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异的初中语文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sh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承认并善待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全面立体式的解读中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已经成为当今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得不面对的话题。结合教学实例,从自主质疑、理性疏导、允许个性三方面阐述了基于差异的初中语文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策略,能正视差异,开展多元化解读,更好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个体差异 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12
  语文阅读教学中每个学生都会对文本的解读形成自己不同的感受和心得,即使在分析同一篇文本时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善待这份差异,往往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教材,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全面立体式的解读中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一、自主质疑,点燃思维新火花
  质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是创新学习的关键。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有些观点会让学生产生分歧,教师不能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剥夺学生自主质疑、释疑的机会,而应该抓住学生有争议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在这些“惊人之语”“旁逸斜出”中往往能生成课堂上的别样精彩。
  例如《人琴俱亡》一课,当笔者在提及“有哪些语句表明兄弟情深”时,有学生突然提出:“为什么王子猷‘语时了不悲’,都不哭呢?”瞬间,教室里一片寂静,随后学生开始议论纷纷起来。有的学生认为:“流泪不一定是真的伤心啊。”有的小组说:“眼泪不是唯一的祭奠方式,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宣泄方式,王子猷就以弹琴、掷琴来表达他对子敬的悼念。”还有的小组提出:“因为王子猷自知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即将和自己的弟弟见面,所以不哭”,“王子猷猜到弟弟已去世,但他心里仍抱着一丝希望,直到看到弟弟尸体时才恸绝良久”。
  学生在议论着人们宣泄、倾诉情感的过程中,实则也是对文中王子猷在兄弟情深的表现上的另一种解读,正是学生的认知差异,成了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的良好契机,成为盘活整篇课文的一个教学支点。
  二、理性疏导,提升鉴赏新高度
  由于学生个体不同,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也会存在差异,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还不能够凭着自己的感悟去深入探究文本的原意,甚至会出现阅读偏离文本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针对个体差异,做到理性疏导,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帮助学生在形成个体独特感受的基础上提升鉴赏能力。
  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学生质疑:父亲跳下站台穿过铁道到对面买橘子,这不是横穿马路违反交通规则吗?在学习毛泽东《沁园春·雪》一文时,对于“只识弯弓射大雕”,有学生会质疑:雕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怎么能射?对于这些意料之外的“差异”,教师可以介绍文本的创作背景,诸如交通规则、保护山林和动物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完全可以淡化的。文本作者只是想着表达,写作时或许不受太多的限制,率性而为。就取舍问题而言,引导学生去探究文本的深层情感,通过文本这个例子,去学习作者感悟表达的方式和高超的写作技法。
  可见,对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既要做到保护他们的探究精神,又要能以深厚的知识积淀和更开阔的文化视野做到正确引导,在深入探究中提升鉴赏高度。
  三、允许个性,创造教学新智慧
  对于教师而言,教参的作用功不可没。然而,在借鉴教参为我们提供思路和传授方法时,不能对教参有过度的依赖。在备课时,教师也应跟随时代的脚步,多解读、多钻研,可能会产生与教参编者的阅读差异,而这种差异能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生成别样精彩。
  例如《林中小溪》一课,如果以教参为指导,那么教师就是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共识:充满挑战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反之,人生如果太顺利,生活将是无趣的,于人生亦无益。文中除小溪之外的描写,可理解为凝滞,安于平淡,丧失激情的。然而在“平淡是真,简单是福”的现代社会,我们是否又认可这样的观点呢?笔者带着疑问,参阅了其他资料,发现已有不少专家学者有新的解读,他们认为充满战斗的生活是精彩,而平淡的生活同样生机盎然,二者都值得肯定和欣赏。果然,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这种全新的解读充满了兴趣。
  正是教师的“不安于现状”,使得在解读中有了新的发现,为学生的多元化解读提供了契机,这样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迸发创新的思维火花。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倾向接受式学习的方式,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并对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行梳理和引导,展开讨论,以多元化解读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在不断反思中优化语文阅读教学,促进师生阅读视野的融合。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现在的中学生对劳动缺乏正确的认识,劳动意识淡化,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不良脾性。学校应与家长相互配合,不断培养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养成爱劳动、爱动手的好习惯,为进一步完善教
[摘 要]将钻研教材时需要抓准的关键点概括为教学的衔接点、知识发生点、目标点、立足点、分化点、训练点、延伸点.基于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钻研教材 教学 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60028  钻研教材是教师上课的前提,而抓住教材关键点是钻研教材、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究竟钻研教材应找准哪些
[摘要]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把创新理念融入体育教学中,是当今体育教改的重要举措,提高体育教学的创新力已经成为大家的共同目标。分析和阐述初中体育创新教学法,以期能为同行们提供教学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68  当今,教育事业飞速向前发展,新课标的出现和应
[摘要]抛锚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教师认知和行为不一致的矛盾,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抛锚式教学要遵循主体性、问题性、开放性的原则。在实践中,抛锚式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恰当情境;紧扣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抛锚设问;构建学习共同体,充分解决问题;通过科学评价,提升教与学效果。  [关键词]抛锚式思想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
[摘 要] 通过穿插化学史料、激发学生好奇心、增设实验、讲练习题等教学方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 创新思维 培养 诱发 锻炼 加强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20 0092  所谓创新,就是推陈出新,在旧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江泽民曾提出:“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
[摘要]科学实验教学离不开实验设计,由于科学课堂实验设计的评价方式没有统一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实验教学的发展。因此,初中科学课堂实验设计应注意科学性、改进性、发展性、多维性、提高性五方面评价标准,从而在体现实证的科学本质的情况下,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词]科学课堂实验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120科学
[摘 要]早在300年前,捷克某著名教育学家就提出,必须要寻找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课堂教学是一种鲜明的教学模式,其作为教学实践活动得到了大力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 有效 课堂教学 三部曲 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伴随新课改的发展与实践,已有愈来愈多的教育工作人员将目光投向有效课堂教学中,从而
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评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而且可以优化生物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