲评课应成为师生、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是由教师自己唱独角戏。一般可采用讨论、提出质疑等方式,通过学生间的自由辩论,最大限度地暴露出问题,同时,也在互相取长补短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能力,使学生通过会做一道题,领会这一类题,进而通过几次训练达到会做同一类型的高考题。需要注意的是,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放手不管,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在学生自己分析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或得出结论后,教师应进行针对性的点拨,主要是对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的分析,向学生说明为什么这个答案是对的,而那个答案是错的,为什么应该这样组织答案而不能那样回答,分析中做到有理有据,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巩固练习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发挥教师“传道、解惑”的作用。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图表题在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非常注重这一题型的训练,通过对一些典型高考题目的分析,给出新的热点材料要求学生讨论,最后教师进行针对性点拨,使学生对这一题型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再遇到此类型的题目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运用自如。
第三,讲评应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拓展思考的角度,做到举一反三。迁移是在创造性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的积极迁移,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为高效地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讲评课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就题目论题目,应注重发散型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高考考试说明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对学生易出错误的知识点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拓展和推移,依据题目的知识点、综合答题情况适当变换题型、设问角度和材料等,在原有题目上“借题发挥”,让学生从一题答案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有所提高。如设问要求用唯物论知识回答的,可以变换一下角度从辩证法、认识论角度如何作答?或设问的角度是政治常识,若变为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如何设问、如何作答?,“为什么”变换成“怎么做”如何回答?,若是你命题,还可能从哪个角度入手?怎样增减题目的难度、体现怎样的命题意图?等等。
第四,规范答题要求,注意发挥非智力因素在考试中的作用。从今年开始,全国许多地方开始网上评卷,这对答题的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平时的练习训练中对答题的全过程应提出科学规范的要求,要求学生象做高考题一样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如书写要整齐,应使用政治术语,禁用大白话,答题的层次要清楚,不能从头到尾只用一个段落,做到题读懂、想课文、慎思考,叙述要清楚、明晰、适度,最好在草稿纸上写出简单提纲,以免遗漏答案要点。特别是主观题训练中,对于书写不认真、段落层次不清、观点与材料不能做到有机结合的,在试卷的旁边要写上“哪项扣几分”,以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平时的强化训练、严格要求,使学生习惯成自然,最大限度地在高考中拿到高分。
第五,要做到多鼓励、少批评。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十分强烈,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有可能对学生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试卷讲评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答题过程中的闪光点,以肯定、赞扬为主,对成绩优秀者要表扬,对进步突出者要鼓励,对解题中有独到见解的要提倡,对于成绩较差者更应找出其闪光点加以表扬,并帮助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点亮学生上进心的火种。激励表扬的方法灵活多样,既可以在课堂上当堂表扬,也可以把表扬写在试卷上,或在课下找学生谈话,均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六,合理安排讲评的时间,注重讲评的时效性。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讲评必须趁热打铁,及时解决学生已经出现的急需要解决而自己又不能解决的问题或错误,一般安排在每次测试之后、授新课之前,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要通过科学的试卷讲评,使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如何正确审题和有效地组织答案,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挥出讲评课的最大效益。
第一,讲评要有针对性,克服盲目性。有些教师的讲评课只讲不评,教师只按照自己的思路把每道题依次讲一遍,不具体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不知道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讲评课上成了对答案课,从而失去了讲评课应有的意义。笔者认为,讲评时教师应对考试情况作基本的分析,如考试的目的、考试点的分布、班级成绩概况、各题得分率等,让学生从试卷分析中概知全貌,正确认识自己在整体中的位置,以便做到有的放矢。讲评不能匆匆走过场,要将对与错,是与非作全面分析,要突出一个“评”字,做到讲透、讲活。如果是基础知识不牢、理解不透的问题,应该查漏补缺,力求讲清将头,要求学生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课本中的位置和地位;如果是能力方面的问题,则要通过题目引导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审题、答题要求。
第二,讲评过程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也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十分强调主动学习,让学生亲自探索事物,让学生主动发现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教师不能一味的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而应充分认识到他们已具有知识和经验,注意挖掘他们的潜能,引导学生反思,通过反思把这些观点内化、升成自己的知识经验,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讲评课应成为师生、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是由教师自己唱独角戏。一般可采用讨论、提出质疑等方式,通过学生间的自由辩论,最大限度地暴露出问题,同时,也在互相取长补短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能力,使学生通过会做一道题,领会这一类题,进而通过几次训练达到会做同一类型的高考题。需要注意的是,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放手不管,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在学生自己分析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或得出结论后,教师应进行针对性的点拨,主要是对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的分析,向学生说明为什么这个答案是对的,而那个答案是错的,为什么应该这样组织答案而不能那样回答,分析中做到有理有据,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巩固练习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发挥教师“传道、解惑”的作用。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图表题在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非常注重这一题型的训练,通过对一些典型高考题目的分析,给出新的热点材料要求学生讨论,最后教师进行针对性点拨,使学生对这一题型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再遇到此类型的题目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运用自如。
第三,讲评应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拓展思考的角度,做到举一反三。迁移是在创造性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的积极迁移,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为高效地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讲评课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就题目论题目,应注重发散型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高考考试说明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对学生易出错误的知识点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拓展和推移,依据题目的知识点、综合答题情况适当变换题型、设问角度和材料等,在原有题目上“借题发挥”,让学生从一题答案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有所提高。如设问要求用唯物论知识回答的,可以变换一下角度从辩证法、认识论角度如何作答?或设问的角度是政治常识,若变为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如何设问、如何作答?,“为什么”变换成“怎么做”如何回答?,若是你命题,还可能从哪个角度入手?怎样增减题目的难度、体现怎样的命题意图?等等。
第四,规范答题要求,注意发挥非智力因素在考试中的作用。从今年开始,全国许多地方开始网上评卷,这对答题的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平时的练习训练中对答题的全过程应提出科学规范的要求,要求学生象做高考题一样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如书写要整齐,应使用政治术语,禁用大白话,答题的层次要清楚,不能从头到尾只用一个段落,做到题读懂、想课文、慎思考,叙述要清楚、明晰、适度,最好在草稿纸上写出简单提纲,以免遗漏答案要点。特别是主观题训练中,对于书写不认真、段落层次不清、观点与材料不能做到有机结合的,在试卷的旁边要写上“哪项扣几分”,以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平时的强化训练、严格要求,使学生习惯成自然,最大限度地在高考中拿到高分。
第五,要做到多鼓励、少批评。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十分强烈,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有可能对学生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试卷讲评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答题过程中的闪光点,以肯定、赞扬为主,对成绩优秀者要表扬,对进步突出者要鼓励,对解题中有独到见解的要提倡,对于成绩较差者更应找出其闪光点加以表扬,并帮助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点亮学生上进心的火种。激励表扬的方法灵活多样,既可以在课堂上当堂表扬,也可以把表扬写在试卷上,或在课下找学生谈话,均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六,合理安排讲评的时间,注重讲评的时效性。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讲评必须趁热打铁,及时解决学生已经出现的急需要解决而自己又不能解决的问题或错误,一般安排在每次测试之后、授新课之前,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要通过科学的试卷讲评,使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如何正确审题和有效地组织答案,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挥出讲评课的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