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六步”教学法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j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我们学校提出了“导—学—讲—练—评—测”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老师引导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三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语文能力,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六步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我校也积极投入到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提出了“导—学—讲—练—评—测”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六步教学法倡导以生为本,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一堂课要求教师讲解不超过15分钟,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查缺补漏,帮助学生获取新知,培养学生的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教学模式。围绕这个中心,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老师引导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三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语文能力,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深情的导语、优美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
  (投影出示:中国地形图)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这是首都北京,往南走,这就是西沙群岛。它像祖国的南大门一样,是海防的前沿哨所。
  (放录像:西沙群岛)
  师配合画面:那里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更像是奇妙的公园,海滩上有捡不完的贝壳,最有趣的是可爱的大海龟,海岛上群鸟纷飞,绿树成荫。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美丽的风光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导入新课后,安排自主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
  片断一: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紫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交错在一起。海底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颜色就不一样了。
  师: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海水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读课文)师:海水美吗?生:美。师:哪些词语写出了海水又多又美?生: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师:有一个词语和“五光十色”的意思差不多,你知道吗?生:五颜六色。师:为什么这里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呢?生:因为海水颜色很多。生:我从电视上看到过,在阳光的照射下海水波光粼粼,真美。师:对,“五光十色”强调的是颜色又多又美还有光泽,而“五颜六色”只是指颜色多美。所以,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让我们来欣赏海水,美美地读读吧。
  (点评: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海水特点的词语,通过区别“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不同,帮助学生理解了五光十色的意思)
  片断二:小组合作学习“海底”
  出示小组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事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的修辞手法。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话。
  (学生先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组学习,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西沙群岛的海里,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生:不是。师:那为什么要这样说呢?生:这样说是为了告诉我们,海里的鱼多。师:对,你知道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生:夸张。师: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很多很多。我们来欣赏图片,带着你的心情来读这句话。生: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生: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学生一边欣赏鱼的图片,一边惊叫:哇,一半是水,一半是鱼,非常形象地理解了这句话。
  (点评:描写西沙群岛鱼多的这两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包含了比喻、拟人、排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是文章的难点。因此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片断三:自主学习“海滩、海岛”
  师:孩子们,你们在海岛上看到了什么?生:海岛是鸟的天下。师: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具体描写了些什么?生:树多。生:鸟多。生:鸟蛋多。生:鸟粪多。师:誰能把鸟的多读出来?
  (学生一边欣赏鸟的图片一边朗读)(点评:这两个自然段教师放手让学生选择学习,既尊重了学生,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自主评价、及时订正
  “评”主要是指“学生自评”,是学生对“练”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质疑、讨论的过程。简单易做的题目让学习困难或调皮的同学来讲解,并及时找亮点给予他们鼓励和表扬,哪怕是一两句简单的鼓励对这部分同学都会有莫大的促进作用。难度较大的题目主要让优生来讲解,对于结果正确与否,老师不必立即做出定论,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综合各部分同学的观点,最后老师说出自己的观点。
  四、适时拓展,深化情感
  片断:在课文的结尾,放西沙群岛录像
  师:在我们就要告别西沙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生:再见了,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生:再见了,美丽又迷人的西沙群岛。生:西沙群岛再见了,我还会再来看你的。生:再见了,美丽的西沙群岛,我希望你以后更美丽、更富饶。师:是啊,我们的心情和作者一样,让我们共同祝愿美丽的西沙群岛必将。师生: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纵观这堂课的教学,教师始终以生为本,遵循“导—学—讲—练—评—测”六步课堂教学,用简洁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习的形式多样:导学、自学、合作学习,学生有学的方法,展示环节中,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运用,对句子的体会深刻,朗读也入情入境,练的方式也多样,同桌互说、组内交流、朗读交流、动笔练习都落到实处,而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既游览了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又领略了文字的美,真正体现了快乐学语文这一宗旨。
其他文献
【摘要】课文中以“我”被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作为铺垫,引入课文重点描述部分——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文字描述中,感染了读者,让人们不仅看到了浮现在眼前的一池美丽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体验,本文从“发现美——欣赏美——想象美——升华美”的视角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荷花》;发现美;欣赏美;想象美;升华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荷花》这篇课文是一篇很朴实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感受与升华”阅读教学新模式的出现,则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更好的途径。因此,本文对“感受与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及其实践问题展开了研究,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感受与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感、知觉迅速发展的阶
【摘要】在写作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有了充分的情感体验,还是写不出优秀的文章。所以在写作教学中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指导学生落实文章主旨。写作的性质决定了写作是一种通过内部言语来操纵思维情感活动的技能。写作必须经过内部言语活动或者说是思维活动,对大脑中知识、经验、思想进行合理安排,才能转化为外部言语,即通过写作进行表达。  【关键词】作文;教学;主旨  【中图分类号】G623.24
【摘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语文课程资源也在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和更新。在与学生长期的沟通交流中,我发现娱乐资源受学生喜欢和认可的程度是最高的,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深入理解语文的魅力,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程;娱乐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资源的阐释及理解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摘要】初中語文如何有效地教学?教师应相信学生,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握合作探究、踊跃展示的核心环节,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体验过程、感受成长。这需要做好三个方面:合作要有问题引领,探究要有层次推进,展示要有积极评价。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探究;踊跃展示;注意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不少语文教师都在进行积极的摸索。虽然总结的经验五花八门,提
【摘要】“读”“品”“悟”是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笔者认为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是指导学生“读”“品”“悟”的一个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品读关键词句可以以点带面,以句带篇,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中精彩的亮点,通过揣摩文字、品味语言,从而领会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和思想内涵,构筑起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情感的有效平台,让学生在品读语言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阅读教学;关键词句;品读策略  【
【摘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老师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意识。也就是说,我们小学语文老师首先要清楚自己所教的教材在课程目标设置上所处的年级段是什么、本年段的课程目标是什么,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训练目标。本文以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为例,探讨了如何正确把握教材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原生价值;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来至农村,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积累,作文常常言之无物;再加上高中课程紧张,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可是高中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不可忽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作文课时对课内素材的“多例一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素材;积累;运用;多例一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背景分析:  从我班实际情况看来,一提到作文,学生就绞尽脑汁、搜遍枯肠。怎样让我们的学生作文
【摘要】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更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文本为核心,抓住文本的关键点,自觉地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以多元姿态走进文本,沉入文本的言语之中,涵泳品味,从而充分挖掘文本的丰富内涵,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同时以文本为范例,学习文本的精彩之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从而构织起生动高效的教学课堂,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
【摘要】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任何国家,家庭都是重要的社会单位,家庭对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东西方民族由于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的不同,在家庭观念上呈现出诸多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外国人正确理解与接受这些差异,这既是我们教学上的难点,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关键词】文化优越感;家庭观念;差异  【中图分类号】G653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