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工会工作之我见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le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和谐发展,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办学要求创建宽松、平等、民主的校园气氛,构建和谐校园,为教师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校园和谐主要体现为人际和谐,人与制度的和谐。如果学校工会能够正确定位,充分挖潜,提高自身能力,改进工作方式,就一定能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大有可为。下面是本人对工会工作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要充分认识工会工作在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和意义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学校工会是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因此,工会要有大局意识,团结广大教师,协助学校把各方面工作做好。不仅要开展好教职工体育活动,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关心他们的生活,还要协助学校不断提高教职工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光荣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安教、乐教,使之更好更快地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稳定、和谐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团结进取、有责任心的工委是工会开展好工作的先决条件
  团结进取、有责任心的工会委员是工会开展好工作的先决条件。爱,能给以人温暖。作为工会委员,一定要对工作充满爱心,并且工作要做细、做实,才能赢得教职工的信赖。如:我校冯某某老师一生没结婚,去年不行患癌症已到了晚期住进市人民医院。学校领导、工委两次到医院探视慰问她。工委们看到她那痛苦的表情,没有顾忌,握住她的手安慰她。她既然笑着对工委们说她在岗时如何做好教学工作,并说是同事、领导的关心给了她精神支柱才活到今天。还有两位老师患病在广州做手术,学校工委不管工作繁忙,不管天气寒冷和路程遥远,两次到广州慰问患病的老师,被慰问的老师非常感动。工委们的爱心和高度责任感受到教职工们的好评,在教职工中树立了威信。学校开展各项工作,全体教职工都积极支持,使工作顺利进行。由此可见,学校工委一定要以正直、诚恳、善良去展示工会干部的品质,以热情、执着、勤奋实践着一名工会干部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教职工的信赖和尊重,才能把学校的工作搞好。
  三、坚持校务公开,对学校稳定和谐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管理透明度高,对学校稳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工会组织要积极协助学校认真开展校务公开工作,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特别要把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如学校财务,职称评定、评优考核、教职工的福利等要做到及时公开,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职工知其情,明其理,才能为建设稳定和谐的校园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会人心涣散,意见矛盾纷纷出现,将不利于校园的稳定和谐发展。
  工会是连接教职工和学校的纽带,起到桥梁的作用。因此,工会要组织开好教代会,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让他们参政议政,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这样,才能使教职工信校、爱校、团结一致,积极工作。如:我校制定《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时,坚持提出—审查—公开—评议—整改等程序,学校分别召开班子会、级组长、教师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然后提交教代会审议后,又根据代表们的意见进行修订,最后使方案得到绝大多数的教职工的拥护再出台。正因为学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所以江城一小才有一个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努力奋斗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稳定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学校必须坚持校务公开和教代会制度,让广大教职工有参与民主管理学校的权利,这样有利于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协调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维护学校的和谐与安定。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根本途径
  要增强集体凝聚力,必须活跃教职工业余生活,抓好全民健身活动,提高教职工的身体素质。因此,工会要主动积极地配合学校行政强化教职工的健康意识,有计划、有针对地组织教职工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办好教职工之家,争取为教职工添置适合教职工健身的体育器材和用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校际间的体育友谊赛,从而促进校与校工会工作的交流,老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教职工的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使之更好地团结一致,为学校工作。如:我校组织成立学校男、女教职工篮球队,近两年曾与阳江同心中学、二中、星鹏学校、区教育局某股室、业通企业等进行了友谊篮球赛,每年在校内开展全校教职工运动会,内容丰富多彩。特别是邀请了学校的退休老教工参加了运动会的一些项目比赛,整个校园充满了活跃的气氛。在职教师说:“这样的活动真开心!”退休教师说:“学校没有忘记我们,我们有了回“娘家”的感觉,今后应该为学校的发展发挥自己的余热”。
  不难看出,经常开展一些体育活动,既使教职工锻炼了身体,又加强了教职工之间的相互沟通,使大家在欢笑中增进友谊,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同时活跃了气氛,构建了轻松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教职工们精神饱满,对工作充满了热情。
  五、“送温暖”活动,是工会凝聚人心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送温暖”活动是工会凝聚人心的优良传统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教职工排忧解难是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学校工会要把教职工的生活、身体、家庭等方面情况放在心上,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对教职工生病、住院、生育、嫁娶、生活困难等要做好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如凡是生病住院的教职工、过逝的老教职工家属或产小孩的女教职工,我校工委都及时组织人员探视慰问,给他们送去温暖。每年春节、教师节等重大节日,学校行政领导、工委对特困教职工、优秀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代表进行慰问。这样,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关爱,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工作。
  综上所述,学校稳定和谐需要平等、宽容、民主、更需要关爱。因此,作为学校工会组织,应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工作,为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使教职工感受到温暖,着眼于大局;要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协助学校进行学校管理,自觉为创建一个团结进取、稳定和谐的校园文化作贡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就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中学语文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呢?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本解读  一、中学语文教师应掌握多种文本解读的理论及方法  1、这是时
摘要:提问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目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问而不发”,“问而乱发”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问不得法。问是发的条件,发是问的结果,要求学生发得好,教师首先要问得好。教师怎样才能问得好呢?  关键词:课堂提问  学习兴趣  趣味性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适时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特别是处于新世纪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更是任重而道远。“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
摘要: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的民众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下面我就对这个民俗文化渗透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中学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良好习惯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创造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智力活动中的最高表现。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下,语文课堂教学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没有足够重视,在教学中一味地要求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维模式和思维轨道思考问题,而对学生独出心裁,大胆质疑,教师却不予理会,甚至训斥挖苦。长此以往,培养出的学生附和随从,墨守陈规,缺乏独立思考,锐意求新的意识,学习效果也不尽人意。在
当今的中小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比较普遍,由于家庭不和、长辈溺爱、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部分学生在与人沟通、待人接物等方面存在障碍,在学习、情绪、意志、个性、习惯等方面出现问题,成为心理问题学生。另外,健康的心理是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和开发智力的基础。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净化我们的社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