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一条写作的新途径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dieche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占据初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作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作文教学中尝试探索“说文”训练,同时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改革;说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当前的作文教学已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一方面是老师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先命题,再指导,最后批改讲评,苦不堪言;另一方面是学生不是“谈虎色变”,而是“谈文色变”,写作文难于上青天。因此,作文能力提高缓慢。
  作文教学的现状使我们深切地感到:改革作文教学势在必行!于是,诸多行家便纷纷发表高见,“培养创新意识”,“张扬个性,发展个性”,“怎么想就怎么写”,“抒写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感受”,“真心地感受生活,真切地表达情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功夫在课外”等观点如雨后春笋,见诸各种报刊。在这改革的浪潮冲击下,身在第一线的我们老师不禁感到困惑:作文指导该怎么指导?讲多了,怕束缚了学生思维,扼杀学生的个性;讲少了,又担心学生无从下手,选材不当或内容空洞。针对普通学生写作实际情况,我想应当努力探索学生作文的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和水平。近两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探索“说文”训练,下面就作文写作前先“说文”指导,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所谓的“说文”是指教师在学生正式起草作文之前,先组织学生从选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文体知识等方面对文章进行必要的构想,并口头加以说明,以减少写作过程中的懒惰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动手写作之前尽可能做到思路清晰、心中有数。
  在题为《老照片的故事》的作文课上,教师从审题选材、篇章结构到词语运用,反反复复讲了一大堆,结果让学生动笔时,仍有很多同学或冥思苦想,或茫然无从下笔。一节课下来,理出头绪打完草稿的同学不足三分之一。第二节课教师干脆停止让学生作文,组织大家自由发言,展开讨论,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甲同学先说“这个题目本身就限定了文体,是写回忆性记叙文或散文。”乙同学马上跟上说“回忆性的文章最好采用‘倒叙’法,这样开头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心理,吸引其读下去。”丙同学看法不同“我认为还是‘顺序’好,把最精彩的放在最后写,才可以更好地吊读者的胃口……”丁同学又说“照片背后的故事,应该都是给人以启迪的,因此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还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七嘴八舌,纷纷陈述看法,讲得有理有据,听者则茅塞顿开。最后留下15分钟让学生们动手写作,这样只有个别同学没有打完草稿。
  叶圣陶说:“说话训练是开启学生思想之门,引导学生发表之欲的‘总枢纽’”说和写是紧密相关、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提高。在作文课上组织学生进行“说文”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能锻炼学生的构思成文的能力。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思路阻塞或写作情绪低落时,教师应当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启发学生的思维。但如果学生只是作为旁观者、旁听者,教师的启发往往会事半功倍。
  班级总是有同学借口“不会写”不交作文,即使偶尔交上一篇,字数也不会超过百字。“说文”训练后,他仍想蒙混过关,一次写记叙文《记母亲二三事》,其他同学进行完“说文”训练后就开始打草稿,只有他趴在桌上若无其事,假装思索,于是我引导他单独“说文”,师生之间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为什么不写作文?”“不会写”“不会写不要紧,会说话吗?”“谁不会说话呀?”“会说就好,先说说讲过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好!那么这篇作文应该写谁呢?”“我的母亲。”“要求写几件事情?”“两三件。”“你准备写母亲哪几件事情?”“……”“别着急,你坐下来慢慢思考,母亲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多不容易,你一定会想起许多她的事来!回想时别忘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和结果。想好了就告诉我。”
  大约十分钟后,他激动而兴奋地走到我身边小声告诉我,他想起两件事:一件是他小学三年级时,放学母亲来接他,回家下自行车时候把脚崴了,还一瘸一拐地给他做饭,第二天仍然去接他;另一件是五年级时他逃课和同学去网吧,母亲第一次狠狠地揍了他。接着他动情地向我讲起这两件事的前因后果。听他讲的差不多了,我打断了他的叙述:“好!赶紧把你刚才说的整理出来,趁热打铁才能成功。”果然放学时他就交上来一篇600多字的作文,内容十分感人。
  探求该同学不写作文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基础差,二是缺乏自信,三是懒惰。这就需要在“说文”课上进行分析,对症下药,“逼”其开口“说文”,在“说”中诞生自己的“处女作”,既改其惰性又使其信心倍增。
  在“说文”训练时,我也注重训练学生的语感,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时时留心学生的表述是否顺畅,意思是否明白,遣词造句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应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逐步培养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总之,指导学生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说文”训练,既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其书面表达能力和开发其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就一次“说文”训练而言,虽然学生可能只解决一个小问题,然而对他们而言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莫大收获。对教师而言,扎扎实实地进行课前指导,既能增强学生写好文章的信心,又能使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达到预期的目的,充分体现了“说文教学”与“笔写教学”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蝴蝶效应。这个效应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一个好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在课堂上或老师或学生或文本中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提问也许能激发课堂的兴趣,点燃学生头脑,引起一场不小的“头脑风暴”。一个好的提问能促进
【摘要】苏教版第三册《乡下孩子》是一篇流露真情、文质兼美、意境佳美的儿童诗,读来令人赏心悦目,我觉得这是一篇陶冶孩子情感的好教材。在课堂上,我注重以情感为突破,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那一句句稚嫩的话语,那一声声真情的流露,让我十分欣喜。  【关键词】教学案例;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案例:  《乡下孩子》第二课时,我将课文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利用课文美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时代最重要的课程之一。语文教程的个性化教学是极具重要意义的。不仅可以发挥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而且可以推进对小学生的未来个性培养,促进小学语文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是需要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教学特性,为学生量身定制适当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老师也需要学会换位思考,进行个性教学。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对老师教学工作提供大力支持。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与环境,建立完整的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人的一生影响深远,而小学教育又是培养一个人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小学语文作为小学基础学科之一,在教学中更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任。当前中小学教育说到底,其实就是关于养成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教会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实现“授之以渔”的教育目标。本文将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低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调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教育思潮首先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教师教育界兴起,之后迅速波及并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界,培养反思型教师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教师教学反思的特点与意义两方面,阐述教师教学反思促进个体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师;教学反思;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古时就有“吾日三省吾身”“反求诸己”“扪
【摘要】教师只有把握时机,抓住要点,适时精讲,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本文对语文教学中的“讲透、讲厚、讲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三讲”;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实行以来,很多人对课堂教学中的“讲授”避之如洪水猛兽,好像只要是讲就是“填鸭”,就是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实际上新课改并非排斥讲,相反对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讲
【摘要】从目前初中语文课诗词教学中常见的两种倾向入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阐释与诵读的有机结合;多媒体的适时、适度利用。  【关键词】诗歌教学;阐释与诵读;灵活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诗词的学习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典诗词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学生们却没有学习的热情,往往把背诵诗词当作一种负担。他们虽然也
【摘要】在新课改的引导下,语文课异彩纷呈,但缺乏实效性。归根究底,现如今的语文课缺乏“语文味”。那如何才能上出“有语文味”的课呢?简单的可以用三个字概括,那就是扫、清、搬,从这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把语文课堂上出真正的“语文味”。  【关键词】缺乏实效性;扫;清;搬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这几年,全国各地沸沸扬扬,异军突起。表面看来,大家都在改革中做出不小的贡献,若仔细观察
【摘要】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关键词】文本;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呵护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只有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才有课堂上
【摘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发现学生做课后作业的主动性比较弱,但是课后作业是用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内容的,其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将以“想说爱你也容易”为例,进行分析初中语文课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设计和评价课后作业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课;课外作业;设计;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师在教