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史》与“马基雅维利式民主”的再考察

来源 :浙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n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论者指出,马基雅维利对"人民"有着非常正面的评价与期待,从而将马基雅维利与某种民主政治理论关联在一起,提出一种所谓"马基雅维利式民主".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主要是马基雅维利关于共和政治的论述,特别是《李维史论》一书中马基雅维利从平民立场角度对贵族政治的批评.然而,如果我们综合判断马基雅维利的著述,这一"平民化"的立场与马基雅维利本人对平民统治能力的一贯怀疑并不符合,且现有的"民主化马基雅维利"的研究对《佛罗伦萨史》中的分析未给予太多严肃的关注.事实上《佛罗伦萨史》代表了马基雅维利对共和国中平民立场的最系统性的质疑和反思,但这又并不表示该书与《李维史论》有着根本的矛盾,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统一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立场背后的一般性政治理论,我们可以将这一理论称为"包容性冲突理论".
其他文献
<正> (一) 辯証唯物主义从唯物主义的一元論原則出發,在哲学思想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給于了心理的起源及其本質以唯一科学的說明,指出了心理是高度組織起来的物质的属性,是現实的反映。唯心主义由于把心理同大脑割裂开来,因此不仅不能比較正确地解决这个問題,甚至还不能提出这个問题。唯心主义在原則上不能站在自然科学和人类实践的立场上,于是从根本上否認心理同大脑有任何联系,否認心理是大脑的产物。換句話说,对哲学基本問題的唯心主义解决,完全排斥科学地提出关于心理和邏輯思維的起源問題,从而堵塞住了科学地解决这个問
<正> 保加利亞哲学思想已經有一千年的歷史了。但是很遺憾事,我國資產階級及其学者們就未曾考慮过我國哲学思想史的孋叛芯繂栴}。不錯,某些个别的哲学的表现和著作者确实被提到过,但是他们都被曲解了。我國的資產階級思想家們所利用、研究和阐述的,大多数是欧洲哲学思想的东西。只有在一九四四年九月九日以后,由于保加利亚人民解放,由于保加利亞科学、文化擺脫了資本主义的束縛,才給我國哲学史的科学研究創造了条件。但是目前我們还只是剛剛着手执行这个任务,我國哲学史还沒有研究出來,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我國廣大勞动者中間
一、《浙江学刊》属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欢迎各界人士赐稿,来稿须未曾在任何公开出版物(包括网络)上发表过,并请遵照下面的稿例格式.二、文稿请以A4纸打印,寄与浙江省杭州市凤起路620号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学刊》编辑部收,邮编:310007.三、文稿应包括论文题目(英文题目)、提要(约150字)、关键词(3~6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正文及作者信息(姓名、任职机构、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由于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作者信息请另纸附上.
期刊
期刊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规定.后发的时空境遇和大国发展的特殊规律,决定了共建共享是中国现代化唯一可能的实践方式.民主与民生相统一的人民民主实践,决定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中国现代化最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走过的独特历程,以及由此形成的国家制度体系与发展战略的匹配关系,使"驾驭资本"构成了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关键性问题,而现代化所寄寓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汇通,则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开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
社会概念是马克思进行理论建构的核心议题.依托于唯物史观,马克思完成了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奠基.他不仅制定了科学考察社会的出发点,还确证了正确理解社会概念的基本方法和全面剖析社会的切入点,继而有力地驳斥了非历史地阐释社会的方式.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展开了对社会概念的"微观解剖".通过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批判性考察,马克思展示了社会概念的四重意蕴,即作为历史性规定的社会、作为关系性存在的社会、作为有机性构成的社会和作为建构性实体的社会.只有坚持唯物、辩证且历史地看待、分析与我们紧密相联的一切社
在食品安全的国家风险治理体系中,信息公开被锚定为其重要的内生属性和矫正要素.社会公众对于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风险反馈结果,会显著影响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实施效果.基于"问题导向"建构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风险反向评估模式,以社会公众为风险评估的共同发起者、推动者和使用者.在此模式中,指标体系中的"问题清单"紧密围绕公众的个人认知和行为体验展开,提供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法治需求的真实信息,激活公众的有效参与.同时,该模式侧重于公众理性的培育,促进多元价值观的融合和法治本土基础的生长,致力于真正落实食品安
人口流动范围带来的地域差异对农村流动人口家庭消费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有流动人口的农村家庭消费更高,省内流动的农村人口更具有身份认同感并且家庭消费高于跨省流动人口.在受教育程度较低、户主年龄为中年、非中等收入组和流入东部地区的家庭中,省内流动人口的家庭消费高于跨省流动人口的现象更加明显.据此,可通过引导农村流动人口本省就业、提升流动人口受教育水平和增强农村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归属感,进而提升农村流动人口家庭消费支出.
社会化阅读用户流失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本文基于压力源-应变-后果理论框架并结合社会化阅读实际情况,构建了社会化阅读用户流失意愿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用户的使用倦怠和不满意会直接导致流失意愿的形成,使用倦怠又受信息超载、社交超载和隐私关注等因素的影响,期望不一致、隐私关注、信息超载和社交超载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用户的不满意程度.据此,防止社会化阅读用户流失需要完善社交功能、提供高质量阅读信息资源、改善个性化服务和优化用户隐私保护.
数据规则对数字服务出口的作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本文分析了贸易成本在数据规则影响数字服务出口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机制,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国内数据规则、区域贸易协定(RTA)数据规则对2005-2019年双边数字服务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国内数据规则深度提升不利于双边数字服务出口,而RTA数据规则深度提升推动了双边数字服务出口增长;国内数据规则对数字服务出口的影响部分通过贸易成本实现,而RTA数据规则对数字服务出口的影响则完全通过贸易成本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