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能力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学习音乐的必备条件。视唱练耳作为音乐的启蒙,以及进入专业层次学习的必备训练手段和技术性理论课程,通过视唱练习和听音训练等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音乐听觉能力和读谱能力,培养一个人的视奏、视唱、音高听辩、节奏把握、旋律听记,以及乐曲表达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音乐基础学科。
视唱练耳是高中音乐特长生音乐统考科目必考的科目,对有志于报考音乐艺术院校的考生来说,是通过科学的规定性程式来检测考生的基本音乐潜能和学习音乐的基本素质标准,同时也是衡量考生音乐天赋和才能的必考科目之一。在考核中,学校会通过对考生音乐听觉能力、视唱能力和音乐记忆力的测试,鉴定考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必备听觉条件。但是很多考生很惧怕这个科目,近几年来,部份考生讲:“都觉得平时自己练习得很好,视唱唱得也比较准,为什么在考场上只能得到50%甚至50%以下的分数呢?尤其是遇到大段旋律、节奏总是记不下来。”这些情况主要是学生没有把视唱练耳这两门学科有机地结合好,还有音乐记忆能力比较差。有的考生认为只要多唱几本视唱书的旋律,就能唱好、听好,其实,这里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所以,针对这些方面,我在教学中有这样几点看法:
一、为音乐考生树立信心
在高中阶段,许多学生是没有经过系统的视唱练耳训练的,只有少部分学生是从小学习一些乐器,在脑中有固定的音高,所以在每次的音乐课中,遇到学习困难的地方,如:和弦、节奏、旋律就听不出来了。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多多少少对这一科目产生惧怕的心理,觉得是如何的难!要想解决问题,先要正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寻求同学和其他人的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消除它们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些必要的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掌握正确的方法,再加上刻苦的练习,学生定能取得好成绩。有了必胜的信心,任何事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掌握正确的视唱练耳学习方法
学习视唱练耳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一味地唱也不能一味地听。视唱和练耳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两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要把它们连在一起进行教学,并让学生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通过实践证明,先构唱音程再模唱音程的方法效果十分显著,具体方法是:
1.音乐模唱能力的训练
视唱练耳是视听觉的艺术,学习视唱练耳应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也就是“模唱”。从简单的单音开始,逐步扩大到旋律音程、和声音程、乐节到乐句,以此来培养学生音乐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这对今后学生对旋律、节奏的掌握会有很大的提高和帮助。
2.自然大小调音阶的视唱练习
模唱自然大小调音阶是练习模唱的基础,音阶又是视唱练耳中基础的基础。因此,在把音唱准后就要开始唱音阶的训练,大、小二度旋律音程构成了自然大、小调音阶。自然大调第III至第IV、VII至I音级之间是小二度,其他相邻的关系都是大二度。因此,进行旋律大、小二度的训练,最常用的办法是从唱音阶起步。
教学过程中,在唱大小调音阶时,学生往往在唱音阶的时候会唱着唱着就偏低了,而自己又没感觉到“跑调”,这是因为没有注意音的倾向性。唱自然大调音阶音准要求:第I级(主音)和V级(属音)要平稳;第III级(决定大调调式)、第VII级(导音)倾向性强,唱时应有倾向高的趋势;第IV级(下属音)应向III级靠近。必要时可以划着手势来唱(谱例一)。想着音的倾向,这样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3.旋律音程的构唱
音程的训练在听觉训练中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在教学中观察发现,我们要练习的都是以音程为基础,所以要求学生认真对待这一练习的过程。
(谱例一)
模唱音程要从狭隘音程开始,大、小二度,大、小三度,逐步扩大到纯四度、纯五度。认真去分辨每个音程的色彩,越是像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的音程,往往越难唱。可以结合熟悉的乐曲片段,来辅助唱好每个小的旋律音程,达到唱准的目的。
练习时,先通过首调音阶来构唱,例如:在一个音上构唱大三度,这时要让学生理清思路,是在某音上唱出大三就可以,也就是唱准do re mi即可,可用“a”来唱。假如,给你的这个音是D,那么它上方大三度是什么呢?再用固定调的音名去唱出“D#F”。
4.和声音程的构唱
在唱好旋律音程后才会引进和声音程,根据和声音程的特点,和声音程的冠音比根音容易听些,所以应在练习的开始就抓住根音。在教学过程当中,通常将学生分成两小组,一小组模唱冠音,一小组模唱根音,然后互换。要求:每小组在模唱自己的音时能够听到另一组的音,并能记住其特点。
5.和弦的练习
纯五度内的和弦是唱和弦的基础。大、小三和弦的原位是由大小三度构成的,转位加入了四度。构唱和弦是视唱练耳中的重要部分。给一个低音,用首调的感觉向上构唱各种三和弦及其转位,共12个。然后加以固定的音高,就能演变成我们所需练习的所有和弦。
这样的练习对视唱练耳音准练习有明显的效果。Ⅶ和弦的练习也是一样,只不过是和弦的转位多了些,且增加了不协和音程的二度和七度。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做此练习的时侯,还要兼顾到乐理上的知识。
唱好分解和弦是听辨和弦的基础。在听辩时,无论是分解和弦还是和弦,都要由从低音向上唱到高音,因为和弦中的低音是不易听辩的。先进行模唱,分别唱出三(四)个音来,再来根据和弦的色彩辨别和弦的关系。
在对和弦中五度、六度音程的训练中,构唱和听辩要同时进行,紧密结合。在进行某一个音程或和弦构唱练习时,可同时作听辩练习。
在和弦的训练中,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贯通。要从结构上弄清各类三和弦、七和弦原位和转位的性质,尤其要侧重于从感情色彩上去领悟,构唱是听辩的前提,必须作第一步训练。和弦性质的听辩可以从各类性质的原位到转位,先在同一低音上听辩,再在不同的低音上听辩。听辩调内和弦连接前,先在调内各音级上构唱各级和弦,再注意听和弦低音。这样,调内和弦的构唱、听辩、听写都可得到较好的解决,但这需要练习者每日都练习。
6.旋律音程七度、八度的构唱练习
无论是听觉上还是视唱中,音程的八度相对于七度要容易些。结合理论,纯一度音程和纯八度音程是极完全协和的音程,听辨起来就像一个音,可以通过唱音阶的方法进行练习,也可以找一些辅助音do mi sol do去构唱,逐渐唱纯八度音程。而七度音程则是先找到八度音程,然后向回唱。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小结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能力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们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一暴十寒。每天都要做一定的练习,唱自然调音阶、构唱音程、和弦,听辩音程、和弦。还应注意的是要用心听,用脑去听而不单纯是用耳听。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让每一个音程、和弦在脑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不仅要记住,还要能模唱出来,记录下来。
四、总结
所谓“视唱与练耳是不分家”,而构唱音程及和弦是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模唱练习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大部分时间练习,再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勤奋的思考,必能取得进步。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也许对一些学生并不适用,所以我们应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不断发现适合学生的方法。虽然很多人认为视唱练耳这门课天赋占的比例很大,这一点确实不可否认,但在实践摸索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适和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在后天的练习中得到较大的提高。
视唱练耳是高中音乐特长生音乐统考科目必考的科目,对有志于报考音乐艺术院校的考生来说,是通过科学的规定性程式来检测考生的基本音乐潜能和学习音乐的基本素质标准,同时也是衡量考生音乐天赋和才能的必考科目之一。在考核中,学校会通过对考生音乐听觉能力、视唱能力和音乐记忆力的测试,鉴定考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必备听觉条件。但是很多考生很惧怕这个科目,近几年来,部份考生讲:“都觉得平时自己练习得很好,视唱唱得也比较准,为什么在考场上只能得到50%甚至50%以下的分数呢?尤其是遇到大段旋律、节奏总是记不下来。”这些情况主要是学生没有把视唱练耳这两门学科有机地结合好,还有音乐记忆能力比较差。有的考生认为只要多唱几本视唱书的旋律,就能唱好、听好,其实,这里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所以,针对这些方面,我在教学中有这样几点看法:
一、为音乐考生树立信心
在高中阶段,许多学生是没有经过系统的视唱练耳训练的,只有少部分学生是从小学习一些乐器,在脑中有固定的音高,所以在每次的音乐课中,遇到学习困难的地方,如:和弦、节奏、旋律就听不出来了。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多多少少对这一科目产生惧怕的心理,觉得是如何的难!要想解决问题,先要正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寻求同学和其他人的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消除它们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些必要的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掌握正确的方法,再加上刻苦的练习,学生定能取得好成绩。有了必胜的信心,任何事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掌握正确的视唱练耳学习方法
学习视唱练耳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一味地唱也不能一味地听。视唱和练耳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两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要把它们连在一起进行教学,并让学生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通过实践证明,先构唱音程再模唱音程的方法效果十分显著,具体方法是:
1.音乐模唱能力的训练
视唱练耳是视听觉的艺术,学习视唱练耳应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也就是“模唱”。从简单的单音开始,逐步扩大到旋律音程、和声音程、乐节到乐句,以此来培养学生音乐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这对今后学生对旋律、节奏的掌握会有很大的提高和帮助。
2.自然大小调音阶的视唱练习
模唱自然大小调音阶是练习模唱的基础,音阶又是视唱练耳中基础的基础。因此,在把音唱准后就要开始唱音阶的训练,大、小二度旋律音程构成了自然大、小调音阶。自然大调第III至第IV、VII至I音级之间是小二度,其他相邻的关系都是大二度。因此,进行旋律大、小二度的训练,最常用的办法是从唱音阶起步。
教学过程中,在唱大小调音阶时,学生往往在唱音阶的时候会唱着唱着就偏低了,而自己又没感觉到“跑调”,这是因为没有注意音的倾向性。唱自然大调音阶音准要求:第I级(主音)和V级(属音)要平稳;第III级(决定大调调式)、第VII级(导音)倾向性强,唱时应有倾向高的趋势;第IV级(下属音)应向III级靠近。必要时可以划着手势来唱(谱例一)。想着音的倾向,这样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3.旋律音程的构唱
音程的训练在听觉训练中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在教学中观察发现,我们要练习的都是以音程为基础,所以要求学生认真对待这一练习的过程。
(谱例一)
模唱音程要从狭隘音程开始,大、小二度,大、小三度,逐步扩大到纯四度、纯五度。认真去分辨每个音程的色彩,越是像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的音程,往往越难唱。可以结合熟悉的乐曲片段,来辅助唱好每个小的旋律音程,达到唱准的目的。
练习时,先通过首调音阶来构唱,例如:在一个音上构唱大三度,这时要让学生理清思路,是在某音上唱出大三就可以,也就是唱准do re mi即可,可用“a”来唱。假如,给你的这个音是D,那么它上方大三度是什么呢?再用固定调的音名去唱出“D#F”。
4.和声音程的构唱
在唱好旋律音程后才会引进和声音程,根据和声音程的特点,和声音程的冠音比根音容易听些,所以应在练习的开始就抓住根音。在教学过程当中,通常将学生分成两小组,一小组模唱冠音,一小组模唱根音,然后互换。要求:每小组在模唱自己的音时能够听到另一组的音,并能记住其特点。
5.和弦的练习
纯五度内的和弦是唱和弦的基础。大、小三和弦的原位是由大小三度构成的,转位加入了四度。构唱和弦是视唱练耳中的重要部分。给一个低音,用首调的感觉向上构唱各种三和弦及其转位,共12个。然后加以固定的音高,就能演变成我们所需练习的所有和弦。
这样的练习对视唱练耳音准练习有明显的效果。Ⅶ和弦的练习也是一样,只不过是和弦的转位多了些,且增加了不协和音程的二度和七度。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做此练习的时侯,还要兼顾到乐理上的知识。
唱好分解和弦是听辨和弦的基础。在听辩时,无论是分解和弦还是和弦,都要由从低音向上唱到高音,因为和弦中的低音是不易听辩的。先进行模唱,分别唱出三(四)个音来,再来根据和弦的色彩辨别和弦的关系。
在对和弦中五度、六度音程的训练中,构唱和听辩要同时进行,紧密结合。在进行某一个音程或和弦构唱练习时,可同时作听辩练习。
在和弦的训练中,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贯通。要从结构上弄清各类三和弦、七和弦原位和转位的性质,尤其要侧重于从感情色彩上去领悟,构唱是听辩的前提,必须作第一步训练。和弦性质的听辩可以从各类性质的原位到转位,先在同一低音上听辩,再在不同的低音上听辩。听辩调内和弦连接前,先在调内各音级上构唱各级和弦,再注意听和弦低音。这样,调内和弦的构唱、听辩、听写都可得到较好的解决,但这需要练习者每日都练习。
6.旋律音程七度、八度的构唱练习
无论是听觉上还是视唱中,音程的八度相对于七度要容易些。结合理论,纯一度音程和纯八度音程是极完全协和的音程,听辨起来就像一个音,可以通过唱音阶的方法进行练习,也可以找一些辅助音do mi sol do去构唱,逐渐唱纯八度音程。而七度音程则是先找到八度音程,然后向回唱。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小结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能力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们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一暴十寒。每天都要做一定的练习,唱自然调音阶、构唱音程、和弦,听辩音程、和弦。还应注意的是要用心听,用脑去听而不单纯是用耳听。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让每一个音程、和弦在脑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不仅要记住,还要能模唱出来,记录下来。
四、总结
所谓“视唱与练耳是不分家”,而构唱音程及和弦是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模唱练习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大部分时间练习,再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勤奋的思考,必能取得进步。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也许对一些学生并不适用,所以我们应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不断发现适合学生的方法。虽然很多人认为视唱练耳这门课天赋占的比例很大,这一点确实不可否认,但在实践摸索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适和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在后天的练习中得到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