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声音

来源 :中国广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hao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周紫玲(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类21级本科生):在参加这次创意节之前,我一直以为广告只是商业领域的一种宣传手段,除了给交易双方带来经济效益以外没有什么其他意义。但是在这三天讲座的熏陶下,我发现了自己之前认知的局限,意识到了广告背后的艺术性。演讲的嘉宾从创意、艺术的角度解读广告的现在和未来,或许我此前的生活都以高考为中心,
其他文献
因幼儿的特殊年龄特点及成人对幼儿劳动能力的认识偏差,幼儿阶段的劳动教育往往只有“教育”,缺少真正的“劳动”。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以生活为基点,找准幼儿劳动教育的“最近发展区”,积极地为幼儿创造劳动的机会,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劳动的快乐,激发劳动的兴趣。
2019至2021年既见证了数字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也目睹了在疫情面前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决心。在这三年间广告业既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也迎来了许多新的机遇。行业发展的同时,学界研究的视界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广告受众、效果、战略、创意和品牌研究,更多学者转向更宏大的视角,探讨广告与技术、广告与社会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上2019至2021年的1465篇广告学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数
<正>"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可以给创意人和营销人带来什么价值?几年来我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如果约翰·奥莫亨德罗(John Omohuntero)当年写《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的目的,是推荐一个文化人类学工具箱,让对此感兴趣的人通过文化视角解读"我以及我和这个世界的关系",那么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站在应用和实战的角度,
期刊
针对科技文献爆炸式增长带来的信息获取挑战,本文开展基于科研知识图谱的研究侧写生成方法研究,综合运用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智能技术深度融合领域知识和大规模文献信息,提出基于科研知识图谱的研究侧写系统设计方案,包括领域知识全景图、热点主题分析、重要文献推荐列表、文献发展脉络图、高影响力专家推荐、侧写文档生成与下载等服务功能模块,实现领域内主题结构、文献发展脉络、科研主体等核心内容的多角度挖掘和全景式
<正>2021年11月12日—14日,由天与空广告公司主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提供学术指导的第三届"天与空创意节"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本次创意节历时三天,26位创意嘉宾、6位广告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广告创意行业的发展前景。创意,几乎是广告业永恒的话题,几代广告人倾尽心力、耗尽青春,为广告业赢得了智慧产业的社会地位。然而,创意天生就带有强烈的感性色彩,在品牌竞争日益炽烈的今天,
期刊
<正>2021年11月12日—14日,被誉为"创意界春晚"的第三届"天与空创意节"在复旦大学圆满举办。本次创意节由天与空广告公司主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提供学术指导。整整三天,26位创意嘉宾、6位广告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广告创意行业的发展前景。在开幕式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陈建云教授代表学术支持方致欢迎辞,
期刊
<正>2021年11月12—14日,第三届天与空创意节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培训中心举行。作为主持人,我全程参与了本届创意节,最大的感受有五点:一、震撼不得不说,虽然我也是一个创意人,但是当听到李玮老师的"飞"、朱敬一老师的"书"、童军老师的"顶"、杨惠珊老师的"坚持"、刁勇老师的"无聊"、杨烨炘老师的"疯狂",还是非常震撼的,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创意人无以伦比的想象力,
期刊
<正>第三届天与空创意节以65万人次的线上观看量、7900万的网络曝光量一举成为2021年度中国创意界的"爆款"。本次创意节不同于前两届的一大特色是增设了业界与学界联动的机制,邀请了26位业界嘉宾分享实践经验,同时设置了学界与业界的互动环节,即学界研究者就行业实践者的观点和立场进行呼应或对话。主场当然是以业界为主,声量极大,
期刊
从非结构化文本中提取实体、关系和属性组成的三元组信息,对于大规模知识图的构建至关重要.现有的研究通常以先实体识别后关系抽取或统一标注的方式完成这一任务.尽管这些方法使得信息抽取任务更易处理,且每个抽取模型的灵活性更高,但是它们忽略了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两个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且不能有效地解决同一句子中多个关系共享相同实体的三元组重叠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新的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模型,该模
<正>在过去七年里,我们被问得最多的是这两个问题:一、一条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二、你们什么时候上市?用我的话来说:"一条是一个以报道中产人群生活方式起家的视频媒体,继而发展成集电商、线下店、线上艺术销售以及未来的线下艺术策展和展陈于一体的生活方式平台。"互联网对于媒体是非常颠覆的,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做了20多年纸媒的老媒体人而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