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cz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每一篇文章之中都蕴含有许多美的元素,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使小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它不但承载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而且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导小学生发现文章中的美,感受文章中的美成为语文教学的新任务。
  因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文章之美,引导小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如下:
  一、通过对比,体现形象美
  对比既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深刻理解课文的途径。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西门豹》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借鉴、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再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描写桂林山水的作文,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进行比较,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诸如此类的优秀形象还有许多,有伟人,有贫民,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美丽纷呈,各具特色。而这些形象的美往往通过对立的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展开想象,发现意境美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发现文章的意境美。因此,桂林山水教学实录,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引导学生推敲词句,欣赏语言美
  1.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有关桂林山水的资料,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语感,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3.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他(她)讲合适,别人讲就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老班长回忆起指导员对他说的一句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桂林山水的诗,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既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又是指导员对战士的关心,对话言简意明,既反映了指导员的精明果断,又衬托了老班长的责任重大,表现了长征时期红军官兵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琢磨富有个性话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中蕴含着许多美的元素,教师应注重引导,使学生去探索,去感受语文之美。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体育运动处方来说,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初中体育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因此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运动处方就是在这种要求的影响下被提了出来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采用运动处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心素质,保证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体育运动处方与初中体育教学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处方;初中体
摘 要: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的过程,创造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自己发现自主的探索。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体会尝到成功的愉悦。  关键词:小学数学;引导;自主探究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融目标教学、尝试教学、成功教育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优化
摘 要:补白教学是一种课堂教学艺术。教师运用的恰当合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思维,培养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补白情境,让补白贯穿于教学中,使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让读书具有个性化,具有创造力。本文阐诉了几种创设补白情境的方法,和大家共勉。  关键词:小学;语文;补白;情境  在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有作者有意的留白,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摘 要:初中课程改革对教师进行了重新的定位,新课改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现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活动应该围绕学生进行开展。那么,新课改下要当一名优秀的初中政治老师就必须围绕新的课程要求,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尝试和探索,以此提高教学效益,推动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新理念;初中政治;教学方法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祖国、勇于创新、有健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学生学习与领悟知识的必要条件。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这就给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群文阅读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阅读方式,它需要老师及时地进行指导和帮扶。我认为搞好群文阅读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的“海洋”中自由地遨游。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他
摘 要: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探究活动,并在必要时帮助学生排除一些探究的障碍,以便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调动学生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不同的有效途径探究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
摘 要:如果说,在小学阶段学习美术,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那么在初中阶段学习美术就是为了掌握一种基本的画画技能。而简笔画在美术当中,可以算的是必须掌握的一个技能。虽说不难,但想要把它掌握好还是需要一些方法的。  关键词:初中美术;简笔画;技能;学习方法  所谓“简笔画”,指的就是表现为二维的平面结构,即平面化的简笔画。将复杂的物体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出主要的外形特征。学习简笔画,在小学阶段或许就有所
摘 要:在现阶段的素质教育进程中,对教学模式的改变有更高的要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新要求。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在很大程度上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文借助现代技术的优越性,阐述了生物教学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情境;创设  当前,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在这个新型的教学
摘 要: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尤应如此。要根据年段的不同、课文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可多安排一些再造想象的练习,如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读文画画等。也应适当地进行一些创造性想象。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思维;创造  创造性想象是一种不依据他人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关于某个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小学生正处在由无意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