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在废水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l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富含硝酸盐(NO-3-N)等污水的能耗高和成本高等问题,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partial denitrification-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 PD/A)工艺以其能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吸引了中外学者的关注。结合中外基于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PD/A)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研究,分别从PD/A工艺在污水中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和研究应用等角度出发,综述了PD/A工艺在污水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PD/A工艺在污水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半导体纳米材料拥有合适的能带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独特的表面效应,因此可以用于制造新能源(氢能)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单一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可能无法满足需求,或者性能不够优异。通过设计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复合结构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和弥补单一材料的缺陷,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拥有表面自催化效应的碳化硅纳米晶可以被用于电化学催化制氢反应,而制氧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大于制氢反应,因此单一的碳化
大质量恒星,通常指8倍太阳质量以上的恒星,在天体物理各领域的研究中都有重要的影响。它们主导了星团的光度,其强烈的星风、紫外波段的发射、死亡时的超新星爆发剧烈地影响星际介质的构成和能量平衡,所以研究其如何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大质量恒星形成,近十年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例如我们已经明确,大质量恒星诞生于分子云中的大质量稠密核内,并且倾向于成团形成。然而,若干有关大质量稠密核的重要问题仍然
做好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工作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应对陌生环境下的小学教育变化,良好的幼小衔接能为幼儿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生活及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以促进幼儿能力全面发展。当前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教育情况并不理想,衔接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这些都直接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探析如何科学、有效地准备开启幼小衔接工作。
本文中我们考虑Monge-Amp(?)re方程的Dirichlet问题:(?)其中 0
作为第二个高温超导体系,铁基超导体是目前超导研究的主要材料之一,其超导机理不能由基于电声子耦合的BCS理论来描述。铁基超导体和铜氧化物类似,最高临界温度往往出现在反铁磁序消失的边缘,使人们自然想到具有玻色特性的自旋反铁磁涨落可能会成为超导配对的驱动力。由于反铁磁波矢正好连接铁基超导体的空穴费米面和电子费米面,s±配对对称性被普遍接受,即所有费米面上超导都是s波配对,但是空穴型费米面和电子型费米面上
继石墨之后,黑磷是迄今发现的第二种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层状材料,层间为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在后石墨烯时代,由于黑磷具有高空穴迁移率,高开关比,P型导电性以及直接带隙等优异性质,因此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在稀磁半导体的研究中d~0铁磁性由于不会发生团聚现象,具有重要价值,由于黑磷的众多优良性质,并具有与氮类似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具有d~0铁磁性潜质,因此在黑磷中引入磁性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尽管少层黑磷(FLB
以Ca. Brocadia为主要种属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和生物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厌氧氨氧反应活化能以探讨温度对以不同污泥形态存在的厌氧氨氧化菌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在15~25 ℃和25~35 ℃,以颗粒污泥及生物膜形态存在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反应活化能不同。在15~25 ℃,颗粒污泥和生物膜中的厌氧氨氧化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05.60 kJ·mol-1和88.25 kJ·mol-1,而在
太阳低层大气温度低、密度大,且处于部分电离的状态,与日冕相比辐射和动力学过程更为复杂。在低层大气中存在许多小尺度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具体触发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高分辨率的光谱观测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太阳低层大气的信息,但是形成于低层大气的谱线大部分是光学厚的,如何从光谱特征反演出大气的物理参数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不同加热方式下的辐射动力学模拟,有助于我们得到更清晰的太阳低层大气辐射与动
本篇论文主要介绍了我们的两个研究工作:本星系群中矮椭圆星系与密近星系团对中x射线辐射的研究。第一个工作利用XMM-Newton的数据研究了本星系群中三个矮椭圆星系(NGC 147,NGC 185,和NGC205)延展X射线辐射。这部分辐射来自于大量X射线弱源的叠加,主要是激变变星和冕活动双星。精确的测定这一恒星成分的X射线辐射不仅对于理解相关的恒星天体物理非常重要,而且对于区分和定标星系中来自热气
自量子霍尔效应发现以来,拓扑的概念被引入到了凝聚态物理领域。拓扑序的研究丰富了凝聚态物理理论,指引人们发现了许多新奇的量子态。拓扑绝缘体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被人们发现和熟知的:在强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一些体态是绝缘体的物质表面存在着无能隙的、受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的、自旋动量耦合的、不受非磁性杂质背散射影响的狄拉克电子态。拓扑表面态与其它材料形成的异质结会产生许多新奇的物理现象,如拓扑绝缘体和超导体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