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辛苦终生事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ove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读书,读好书”,這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明确提出的要求,同时都非常具体地推荐了初中阶段必读的名著篇目。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名著阅读欣赏的要求,避免学生阅读欣赏名著流于形式,切实提高名著阅读欣赏水平,本文着重探讨了笔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关于名著阅读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名著阅读;想法和做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名著,据说名著是“人人都说好,个个不爱读的书”,我告诉学生“名著是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之后还能留下来的书”。它有经典的人物形象、有永恒的主题、能经受时间的考验。阅读名著可以提高学生感受文学形象、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事实上名著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它会对人的修养、素质,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么名著阅读是不是仅仅局限于初中六册课本上名著导读的那几本书呢?我觉得阅读的面可以更广泛一些,如果农村初中资源有限,也可以班费购买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名著,大家轮流借阅。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地区中考对名著阅读的考查更为合理、精细。不再是简单地背背记记就能解决问题的,这就给名著阅读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想谈谈自己在名著阅读方面的想法和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确实,名著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相比于名著,学生更爱读《故事会》《漫画》等娱乐性的、浅层次的书,更爱读郭敬明、韩寒这些人的书。如何激发学生对于名著的兴趣,而不是迫于考试和老师的压力去被动地阅读就成了我们的头等大事。
  我记得有人教给我的育儿经验:“要善于给孩子做选择题。”比如不该问“你早饭吃什么?”而应该说“吃早饭,是面条还是稀饭?”所以我们不要问“你们喜欢读名著吗?”而要问“你们更喜欢中国名著还是外国名著?”当然这是玩笑话。不过轻易不要否定孩子的阅读倾向是真的,记得去年一个学生和我讲:“老师,隔壁班的老师好变态啊,他把郭敬明文章中的病句搜集了三张幻灯片,批判了整整一节课。”老师本意是要引导学生阅读对他们有益的书,结果却使孩子产生了反感情绪。不可否认,这类的书能得到中学生的青睐,是有一定的道理,那么,是不是就任由学生看这些无病呻吟对学生不起积极导向的书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和名著比起来,他们的作品明显少了大气和艺术性。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举办一场辩论会,将这类的作品拿出来讨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或许效果要比简单的禁止好得多。
  生活或教学中的一些契机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新《红楼梦》的演员人选引起热议时,有学生问我的看法,我告诉他们,想知道演员像不像书中的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去读《红楼梦》,自己去感受人物,然后再判断。热播新《三国》的时候,有学生周末看一点,我问他们你们知道小学学的《曹冲称象》里聪明绝顶的曹冲是怎么死的吗?新《三国》为了突出曹丕的野心,设计的情节是曹冲是被曹丕害死的,那么《三国演义》原著是这样的吗?关羽是被吕蒙杀死的吗?当时就有孩子说:我回去再看看原著。去年教《出师表》,有些学生觉得诸葛亮是“愚忠”,太傻了,这么聪明的人做了这么大件糊涂事。我顺势引导他们再读《三国演义》,因为初三时间紧,告诉他们读与孔明有关的重要章节,在此基础上我让他们写《千秋诸葛我来评说》,我欣喜地看到了他们稚嫩笔触下的思考;学了朱自清的《春》,顺势告诉学生朱自清还有写得更好的散文,我们可以读读《朱自清散文集》;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我们来读读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是非常棒的书……
  二、指导学生名著阅读
  只要激发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那么一切都会水到渠成。那么,具体怎么去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呢?
  首先,应该有相对完整的读书时间,比如学校统一安排阅读课,由语文老师进行阅读指导。当然,一周一节哪怕是两节阅读课远远是不够的,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在班级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家长也以身作则,做好表率,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当孩子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时,自然会抛开电子产品,沉浸在书的海洋里。
  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部编新教材特别注重这一点,《朝花夕拾》需精读,《西游记》是精读和跳读,《海底两万里》建议快速阅读,《骆驼祥子》要圈点批注……那么,我们在指导阅读时就要将这些落到实处,不能一味叫学生读,却没有具体的读的方法。
  对于如何更好地阅读名著,做读书笔记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做读书笔记看似繁琐,浪费时间,实际上好处很多。单纯的视觉上的阅读容易遗忘,而如果笔头抄录一下就加深了记忆。阅读会与作者产生共鸣或者让自己有所感悟,这些想法转瞬即逝,如果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不仅记录下了自己的感悟,往往还能激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做读书笔记还有利于积累资料。有时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指不定就从平时的读书笔记而来。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摘抄、赏析、批注等,这些是针对部分语句或段落 的,还可以写读后感。长期积累下来,读书不仅是任务,更是乐趣了。
  不少学生将名著阅读视作苦差事,也有不少老师头疼于名著阅读指导,我想,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对于名著阅读都应高度重视。“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只要坚持去读,名著必将使我们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我们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和人格的陶冶,何乐而不为?阅读不仅是我们教学要面对的内容,也应该是我们自己终生要做的事情。我们应告诫学生也告诫自己,“阅读辛苦终生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在写作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有了充分的情感体验,还是写不出优秀的文章。所以在写作教学中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指导学生落实文章主旨。写作的性质决定了写作是一种通过内部言语来操纵思维情感活动的技能。写作必须经过内部言语活动或者说是思维活动,对大脑中知识、经验、思想进行合理安排,才能转化为外部言语,即通过写作进行表达。  【关键词】作文;教学;主旨  【中图分类号】G623.24
【摘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语文课程资源也在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和更新。在与学生长期的沟通交流中,我发现娱乐资源受学生喜欢和认可的程度是最高的,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深入理解语文的魅力,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程;娱乐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资源的阐释及理解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摘要】初中語文如何有效地教学?教师应相信学生,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握合作探究、踊跃展示的核心环节,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体验过程、感受成长。这需要做好三个方面:合作要有问题引领,探究要有层次推进,展示要有积极评价。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探究;踊跃展示;注意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不少语文教师都在进行积极的摸索。虽然总结的经验五花八门,提
【摘要】“读”“品”“悟”是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笔者认为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是指导学生“读”“品”“悟”的一个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品读关键词句可以以点带面,以句带篇,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中精彩的亮点,通过揣摩文字、品味语言,从而领会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和思想内涵,构筑起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情感的有效平台,让学生在品读语言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阅读教学;关键词句;品读策略  【
【摘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老师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意识。也就是说,我们小学语文老师首先要清楚自己所教的教材在课程目标设置上所处的年级段是什么、本年段的课程目标是什么,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训练目标。本文以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为例,探讨了如何正确把握教材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原生价值;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来至农村,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积累,作文常常言之无物;再加上高中课程紧张,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可是高中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不可忽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作文课时对课内素材的“多例一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素材;积累;运用;多例一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背景分析:  从我班实际情况看来,一提到作文,学生就绞尽脑汁、搜遍枯肠。怎样让我们的学生作文
【摘要】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更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文本为核心,抓住文本的关键点,自觉地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以多元姿态走进文本,沉入文本的言语之中,涵泳品味,从而充分挖掘文本的丰富内涵,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同时以文本为范例,学习文本的精彩之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从而构织起生动高效的教学课堂,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
【摘要】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任何国家,家庭都是重要的社会单位,家庭对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东西方民族由于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的不同,在家庭观念上呈现出诸多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外国人正确理解与接受这些差异,这既是我们教学上的难点,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关键词】文化优越感;家庭观念;差异  【中图分类号】G65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我们学校提出了“导—学—讲—练—评—测”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老师引导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三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语文能力,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六步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我校也积极投入
【摘要】作文教学应当回归教育的本真理念,以人为本,开展真实的生活体验实践,关注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发展,通过三阶段的作文教学,最终使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方面都有更好的发展,而生活体验实践也最终促成了人的形成。  【关键词】作文教学;积极性;生活体验;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的缘起  叶圣陶说:“(作文)不该看作一件呆板的事情,犹如泉流,或长或短,或曲或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